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万千教育·哲学基础

書城自編碼: 356940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美]戴维·斯图尔特,[美]H.吉恩·布洛克尔,[美]詹姆斯
國際書號(ISBN): 9787518431489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9.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美国史:理想与现实(区域国别史丛书)
《 美国史:理想与现实(区域国别史丛书) 》

售價:HK$ 300.9
裙子的宣言:重新定义二十世纪女性气质
《 裙子的宣言:重新定义二十世纪女性气质 》

售價:HK$ 105.0
敦煌壁画中的儿童生活
《 敦煌壁画中的儿童生活 》

售價:HK$ 103.8
中国历史的智慧与细节:读史有智慧+观风
《 中国历史的智慧与细节:读史有智慧+观风 》

售價:HK$ 232.5
病毒 下层社会:疾病与不平等在美国的碰撞
《 病毒 下层社会:疾病与不平等在美国的碰撞 》

售價:HK$ 105.0
日本学研究.第二辑
《 日本学研究.第二辑 》

售價:HK$ 113.3
甲骨文丛书·波希米亚人:第三帝国柏林地下抵抗运动中的爱情与牺牲
《 甲骨文丛书·波希米亚人:第三帝国柏林地下抵抗运动中的爱情与牺牲 》

售價:HK$ 105.0
小儿发热
《 小儿发热 》

售價:HK$ 57.8

 

編輯推薦:
经典常销,不断修订再版。本书即根据*第八版翻译而成,
入门之作,适合零基础者。基于问题和文本,训练分析能力。
围绕问题,以体系化呈现。分9大领域、以42章讲述问题。
特色选文,相对完整介绍。让读者直接与伟大的思想家对话。
客观中立,尊重其他传统。诠释了欧洲大陆和东方的哲学智慧。
读者友好,结合现实生活。经典与现实相结合展现活的哲学。
重视拓展,提供阅读建议。进一步阅读书单满足不同进阶需要。
內容簡介:
哲学是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它是借鉴过去来处理当代问题的。围绕哲学核心问题,本书既讲述了古典哲学历史和问题,也介绍了当代哲学专题和研究,并收录了来自不同时代哲学家的经典选文,给出精当分析,让读者直接与伟大的思想家相遇。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虽然偏重英美的分析性风格,却非常尊重其他哲学传统,透彻地诠释了欧洲大陆哲学以及东方哲学,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不同的思想体系。

对于同一哲学论题,本书提供了来自不同视角的论证,以帮助读者理解哲学的论证形式,形成哲学分析能力和哲学思维方式,并将掌握的问题解决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每章后供讨论的问题利于读者以自己的思考回顾该章内容,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配有图片的思想家生平介绍增加了阅读的乐趣;每部分后各哲学分支领域近期发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阅读建议扩展了该领域的相关资源。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戴维斯图尔特(David Stewart) 美国俄亥俄大学哲学系荣誉退休教授。任教哲学30余年,著有《现象学探究》(Exploring Phenomenology,与Algis Mickunas合著,1974)、《保罗利科的政治与社会论文集》(Political and Social Essays of Paul Ricoeur,与Joseph Bien合编,1976)、《宗教哲学探究》(Exploring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1980)、《商业伦理学》(Business Ethics,1996)等。
H. 吉恩布洛克尔(H. Gene Blocker) 美国俄亥俄大学哲学系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哲学、伦理学、非西方思想等。著有《艺术哲学》(Philosophy of Art,1979)、《原始艺术美学》(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Art,1994)、《世界哲学》(World Philosophy,1998)、《日本哲学》(Japanese Philosophy,与Christopher L. Starling合著,2001)等。
詹姆斯彼得里克(James Petrik) 美国俄亥俄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任教哲学3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现代哲学、宗教哲学等。著有《笛卡尔的意志理论》(Descartes Theory of the Will,1992)、《超越信仰的恶》(Evil Beyond Belief,2000)等。

译者简介
张云涛 哲学博士,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西方近代宗教思想等。
胡宗超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道德哲学、基督教哲学等。
目錄
第一部分 何谓哲学?
第一章 哲学的活动
理性的反思:深思熟虑
哲学的规范性功能
哲学的主题
建构的或分析的?
第二章 哲学的历史
早期希腊哲学
中世纪哲学
近现代哲学
20世纪哲学
哲学的未来
第三章 哲学与经过审察的生活
苏格拉底的申辩

第二部分 关于思想的思考
第四章 理性的生活
诉诸理性
理性与哲学
理性的优势
第五章 论证形式
有关思想的思考
一些基本术语
真与有效性
论证形式
四种标准的论证形式
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
假言三段论
选言三段论
有效的论证形式小结
第六章 归纳与科学哲学
归纳法与科学推理
非形式推理
其他归纳论证
因果论证
科学哲学
第七章 哲学论证的诸种策略
充分必要条件
间接证明
辩证推理
两难困境
定义
哲学分析
发现谬误

第三部分 实在是什么?
第八章 形而上学导论
现象与实在
实在的标准
心灵与实在
形而上学的任务
形而上学与日常经验
形而上学的价值
第九章 二元论
形而上学二元论
实在的等级
知识是关于理念的知识
洞穴寓言
善的理念
第十章 唯物论
唯物论与观念论
唯物论与科学
二元论与身心问题
唯物论与宗教信仰
古代唯物论:原子论
原子论与自由
原子论与精神现象
唯物论与新科?
调和唯物论与宗教
第十一章 观念论
 贝克莱的主观观念论
 对贝克莱观点的挑战
第十二章 身心问题与人格同一性
 身心问题
 身心二元论
 相互作用的难题
 同一论
 同一论的抗辩
 二元论的辩护
 该争论的重要性
 人格同一性问题
第十三章 自由与决定论:人的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关于人的行动的理论
 争论的内容
 可避免性与责任:相容论的一个问题
 随机的、偶发的与责任:自由意志论的一个问题
 我们是自由的吗?

第四部分 我们如何认知?
第十四章 认识论导论
 知识、意见与信念
 知识与确定性
 认识论与心理学
 知识的来源
第十五章 勒内笛卡尔:寻求确定性
 寻找方法
 对基础的怀疑
 我思故我在
第十六章 大卫休谟:信赖你的感官
 对简单性的追寻
 关于理智的科学
 观念的关系与实际的事情
 原因与结果
 归纳难题
第十七章 伊曼努尔康德:一种折中方案
 知识与经验
 先天知识与后天知识
 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康德对判断的四分
 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认识论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认识论中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代价
第十八章 知识与人的实践:实用主义传统
 表象主义的失败
 古典实用主义的起源
 古典实用主义的遗产
 过去与现在:哲学及其历史

第五部分 我们应该做什么?
第十九章 伦理推理导论
 规范伦理学与价值的多样
 人类与功能善
 道义论观点
第二十章 道德怀疑主义
 日常道德的倒置
 道德形而上学
第二十一章 道德与形而上学
乔治爱德华摩尔与未决问题论证
非自然主义与直觉主义
道德事实的更深层基础
第二十二章 幸福主义:自我实现的道德
道德与人的本性
道德与理性
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
幸福与快乐
第二十三章 功利主义:道德取决于结果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与理想的功利主义
质的差别
规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的更大困难
第二十四章 道义论:道德取决于动机
善良意志
出于义务而行动
假言命令与定言命令

第六部分 宗教哲学
第二十五章 宗教哲学导论
宗教中的哲学问题
定义上的尝试
内在标准与外在标准
第二十六章 宗教与生命的意义
荒诞主义者的回答
托尔斯泰的回答
第二十七章 上帝存在的先天证明
理性与宗教
本体论证明
晚近的本体论证明
存在不是一种性质
本体论证明的持续意义
偶然存在与必然存在
斯宾诺莎与上帝不存在的不可解释性
无限完满的存在观念的融贯性
上帝的本性
第二十八章 上帝存在的后天证明:阿奎那的五路证明
自然:有序的系统,而不是无序的混沌
问题争辩
从变化出发的证明
从动力因出发的证明
从可能性与必然性出发的证明
从存在的等级出发的证明
从设计出发的证明
第二十九章 恶的难题
自由意志辩护
道德与精神品质的培养
不可理解的恶的难题

第七部分 艺术哲学
第三十章 艺术哲学导论
 美学问题
 审美经验的作用
第三十一章 艺术的价值
第三十二章 艺术作为理想
第三十三章 美学与意识形态

第八部分 社会政治哲学
第三十四章 社会政治哲学导论
平等与人权
何谓正义?
当代现实
第三十五章 自由世俗的国家
第三十六章 个人与国家
第三十七章 人权
第三十八章 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

第九部分 东方的思想
第三十九章 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
哲学的多重含义
哲学与宗教
第四十章 儒家的人性理论
 人的先天秉性与后天培育
 应当蕴涵能够
 强的断言与弱的断言
 儒家的三种人性理论
 孟子论人性
 荀子论人性
 董仲舒论人性
 中国的其他人性理论
第四十一章 印度教有关一元论的论争
第四十二章 佛教的空论

术语表
译后记
內容試閱
从我们多年教授哲学导论的经验,我们得出结论,这样一门课程应该做两件事:第一,向学生介绍哲学传统的主要论题和思想家;第二,展示如何将学生在伟大思想家部分所遭遇的问题应用于他们在其生活经验中所遭遇的诸多关切的事情。但是,一门初阶的哲学课程可能尝试做得过多,由此导致所取得的成就却极少。不过,我们认为,一门导论性的哲学课程应该通过帮助学生发展讨论重要的思想和社会问题所需的概念框架和词汇来促进他们的通识教育。

当人们对一场有争议的艺术展感到不安时,或者当一些团体抱怨那些在评论家看来侮辱了一个宗教或种族的艺术品时,哲学有话要说。当人们被似是而非的论证和错误的推理误导时,哲学有话要说。哲学也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不从表面上看有关绝对知识的主张以及公共政策讨论中涉及的令人困惑的问题,比如,有关维护少数族裔群体或其生活方式的争论。读者可能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思考伦理学和宗教问题,然而,当他们在自己的思考中遭遇这些问题时,他们可能并没有完全察觉到他们正在做哲学。并且,随着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今天的读者需要去理解不同文化的思想体系。

同时,我们并不打算使这本书只是有关哲学的,即间接复述哲学立场。我们相信,读者需要直接接触伟大的思想家。因此,我们在此提供了有特色的读本和说明性文本。阅读材料本身经过了挑选,呈现了种类繁多的哲学风格和气质:从康德、贝克莱、休谟和笛卡尔到托尔斯泰、孟子、维特根斯坦和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阅读材料并非只言片语,而是选自相对独立单元的完整材料,篇幅在5~10页。

本书分为九个部分,共四十二章。在每个部分中,使用者都可以选择某些阅读材料而忽略其他的,这并不会影响教学效果。鉴于本书包含的材料多于一个学期所能涵盖的,使用者可以挑选最符合自己需要的那些章节。它也提供了出自古典哲学家和当代哲学家之手的各种各样的选文,以便读者可以将哲学理解为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即它是借鉴它的过去来处理当代问题的。

我们在修订第八版时关注的重点是,进一步强调该书的持久承诺:提供对构成哲学史核心的一些传统问题的易于理解的讨论。在坚持做到这一点时,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扩充本书所覆盖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中的传统问题的范围。

在第一部分何谓哲学?,有关哲学和流行文化的一章已经被删除。尽管我们仍然认为流行文化是说明永恒哲学问题的一个高效工具,不过,我们在这一版中将有关哲学和流行文化的讨论限制在它与不同章节具体问题的关联上。

在第三部分实在是什么?,第九章扩展了对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的讨论,包含了柏拉图对人性的讨论,并且为了支持这种讨论,编选了柏拉图《斐多篇》(Phaedo) 有关灵魂的非物质性的论述。

在第四部分我们如何认知?,读者可以看到其中有三章出现了重要的变化。首先,第十五章勒内笛卡尔:寻求确定性现在包含了对笛卡尔认识论的有神论基础的扩展性讨论。除了说明笛卡尔的上帝存在的证明和真实性在他的认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之外,该章现在包含了来自第三个沉思的重要选文。第十六章大卫休谟:信赖你的感官也做了重要扩展,以至它现在包含了对休谟有关知觉的分类及其摹本原则(copy principle)的说明。此外,还有他的《人类理智研究》(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第一章第二节的选文。在那里,休谟发展并且捍卫了他认识论的关键部分。最后,第十七章伊曼努尔康德:一种折中方案对康德认识论的介绍现在拓展了对康德有关判断的分类及其认识论中的哥白尼式革命的讨论。除此之外,扩充了来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序言的选文,收录了康德讨论先天综合判断在数学、自然科学和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地位的段落。

在第五部分我们应该做什么?,考察人们为何应该有道德的部分是从第十九章伦理推理导论中移出来的。该材料的一些内容包括对尼采的讨论在内被移到了有关道德怀疑主义的一个新章节中。这一章(第二十章道德怀疑主义)考察了两位哲学家:怀疑传统道德的核心以及其他东西的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怀疑客观的道德事实存在的J. L.麦凯(J. L. Mackie)。它包含了来自麦凯《伦理学:发明对与错》(Ethics: 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的选文以及对麦凯来自相对性证明的重构和评价。第二十章是对元伦理学的继续讨论。第二十一章道德与形而上学是本书的另一个全新添加。在该章中,我们分析了人们对客观的道德事实存在的普遍信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考察了非自然主义、直觉主义和神命论。这一章的核心是马修凯里乔丹(Matthew Carey Jordan)的一篇考察道德是否取决于存在着上帝的文章。

在这本书所添加的系列材料中,我们不能归功于自己的是我的搜索实验室的链接(My SearchLab links)以及每章中与它们相关的学习问题。这些链接将学生与不同媒介(印刷品、音频和视频)连接起来,有助于给这本书所讨论的哲学问题带来生机。它们完全是培生的编辑和制作团队创造和艰苦劳作的结果。

我们想感谢那些?以前版本给予评论并帮助了我们修订的读者。我们感谢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的全体编辑和制作人员,并且希望表达我们对玛吉巴比里(Maggie Barbieri)、卡莉切奇(Carly Czech)、阿什利道奇(Ashley Dodge)、考特尼埃莱佐维奇(Courtney Elezovic)、凯特费尔南德斯(Kate Fernandes)、萨拉斯沃蒂慕拉里德哈(Saraswathi Muralidhar)以及乔斯科达托(Joe Scordato)的特别谢意,感谢他们对这本书做出的宝贵贡献。

戴维斯图尔特
H. 吉恩布洛克尔
詹姆斯彼得里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