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陌上问蚕

書城自編碼: 30955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赵学梅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14976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17-11-01
版次: 1

書度/開本: 128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22.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汉篆辑录(第一卷)
《 汉篆辑录(第一卷) 》

售價:HK$ 129.6
国有经济国别研究
《 国有经济国别研究 》

售價:HK$ 201.6
零基础玩转Stable Diffusion
《 零基础玩转Stable Diffusion 》

售價:HK$ 119.8
谷歌人不疲倦的工作术:揭秘谷歌颠覆式工作法,重新构建人生效能体系
《 谷歌人不疲倦的工作术:揭秘谷歌颠覆式工作法,重新构建人生效能体系 》

售價:HK$ 54.0
糖的暗黑历史
《 糖的暗黑历史 》

售價:HK$ 70.8
鸣沙丛书·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
《 鸣沙丛书·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 》

售價:HK$ 189.6
寒柳:柳如是传
《 寒柳:柳如是传 》

售價:HK$ 82.8
罗大伦解读《伤寒论》(17个经典方剂,60+医案详解,从病案到医方,讲透中医的智慧)
《 罗大伦解读《伤寒论》(17个经典方剂,60+医案详解,从病案到医方,讲透中医的智慧) 》

售價:HK$ 78.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43.6
《 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 》
+

HK$ 388.6
《 是我:一个书法主义者的无言之诗 》
+

HK$ 127.6
《 笺谱日历(公历2018年 用文艺的方式拥抱新年) 》
+

HK$ 287.1
《 茶典 》
+

HK$ 174.0
《 遇见手拉壶 》
+

HK$ 185.6
《 意思意思 》
編輯推薦:
作者自述与蚕桑的情缘与心语,文笔流畅之外,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蚕以及那些以蚕桑为事业、为生活的人和事发自内心的慨叹,并最终升华为对生命本身的思考。本书有两大亮点:*,作者身兼散文家、摄影家,文中170幅精美图片全由作者多地寻访拍摄,很多图片较为难得。第二,本书为四色精装图文书,由中国知名设计师刘晓翔工作室做整体设计。
与蚕相契合的整体设计:
从装帧、编辑设计、编排设计三个层面,把读者带入作者的问蚕世界。
装帧方式是普通裸背装,内页采用滚折的方法,筒子页和普通单页交错出现。不同文风对应不同质感的纸张:偏艺术的文章对应薄而透的光滑纸张,曲线排列的内文版式如同茧里涌动的蚕;偏技术的文章对应厚而糙的纸张,文字排列如同蚕室架子的摆放。
书只将地脚切齐,保持天头和书口的参差不齐,模仿养蚕的卵书堆叠时的效果。封面采用与蚕茧相似颜色和质感的纸板,上面的图形与文字采用两种不同的烫白。
內容簡介:
本书作者分三部分自述与蚕桑的情缘与心语。*部分,讲述作者为了一睹世界桑树王的容颜,不顾家人劝阻,爬上茫茫雪域高原;为了揭开蚕桑的万年之谜,在巴蜀山水、江南水乡以致黄土高原都留下奔波身影;甚至为了了解现代世界蚕桑业发展趋势,自费远赴东瀛,拜访日本蚕丝会会长。第二部分,探讨了蚕的驯化和茧的利用,认为蚕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宗教现象,是生命本体轮回*直观、*直接的体验,是作为生命的一种图腾,给蒙昧幼稚状态的人类以宗教式的安慰。第三部分,作者用笔记录了那些以蚕桑为事业、为生活的人和事一个以蚕桑为生命的群体。
關於作者:
作者赵学梅,山西晋城人,著名摄影家,曾发表过散文《陵川红叶》、《雪天的牵挂》、《祈祷》、《长平之战的深处》、《消失的乡村童话》、《围墙不在》、《深锁的鼓浪屿》,诗歌《田家系列诗》、《最后的珍藏》、《猜想千年可能》,电视散文《晋城树的记忆》,出版摄影作品集《古树苍烟》《唐风宋雨》。
目錄
目 录
人类科技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蚕在出世入世之间
寻找古桑之旅
一丝悬命数千年
蚕兮 诗兮
愧见朱樟
线装的阳城
乡村命运交响曲
想念一座村庄
析城深处
蚕桑之战
父辈虽老弟子在
不朽的孙文龙
守望者
灵魂飘香的江南蚕娘
泽州的厚重与飘逸
乡村响彻机杼声
品不尽的高丝
陵川丝麻
沁水的高度
桑树坪纪事
难以复制的单衣
镇江四摆渡
东游记
伏牛山柞蚕
蚕月桑条问西陵
巴蜀桑蚕
丝绸的中国力量
丝路开啦!
后记:诗意地消耗自己
附录
內容試閱
引 子
蚕桑是赵学梅的一个心结。
为了解开这个心结,她几乎走遍了中国,去寻访所有与蚕桑有关的人和事。为了一睹世界桑树王的容颜,她不顾家人的劝阻,爬上茫茫的雪域高原;为了揭开蚕桑的万年之谜,巴蜀山水、江南水乡甚至黄土高原都留下她奔波的身影;为了了解现代世界蚕桑业发展趋势,她自费远赴东瀛,拜访日本蚕丝会会长。如同她一贯的风格,当她痴迷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她会锲而不舍地去探寻、去完成。如果不是了解她曾经的经历,很难有人理解她的这份执着。她曾经做过华北蚕桑第一县阳城县的县委书记。蚕桑业在阳城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阳城的支柱产业,在阳城工作而不懂蚕桑,被当地干部和群众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开始关注和研究蚕桑。最初的关注重点在于蚕桑业在新时期阳城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继而思谋如何面对这一日渐衰落的古老产业。但是,她在阳城工作不到两年就调到市里,关于蚕桑的很多工作没有来得及做,留下一份遗憾,也留下一份心结。但凡心结,总很折磨人。
算来我与学梅认识有二十几个年头了,那时她刚调到陵川县当县长不久。在我的印象中,她是那种质朴有余而练达不足的基层干部,对乡村工作很熟悉,和农民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也难怪,从参加工作起,她就一直在基层,与农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习惯直接和百姓打交道。从乡镇的党委书记任上直接走上县长岗位的她,需要面对全方位的行政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她感到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一个人的性格潜质决定爱好,爱好决定选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性格简单甚至有点单纯的她,没有选择行政管理和政治经济等领导干部的热门学科,而是利用节假日到焦作大学旁听中国古典文学课。她徜徉其中,惊异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古典艺术的无穷魅力。
因为有了这样的积累和贮备,学梅好像总能够在工作中捕捉到艺术的灵感,从而把这种灵感和工作结合起来。此前学梅曾经出版过两本书,一本是《古树苍烟》,另一本是《唐风宋雨》。前者是她回到市里分管林业的时候,看到垂垂老矣的千年古树在岁月的沧桑中渐次湮灭,于是,她认为保护古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保护的前提是需要澄清家底,她大约就是那时候才拿起相机,三万张古树照片耗去她几年的业余时光,其中甘苦,唯有自知。《古树苍烟》获平遥国际摄影节金奖,聊似可慰。在她分管文化教育的时候,她接触到青莲寺的唐佛和府城玉皇庙的二十八宿,这是晋城国宝级的文物。并非一种宗教情绪的左右,也不是简单的艺术灵光的闪现,才使她愿意走进它们的世界,而是为了保护和宣传的需要,她要搞清楚它们的身世。二十八宿是元代皇家雕塑师刘元的作品,这一结论在晋城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她从比较宋、元时代艺术风格出发,继而查阅典籍和碑刻,认为晋城的二十八宿塑像是出自宋代地方工匠之手。那时,她对考古这门学问是陌生的,仅仅为了证明自己直觉是否正确,她几乎陷入痴迷状态。痴迷于事业是一种幸福,当她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和几十通残碑拓片中寻找到符合自己直觉的答案时,所有人包括她自己也觉得匪夷所思。当然,更让人意外的是,她因之写就的《唐风宋雨》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后,竟然脱销,很快又进行再版。
不在其位,可以不谋其政,离开工作岗位,她当然可以不必为蚕桑产业的未来而揪心了。但是,她曾经的遗憾是一段未了情,未了之情凝成心结,便难以挥之即去。她经常到阳城蚕农家里,询问生计如何;看望退休在家的蚕桑技术专家,讨教振兴之策。她对蚕桑产业的关注渐而升华为对蚕桑生命本体的关注。
她在本书的部分文章中,探讨了蚕的驯化和茧的利用。她认为,家蚕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完全驯化的昆虫,也就是说,家蚕已经完全没有在大自然中独立生存的能力。家蚕的特性是允许人类接近,适应拥挤,失去飞行、捕食和自我免疫的能力。中国是世界家蚕的滥觞,野蚕最先在中国被驯化。最初可能是从自然中采拾蚕茧,至迟4100
年前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的先民们已经驯养家蚕了。到了夏代,养蚕已经成为家庭手工业的一部分。周代时,蚕业已经蔚为大观。汉代已经有了蚕法。可以说,没有我们祖先这一世界性的伟大发现,就没有后来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
她的奇思妙想不止于此,除了提出的家蚕驯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尚可作为商榷的话题外,她不时会抛出更惊人的话题。她竟然认为蚕走进人的视野,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宗教现象,是生命本体轮回最直观、最直接的体验,是作为生命的一种图腾给蒙昧幼稚状态的人类以宗教式的安慰。其理由就是远古时代人类对蚕神的崇拜。她认为蚕与人相处的时间,并非与蚕的驯化和利用同步。亦即是说,原始人类认为蚕是天虫,蚕茧是上天的赐予,是不可亵渎的神圣之物。蚕的驯化利用是原始人类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审美感觉到了自觉阶段的创造。如此浪漫的想象可能会让蚕茧专家瞠目结舌,但科学似乎永远难以理解宗教的存在,也无以限制思维的自由。
于是,她的镜头里的蚕和桑便带着一种宗教式的神秘。一只柔小的蚕蛾在镜头里会变得硕大无比,仿佛中生代的巨大动物在旷野上笑傲苍穹;一棵普通古桑在镜头里会变得神圣庄严,仿佛千年树魂穿越时光隧道扑面而来。在学梅的镜头里,能够感觉到幼蚕破卵而出的欣喜,蚕蛹破茧而出的自信,雄蛾以身殉情的无悔,以及成蚕吐丝结茧的辛劳,这是寻常极难见到的画面。为了这些画面,学梅在自己家里开始养蚕,成宿成宿地蹲在蚕床前观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蚕桑在她的镜头里已经不是形而下的物质实体,而是形而上的精神对象。她对蚕的生命过程的描写,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意义。
当她移开镜头,用笔记录那些以蚕桑为事业、为生活的人和事时,她才走出幻化的世界,回到现实中来。在她的笔下,这是一个以蚕桑为生命的群体。一群江南学子,离开故乡亲人,来到黄土高原,把蚕桑作为毕生的事业,有的已经长眠于此;被阳城农民誉为蚕桑书记的孙文龙,背着粪筐奔波在田间地头,观察地埂桑的长势;还有乡村的蚕娘在蚕室忙碌的身影,蚕桑技术员在地头忧虑的眼神。只有在这时候,她才像一个农家女儿赵学梅。她对蚕桑产业发展的殷切之情跃然纸上。她是那种很要强而且闲不住的人,她说,这本书出来以后就金盆洗手,彻底休息了。我不相信。她还有哪些不靠谱的浪漫想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梦想是激发人类创新的内在动力,没有梦想就没有进步,人类也就只能永远停留在茹毛饮血的时代。
本书出版以前,我有幸看到书稿,不由写了如上文字,因对蚕桑了无所知,所写多是题外之话,勉而强之算作评介一类。一般而为序言者,多是专家权威人士,而我学无所长,仅是学梅先生的友人,为她的前两本书作了序,已属不当,今再为序,则更加惶恐也。
姚 剑
甲申夏于所如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