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前汉演义

書城自編碼: 270068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历史
作者: 蔡东藩
國際書號(ISBN): 9787D23829771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94.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权力的支柱(英国史前沿译丛)
《 权力的支柱(英国史前沿译丛) 》

售價:HK$ 129.8
婴儿含乳吸吮的理论与实务(第3版)
《 婴儿含乳吸吮的理论与实务(第3版) 》

售價:HK$ 259.6
古籍版本价值及鉴定
《 古籍版本价值及鉴定 》

售價:HK$ 116.8
南海及邻域构造地质
《 南海及邻域构造地质 》

售價:HK$ 469.6
国家研究(2023年第1辑)
《 国家研究(2023年第1辑) 》

售價:HK$ 106.2
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
《 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 》

售價:HK$ 92.0
合同攻防术二十四式
《 合同攻防术二十四式 》

售價:HK$ 47.0
贫困旅行记
《 贫困旅行记 》

售價:HK$ 80.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12.7
《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民国演义 》
+

HK$ 179.5
《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明史演义 》
+

HK$ 112.9
《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元史演义 》
+

HK$ 196.1
《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宋史演义 》
+

HK$ 120.3
《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五代史演义 》
+

HK$ 207.2
《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唐史演义 》
編輯推薦:
历朝通俗演义:前汉演义全3册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后汉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两晋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南北朝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唐史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五代史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宋史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元史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明史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民国演义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清史演义

 1、毛泽东终其一生的枕边书。
“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整个中国历史演义”即蔡东藩所著《历朝通俗演义》)——毛泽东致电党中央派驻西安联络局局长李克农。该书是毛泽东一生的枕边书,并推荐给儿子毛岸英和其别的人来阅读!
2、中国**一套贯穿2000年的历史演绎巨著。
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从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用《三国演义》式的语言,写成了这套中国*完整的历史小说。自出版以来,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册。
3、作者耗时十年终完成的巨著。
蔡东藩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
內容簡介: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前汉演义(套装全3册)》共有一百回,自秦始皇灭六国,终至王莽篡汉,经历230年。经过了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新的政治概念在中国隐隐成形,帝国成为中原大地的拥有者,取材于三皇五帝的“皇帝”称号正式统治这片中土世界。秦朝的建立,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国。秦始皇为帝国的第一位创始者,二世三世却无法保有帝国!楚汉相争之后,汉帝国成为正式而长期的中原统治者。汉高祖在诸多功臣的辅佐下取得天下,却无法保证其后代为确实的帝国统治者,有懦弱的惠帝,有剽悍的吕后,终于凭著开国功臣的努力帝国重回汉家怀抱。文帝继起,正在蕴酿大汉帝国第一个高峰时期。
關於作者:
蔡东藩(1877~1945年),浙江省山阴县临浦(今属浙江萧山)人,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有时写成东帆),民国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绍兴等地教书。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东藩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目錄
前汉演义1.秦朝覆亡

第一回 移花接木计献美姬用李代桃欢承淫后
第二回 诛假父纳言迎母称皇帝立法愚民
第三回 封泰岱下山避雨过湘江中渡惊风
第四回 误椎击逃生遇异士见图谶遣将造长城
第五回 信佞臣尽毁诗书筑阿房大兴土木
第六回 阬深谷诸儒毙命得原璧暴主惊心
第七回 寻生路徐巿垦荒从逆谋李斯矫诏
第八回 葬始皇骊山成巨冢戮宗室豻狱构奇冤
第九回 充屯长中途施诡计杀将尉大泽揭叛旗
第十回 违谏议陈胜称王善招抚武臣独立
第十一回 降真龙光韬泗水斩大蛇夜走丰乡
第十二回 戕县令刘邦发迹杀郡守项梁举兵
第十三回 说燕将厮卒救王入赵宫叛臣弑主
第十四回 失兵机陈王毙命免子祸婴母垂言
第十五回 从范增访立楚王孙信赵高冤杀李丞相
第十六回 驻定陶项梁败死屯安阳宋义丧生
第十七回 破釜沉舟奋身杀敌损兵折将畏罪乞降
第十八回 智郦生献谋取要邑愚胡亥遇弑毙斋宫
第十九回 诛逆阉难延秦祚坑降卒直入函关
第二十回 宴鸿门张樊保驾焚秦宫关陕成墟
第二十一回 烧栈道张良定谋筑郊坛韩信拜将
第二十二回 用秘计暗渡陈仓受密嘱阴弑义帝
第二十三回 下河南陈平走谒过洛阳董老献谋
第二十四回 脱楚厄幸遇戚姬知汉兴拚死陵母
第二十五回 木罂渡军计擒魏豹背水列阵诱斩陈余
第二十六回 随何传命招英布张良借箸驳郦生
第二十七回 纵反间范增致毙甘替死纪信被焚
第二十八回 入内帐潜夺将军印救全城幸得舍人儿
第二十九回 贪功得祸郦生就烹数罪陈言汉王中箭
第三十回 斩龙且出奇制胜划鸿沟接眷修和
第三十一回 大将奇谋鏖兵垓下美人惨别走死江滨
第三十二回 即帝位汉主称尊就驿舍田横自刭
第三十三回 劝移都娄敬献议伪出游韩信受擒
第三十四回 序侯封优待萧丞相定朝仪功出叔孙通
第三十五回 谋弑父射死单于求脱围赂遗番后
前汉演义2.大汉崛起

第一回 宴深宫奉觞祝父寿系诏狱拚死白王冤
第二回 议废立周昌争储讨乱贼陈豨败走
第三回 悍吕后毒计戮功臣智陆生善言招蛮酋
第四回 讨淮南箭伤御驾过沛中宴会乡亲
第五回 保储君四皓与宴留遗嘱高祖升遐
第六回 折雄狐片言杜祸看人彘少主惊心
第七回 媚公主面见颜拜母戏太后嫚语求妻
第八回 审食其遇救谢恩人吕娥姁挟权立少帝
第九回 易幼主诸吕加封得悍妇两王枉死
第十回 听陆生交欢将相连齐兵合拒权奸
第十一回 夺禁军捕诛诸吕迎代王废死故君
第十二回 两重喜窦后逢兄弟一纸书文帝服蛮夷
第十三回 遭众忌贾谊被迁正阃仪袁盎强谏
第十四回 辟阳侯受椎毙命淮南王谋反被囚
第十五回 中行说叛国降虏庭缇萦女上书赎父罪
第十六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贤丞相当面劾邓通
第十七回 争棋局吴太子亡身肃军营周亚夫守法
第十八回 呕心血气死申屠嘉主首谋变起吴王濞
第十九回 信袁盎诡谋斩御史遇赵涉依议出奇兵
第二十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保孱王邻封乞命
第二十一回 王美人有缘终作后栗太子被废复蒙冤
第二十二回 索罪犯曲全介弟赐肉食戏弄条侯
第二十三回 嗣帝祚董生进三策应主召申公陈两言
第二十四回 迎母姊亲驰御驾访公主喜遇歌姬
第二十五回 因祸为福仲卿得官寓正于谐东方善辩
第二十六回 挑嫠女即席弹琴别娇妻入都献赋
第二十七回 厌夫贫下堂致悔开敌衅出塞无功
第二十八回 执国法王恢受诛骂座客灌夫得罪
第二十九回 遭鬼祟田蚡毙命抚夷人司马扬镳
第三十回 窦太主好淫甘屈膝公孙弘变节善承颜
第三十一回 飞将军射石惊奇愚主父受金拒谏
第三十二回 失俭德故人烛隐庆凯旋大将承恩
第三十三回 舅甥踵起一战封侯父子败谋九重讨罪
前汉演义3.王莽篡权

第一回 勘叛案重兴大狱立战功还挈同胞
第二回 贤汲黯直谏救人老李广失途刎首
第三回 报私仇射毙李敢发诈谋致死张汤
第四回 通西域复灭南夷进神马兼迎宝鼎
第五回 信方士连番被惑行封禅妄想求仙
第六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先败后成贰师得马
第七回 入虏庭苏武抗节出朔漠李陵败降
第八回 巫蛊狱丞相灭门泉鸠里储君毙命
第九回 悔前愆痛下轮台诏授顾命嘱遵负扆图
第十回 六龄幼女竟主中宫廿载使臣重还故国
第十一回 识诈书终惩逆党效刺客得毙番王
第十二回 迎外藩新主入都废昏君太后登殿
第十三回 谒祖庙骖乘生嫌嘱女医入宫进毒
第十四回 孝妇伸冤于公造福淫妪失德霍氏横行
第十五回 泄逆谋杀尽后族矫君命歼厥渠魁
第十六回 询宫婢才识酬恩擢循吏迭闻报绩
第十七回 两疏见机辞官归里三书迭奏罢兵屯田
第十八回 逞淫谋番妇构衅识子祸严母知几
第十九回 杰阁图形名标麟史锦车出使功让蛾眉
第二十回 宠阉竖屈死萧望之惑谗言再贬周少傅
第二十一回 冯婕妤挺身当猛兽朱子元仗义救良朋
第二十二回 斩郅支陈汤立奇功嫁匈奴王嫱留遗恨
第二十三回 赖直谏太子得承基宠正宫词臣同抗议
第二十四回 识番情指日解围违妇言上书惹祸
第二十五回 惩诸舅推恩赦罪嬖二美夺嫡宣淫
第二十六回 智班伯借图进谏猛朱云折槛留旌
第二十七回 泄机谋鸩死许后争座位怒斥中官
第二十八回 忤重闱师丹遭贬害故妃史立售奸
第二十九回 莽朱博附势反亡身美董贤阖家同邀宠
第三十回 良相遭囚呕血致毙幸臣失势与妇并戕
第三十一回 献白雉罔上居功惊赤血杀儿构狱
第三十二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投御玺元后覆宗
內容試閱
第一回
移花接木计献美姬
用李代桃欢承淫后
皇有皇猷,帝有帝德,史家推论史事,首推三皇五帝。其实三皇五帝的本身,并未尝自称为皇,自称为帝,后人因他首出御宇,创造文明,把一个浑浑沌沌的世界,化成了雍雍肃肃的国家,真是皇猷丕显,帝德无垠,所以格外推崇,因把皇字帝字的徽号,加将上去。是意未经人道,一经揭破,恰有至理。到了夏商周三朝,若大禹,若成汤,若周文武,统是有道明君,他却恐未及古人,不敢称皇道帝,但降号为王罢了。及东周已衰,西秦崛起,暴如嬴政,凭借了祖宗遗业,招揽关陇间数十百万壮丁,横行海内,蚕食鲸吞,今日灭这国,明日灭那国,好容易把九州版图,一股脑儿聚为己有,便自以为震古铄今,无人可及,遂将三皇的皇字,五帝的帝字,合成了一个名词,叫做皇帝。
咳!这皇帝两字的头衔,并不是功德造就,实在是腥血铸成。试看暴秦历史,有什么皇猷?有什么帝德?无非趁着乱世纷纷的时候,靠了一些武力,侥幸成功,他遂昂然自大,唯我独尊。还有一种千古纪念的事情,就是我国的君主专制,实是嬴政一人,完全造成。从前黄帝开国以来,颁定国法,原是君主政体,历代奉为准绳,但究未尝有“言莫予违,独断独行”的思想。尧置谏鼓,立谤木,舜询四岳,咨十有二牧,禹拜昌言,汤改过不吝,周有询群臣询群吏询万民的制度,简策流传,至今勿替。可见古时的圣帝明王,虽然尊为天子,管辖九州,究竟也要集思广益,依从舆论,好民所好,恶民所恶,才能长治久安,做一位升平主子,贻谋永远,传及子孙。看官听说!这便是开明专制,不是绝对专制哩。声大而闳。
自从嬴政得国,专务君权,待遇百姓,好似牛马犬豕一般,凡所有督责抑勒的命令,严酷残暴的刑罚,无一不作,无一不行,也以为生杀予夺,唯我所为,百姓自然帖伏,不敢再逞,从此皇帝的位置,牢固不破,好教那子子孙孙,千代万代地遗传下去。那知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本身幸得速死,不致陨首,才及一传,宫廷里面,就闹得一塌糊涂,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于是楚汉逐鹿,刘项争雄。项羽力能扛鼎,叱咤万夫,却是个空前绝后的壮士,无如有勇无谋,以暴易暴,反让那泗上亭长,出人头地,用了好几个策士谋臣,武夫猛将,终将项霸王除去,安安稳稳地得了中原。史官说他豁达大度,确非凡夫,而且入关约法,尽除苛禁,能得百姓欢心,所以扫秦灭项,五年大成。
但小子追溯汉家事迹,多半沿袭秦制,并没有一番大改革的事业。萧何原是刀笔吏,叔孙通又是绵蕞生,绵蕞系表位标准,绵是置设绵索,蕞是植茅地上,为肄习典礼之处,使知尊卑次序。所见所闻,无非是前秦故事,晓得什么体国经野的宏规,因此佐汉立法,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的手段,厉行专制政体,尊君抑民。汉高祖尝沾沾自喜,谓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照此看来,秦汉二代,规模大略相同,不过严刑峻法,算比暴秦差了一层。史官或铺张扬厉,极端称许,其实多是浮词谀颂,未足尽信呢。汉高一殁,吕后专权,险些儿覆灭刘氏,要继续那亡秦的后尘。这便是贻谋未善。幸亏还有一二社稷臣,拨乱反正,才得保全刘家基业。孝文入嗣,却是个守成令主,允恭玄默,守俭持盈,宽刑律,奖农事,府藏充实,囹圄空虚,汉家元气,实是孝文一代,休养成功。景帝遵业,略带刻薄,用兵七国,未免劳民,但尚是万不得已的举动,未可讥他黩武,此外还有乃父遗风,不忘恭俭。周云成康,汉言文景,两相比例,颇若同揆。传至孝武,与祖考全不相同,简直是好大喜功,仿佛秦始皇一流人物。秦皇好征伐,汉武亦好征伐,秦皇好巡游,汉武亦好巡游,秦皇好雄猜,汉武亦好雄猜,秦皇好诛夷,汉武亦好诛夷,秦皇好土木,汉武亦好土木,秦皇好神仙,汉武亦好神仙,秦皇好财色,汉武亦好财色。后世尝以秦皇汉武并称,还道他力征经营,开拓疆宇,东西南北的外族,闻风远遁,好算是一代武功,两朝雄主。谁知秦亡不由胡亥,实自始皇;汉亡不在孝平,实始武帝。本编并列秦汉,隐寓此意。文景二主四十余年积蓄,被汉武一生荡尽,从此海内虚耗,民生困敝。昭宣二朝,尚能与民更始,励精图治,勉强维持过去。传到元成时代,弘恭石显,几类赵高,杜钦谷永,酷似李斯,外戚王氏,遂得乘隙入朝,把持国柄。哀平昏庸,汉祚潜移。不文不武的王莽,佯作谦恭,愚弄士民,朝野称安汉公功德,多至八千人,虽由王莽善能运动,得此无谓的标榜,但也由汉武以来,人心渐贰,不愿归汉,遂为那逆莽所绐,平白地将汉室江山,篡夺了去。推究祸根,不能不归咎汉武。若谓秦传二世,汉传至十一世,历年久暂,大判径庭,这是由汉祖汉宗,有一两代积德累仁的效果,不比那秦嬴政一味暴横,无人感念,所以一暂一久,有此区别呢。评论的确。话休絮烦,事归正传。
且说秦朝第一代皇帝,就是嬴政,远祖乃是帝舜时代的伯益。益掌山泽,佐禹治水,有功沐封,赐姓嬴氏。好几传到了蜚廉,生子恶来,善走有力,助纣为虐,与纣同诛。恶来五世孙非子,住居犬丘,善养马,得周孝王宠召,令主汧渭间畜牧。马大蕃息,孝王遂封他为附庸,食邑秦地。四传至襄公,佐周平戎,护送平王东迁,得岐丰地,受封为伯,嬴秦始大。又数传至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再历十余传,正当六国七乱的时候,孝公奋起,用商鞅为左庶长,变法图强,战胜各国,定都咸阳。子惠文君嗣,僭号称王,嗣是为武王、昭襄王,与山东六国争衡,攻城略地,日见盛强。周赧王献地入秦,所有宝器九鼎,统被秦人取归。昭襄王子孝文王,有子异人,入质赵国,阳翟大贾吕不韦,行经赵都邯郸,见了异人,私叹为奇货可居,乃阳为结纳,与订知交。异人质居异地,举目无亲,免不得抑郁寡欢,离愁百结,蓦然碰着了意外良朋,正是天涯知己,相得益欢,当下往来日密,情好日深,遂把那羁旅苦衷,及平生愿望,一一流露出来。不韦遂替他设法,想出一条斡旋的妙计。原来异人出质时,昭襄王尚然在位,孝文王柱,正为太子,有妃华阳夫人,未得生男,异人乃是夏姬所出,兄弟甚多,约有二十余人。不韦既得异人传述,便即乘间进言,谓必取悦华阳夫人,作为嫡嗣,将来方得承统云云。异人当然称善,但恨无人代为先容,偏不韦又愿为效劳,且慨出千金,半赠异人,令结宾客,半贮行囊,西行诣秦,替异人作运动费。这真叫作投机事业。异人听到这般帮忙,怎得不感激万分?便与不韦订了密约,说是计果得成,他日当与共秦国。不韦便欣然西去,沿途购办奇物玩好,携入关中,先向华阳夫人的阿姊处,买通关节,托她入白夫人。大略谓:“夫人无子,亟宜择贤过继,若待至色衰爱弛,尚且无嗣承立,悔何可及?今异人出质赵国,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乘此机会,立异人为嫡嗣,请令归国,是异人必感德不忘,夫人亦终身有靠,一举两得,莫如此策”云云。这一席话,说得夫人如梦初醒,非常感佩。当夜转告太子,用着一种含颦带泪的柔颜,宛转陈词,不由太子不从。彼此破符为约,决立异人为嗣子。夫人得自姊言,知由不韦替他画策,便嘱使不韦归傅异人,并赠他厚赆。已经赚得利息。不韦返报异人,异人自然欣慰,从此与异人交谊,又加添了一层。
不韦更怀着鬼胎,随时访觅美人儿,凑巧赵都中有一歌妓,生得袅娜娉婷,楚楚可爱,遂不惜重资,纳为簉室,凭着那天生精力,交欢数次,居然种下了一点灵犀,不韦预先窥测,料是男胎,这是何术?想是不韦蓄有种子秘方。便去引那异人进来,开筵相待。酒到半酣,才令赵姬盛妆出见,从旁劝酒。异人不瞧犹可,瞧着那花容月貌,禁不住目眩心迷,一时神情失主,尽管偷眼相窥。偏那赵姬也知凑趣,转动了一双秋波,与他对映,想是不韦已经授意,但此姬本来狂荡,当然爱及少年。惹得异人心痒难熬,跃跃欲动。可巧不韦似有酒意,就在席间假寐,把手枕头,略有鼾声。异人色胆如天,便去牵动翠袖,涎脸乞怜。那美姬若嗔若喜,半就半推,正要引人入胜,不防座上拍的一声,接连便闻呵叱道:“你句你敢调戏我姬人么?”异人慌忙回顾,见不韦已立起座前,面有怒容,顿吓得魂飞天外,只好在不韦前做了矮人,长跪求恕。不韦又冷笑道,“我与君交好有年,不应这般戏侮,就使爱我姬人,也可直言告我,何必鬼鬼祟祟,作此伎俩呢?”异人听了,转惊为喜,便向不韦叩头道:“果蒙见惠,感恩不浅,此后如得富贵,誓必图报。”不韦复道:“交友贵有始终,我便将此姬赠君,但有条约二件,须要依我。”异人道:“除死以外,无不可从。”不韦即说出两大条件:“一是须纳此姬为正室,二是此姬生子,应立为嫡嗣。”异人满口应承,方由不韦将他扶起,索性嘱使赵姬,坐在异人座侧,缓歌侑觞,直饮到夜色仓黄,才唤入一乘轻舆,使赵姬陪伴异人上车,同返客馆。这时赵姬的身孕,已经两阅月了。美眷如花,流光似水,异人与赵姬日夕绸缪,约莫过了八个月,本来是腹中儿胎,应该分娩,偏偏这个异种,安然藏着,不见震动,又迟延了两月,方才坐蓐临盆,生下一个男儿。说也奇怪,巧遇是日为正月元旦,因取名为政,寄姓赵氏。非吕非嬴,不如姓赵。异人总道是十月生男,定由己出,那知是吕氏种下的暗胎,已有以吕代嬴的默兆了。特笔表明。
越三年秦赵失和,邯郸被围,赵欲杀害异人,亏得吕不韦阴赂守吏,把他纵去,逃赴秦军,妻子由不韦隐匿。待至魏兵救赵,秦军西还,异人原得归国,不韦也将异人妻子,送入咸阳,俾他完聚。华阳夫人见了异人,异人当即下拜,涕泣陈情,叙那数年离别的思慕,引起夫人的感情。他又因夫人本是楚女,特地改着楚服,取悦亲心。果然夫人悲感交并,也挥泪与语道:“我本楚人,汝能曲体我心,便当养汝为子,汝可改名为子楚罢。”异人唯唯从命,自是晨昏定省,格外殷勤。想又是不韦所教。就是赵姬母子,得入秦宫,见了华阳夫人,也是致敬尽礼,不敢少疏,因此华阳夫人,喜得佳儿佳妇,便与孝文王再申前约,决不负盟。既而昭襄王病殁,孝文王嗣位,即立子楚为太子。丧葬才毕,升殿视事,才阅三日,便即逝世。太子楚安然继统,得为秦王,报德践约的期限,居然如愿以偿。当下尊嫡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为夏太后,立赵姬为王后,子政为嗣子,进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一番大交易,至此成功。
会东周君联合诸侯,谋欲伐秦,为秦王子楚所闻,遂遣相国吕不韦督兵往攻。东周君地狭兵单,那里敌得过秦军,诸侯复观望不前,眼见是周家一脉,不得再延。东西周详情,应载入周史中,故本回从略。吕不韦大出风头,灭了东周,把东周君迁锢阳人聚。周朝八百多年的宗祚,反被一个阳翟贾人,铲灭无遗,文武成康,恐也不免余恫呢。明“翦姬箓”暗移嬴祚,凶狡如吕不韦,怎得久存。不韦班师还朝,饮至受赏,不劳细说。
转眼间又是四年,秦王楚春秋鼎盛,坐享荣华,总道是来日方长,好与那正宫王后,白头偕老,毕世同欢。谁料到二竖为灾,膏肓受厄,终落得呜呼哀哉,伏惟尚飨,年才三十有六。子政甫十三岁,继承秦祚,追谥父子楚为庄襄王,尊母为王太后,名目上虽是以子承父,暗地里实是以吕易嬴。画龙点睛。政未能亲政,国事俱委任吕不韦,号为仲父。应该呼父。不韦大权在握,出入宫廷,时常与秦王母子,见面叙谈。只这位庄襄太后,尚不过三十岁左右,骤遭大故,竟作孀姝,她本是个送旧迎新的歌姬,怎禁得深宫寂寂,孤帐沉沉?空守了好几月,终有些忍耐不住,好在不韦是个旧欢,乐得再与勾引,申续前盟。不韦也未免有情,因同她重整旗鼓,演那颠凤倒鸾的老戏文。宫娥彩女,统是太后心腹,守口如瓶,秦王政究竟少年,未识个中情景,所以两口儿暗地往来,仍然与伉俪相似。
一年二年三四年,秦王政已将弱冠了,不韦年亦渐老了。偏太后淫兴未衰,时常宣召不韦,入宫同梦。不韦未免愁烦,一则恐精力寖衰,禁不住连宵戕贼,一则恐少主寖长,免不得瞧破机关,于是想出一法,私拟荐贤自代。凑巧有个浪子嫪毐,读酪矮。阳道壮伟,尝戏御桐木小车,不假手力,但用那活儿插入轮轴,也能转捩运行。见不韦列传。事为不韦所闻,立即召为舍人,先向太后关说,极称嫪毐绝技。太后果然歆羡,亲欲一试,当由不韦令人告讦,诬毐有罪,当置宫刑,一面厚贿刑吏,但将毐拔去须眉,并未割势,便使冒作阉人,入侍太后。太后即引登卧榻,实地试验,果然坚强无比,久战不疲,惹得太后乐不可支,如获至宝,朝朝暮暮,我我卿卿,老淫妪又居然有娠了。多年不闻生育,至此又复怀妊。毕竟嫪毐有力。会值夏太后病逝,嫪毐遂与太后密商,买通卜人,诈言宫中不利母后,应该迁居避祸。秦王政不知有诈,就请母后徙往雍宫,嫪毐当然从往。嗣是母子离居,不必顾忌,一索得男,再索复得男,保抱鞠育,视若寻常,且封嫪毐为长信侯,食邑山阳,寻且加封太原郡国。凡宫室车马衣服,及苑囿驰猎等情,均归嫪毐主持,毐至此真快活极了。小子有诗叹道:
宫闱厮养得封侯,肉战功劳也厚酬。
若使雄狐长得志,人生何惮不淫偷!
欲知嫪毐后事,且待下回说明。
本回第一段文字,揭出皇帝专制四字,是笼罩全书之大宗旨。秦造成之,汉沿袭之,是秦汉本一脉相关,无甚区别,此著书人之所以并为一编不烦另提也。且秦皇汉武,为后人连语之口头禅,两两相较,不期而合,即秦即汉,会心固不远耳。叙事以后,即写秦政出世之来历,见得嬴吕相代,暗寓机关。后来政母复通吕不韦,并淫及嫪毐,母既不贞,子安得不流为暴虐?演述之以示后人,亦一儆世之苦心也。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