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月印万川:寻找城市之魂

書城自編碼: 364780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金元浦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3823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越南通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越南通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售價:HK$ 153.6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 》

售價:HK$ 81.6
嫁金钗(全2册)
《 嫁金钗(全2册) 》

售價:HK$ 90.0
全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
《 全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 》

售價:HK$ 96.0
游戏与人
《 游戏与人 》

售價:HK$ 67.2
向上社交
《 向上社交 》

售價:HK$ 81.6
手作简约百搭的品牌帆布包
《 手作简约百搭的品牌帆布包 》

售價:HK$ 70.8
民族的重塑:为什么我们惧怕和需要民族
《 民族的重塑:为什么我们惧怕和需要民族 》

售價:HK$ 78.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72.5
《 河北蓝皮书:河北社会发展报告(2021) 》
+

HK$ 89.8
《 历史动力学:国家为何兴衰 》
+

HK$ 132.3
《 经济与社会. 第1卷(精装版) 》
+

HK$ 169.0
《 就业蓝皮书: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
+

HK$ 60.0
《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
+

HK$ 210.0
《 湖南蓝皮书:2021年湖南社会发展报告 》
內容簡介:
中国的城市化是21世纪全球伟大的变革之一。亲身经历过这一伟大变革的我们,常常陷入“什么是城市”的困惑。我们对每一座城市“有什么”都如数家珍,但对每一座城市“是什么”却感叹“千城一面”。“月印万川,理一分殊。”我们需要去寻找城市的文脉,那个城市的“魂”。
“中国创意产业理论之父”金元浦先生以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执着和睿智,成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城市文脉发现者和城市品牌塑造者。《月印万川:寻找城市之魂》是一个著名文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的深刻洞见,他提出的问题,是每一个热爱城市的人特别是有能力决定一座城市命运的人,必须认真思考的。
關於作者: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秘书长,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理论之父”。出版《中国文化产业十人集:金元浦卷》《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动漫创意产业概论》《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等著作15种,主编《当代文化产业论丛》《文化创意产业译丛》《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研究报告》《北京,走向世界城市》《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报告2014》等著作30余种。主持国家重大文化创意项目20余个,主持和参与省市重大文化创意项目50余个。
目錄
上编
从“千城一面”到城市文脉/003
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品牌/013
品牌城市:城市的双塔模式/037
创意城市:原创力时代的核心竞争力/043
网络城市:我国 5G 发展正引领全球/051
华彩城市: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城市形象再塑/056
舒适城市:体验经济时代的生存格调/061
宜居城市:文化昌明时代的休闲娱乐/065
夜间城市:城市的另一面—炫美之姿/070
公园城市: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战略新高度/080
全球城市的内、外空间结构/099
巅峰讨论:中外城市创意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128
——金元浦对话查尔斯·兰德利(一)
创意城市的 3.0 版本:中外城市创意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140
——金元浦对话查尔斯·兰德利(二)
创意产业:夜色朦胧中的美丽女人?/153
——基于当下中国与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的讨论
——与菲利普·多德对话
世界城市网络与活力城市/164
——与彼得·泰勒对话
建设世界城市:这是一个中国式的问题/174
——与本·戴鲁德对话
下编
将北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193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
北京文脉:根的记忆/199
魔都之魔与上海气派/217
青春深圳:快步走向国际化大都市/252
——访著名文化学者金元浦教授
成都创新:我国城市升级换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范/263
水色成都:当代艺术实验/281
钱塘今古:一湾天予 三势共潮/298
街巷的温度—生活在更美好的生活中/312
——在西安城市温度论坛上的讲演
创意南京:“天下文枢”的时代新版/318
青岛:国际时尚创意中心/324
贵州模式与弯道超车/332
包头:一个有着绿色天堂的地方/340
——包头文化旅游的设计与探索
结语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座富有魅力的艺术品/353
后记美丽中国,那是一种美学/363
內容試閱
绪 言


我多次乘坐高铁从北京南下,一路上路过很多城市。 城市大多高楼林 立,特别是那些住宅楼,二三十栋连片建设,密密的水泥森林。 我忽然想 起一百年前有位年轻的诗人曾那么热烈地讴歌冒着黑烟的烟囱是“开着了 朵黑色的牡丹”,是 20 世纪的名花!及至下一个城市,同样的建筑似曾相 识,绵延不绝。 再到下下一个城市,依然故我。 我突然发现,花开就有花 落,而这些高楼则只有花开没有花落。 在未来的一百年,它们将会这样尴 尬着:没有特点,没有风格,没有辨识度,只有楼号 1、2、3、4。 我疑惑 了,不是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吗?那么音乐呢?!它们共有一张图纸,它 们叫“万科”,叫“碧桂园”,或者叫“鲁能”什么的。 我们的城市都是 “亲兄弟”,或者“孪生姐妹”,长得真像。 然后我不停地问,在这个世界上,比如在欧洲,我们能否找到哪怕两 栋完全相同的建筑?在古代中国,我们能否找到一样的恭王府,一样的网 师园或者拙政园?找到一样的城市:都是古都的西安与洛阳,都是都城的 北京和南京,都是人间天堂的杭州和苏州,都是古镇的乌镇与周庄?



从艺术史来讲,建筑是人类第一艺术。 它的确是凝固的历史,凝固的 音乐。 黑格尔曾这样谈到音乐与建筑的关系:“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建筑的结构形成于数学和力 学的创造,而建筑上的整体美观又与绝对的、简单的、可以认识的数学比 例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所有建筑师都把比例作为建筑形式美的首要原 则之一。
建筑的形式中满满地充溢着历史和文化。 我想起自己当年在美学课 上讲解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 式。 柱式的细部规定都记不清了,但柱式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那男性的 刚毅和女性的温柔却记在心间。 男性的陶立克柱式是高大的、粗壮的、宏 伟的;爱奥尼克柱式是女性的,它是纤细的、轻巧的,还富于精致的雕刻, 好似女人的配饰。 科林斯柱式的柱头则镌刻了忍冬草的形象,让我一直难 以忘怀。
建筑形式中更是充满了韵律感。 它的形式的和谐同音乐的和谐 有共同规律。 毕达哥拉斯测定,音乐的和谐同发声体的体积之间的一 定比例有关系。 他推定,音的高低同弦的长短有一定比例关系。 他 们把这个发现推广到建筑和雕刻上,认为建筑物的和谐也决定了它的 各部分的大小有某种可以用简单的数值或几何方法测定的比例关系。 艺术是独特的,所有的艺术都是唯一的。 它向我们昭示,今天,我们该筑造一个更艺术的中国,更艺术的城市。 也许,我的想象太过浪漫、天真。 我们的楼房要讲性价比,我们的房 地产商要超额的利润,我们的官员需要高政绩,我们需要尽快地改变城市 的面貌。 于是便有了“千城一面”。 如同一百年前工业化的浪潮中烟囱被视为“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是 21 世纪全球最伟大的变革之一。 新近的中国城市 在大规模的扩展与建设之后,进入新的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美誉度、城市影响力,以及城市历史与文脉、城市美学与艺术的城市之魂的发掘与 寻找之中。
城市是什么?城市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最集中、最丰富、最先进成果 的创造之地、展示之地和应用之地。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以百倍 于前的物质产品的丰富性和精神成果的深刻性展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伟大 的本质力量。 我读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巴黎手稿),他说,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 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 作为人类工业化时 代的宣言,它揭示了城市与人的关系。 人类每一座城市的今天,以及它的 历史,都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马克思曾说过,蜜蜂建造蜂房,使得所 有建筑师都为之惊叹不已。 但他又深刻指出: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 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在于 他能按照人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马克思那里,城市作为现代工业的成果,像一本已经打开的书,展示了人在适应并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本质 力量——人类的思想、精神、观念、智慧、才能和技术。 正是因为“我”, 因为我的工作、我的奋斗、我的实践和我的生命的付出,才有了我们面前 的美丽的城市。 它就是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本积淀着历史、文化、 人的生活的大书。



本书的内容,是我二十余年来关于城市、文化和发展的一些思考片段 集。 它想通过对我国这一伟大的变革,做一个文化与美学角度的记录,做 一个关于城市文明形态的探索,来展现这百年未有之历史性变革。 本书对北京文脉、上海魔都的魔性、杭州钱塘文化的三势共潮、青岛 时尚之都的构建、成都天府文化与新经济的共融、西安传统与城市的温度 等进行了文化的深度探讨。 从“千城一面”的败笔到“如数家珍”的困境,如何破解此魔咒? 如何在洋洋洒洒的大千之城中脱颖而出?什么是每一座城市最独特、 最鲜明、最具影响力、最具发展前景的魂? 每一个城市的领导者都对自己城市的文化古迹、文化遗产如数家珍, 跌入“资源魔咒”形成了“千长一词”,它是否已成为千城一面的固化
思维? 每一个历史资源都无法舍弃,都是最好的,每一个今天的建设都是最 成功的。 但是,你是否做过各城市之间的比较?哪一个才最能彰显城市的 灵魂? 这一切,都是每一个城市决策者面临的紧迫选择。 我想起了“月印万川”…… 佛教华严宗用“月印万川”和“海印三昧”“事事无碍”来表达其宗教 主体理念,于是“月印万川”就成了华严哲学的经典命题。《华严经》气势宏大、富赡高远、逻辑缜密,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哲学,并给其 后的宋明理学以深刻的影响。
朱熹借用了佛教“月印万川”的譬喻来讲“理一分殊”的道理。 他 说:“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 这些道理。”(《朱子语类》卷十八)把“一理”比作天上的月亮,而把存 在于万物之中的“万理”比作一切水中千千万万个月影,以此形象地说明 “理”与万物的关系:理是唯一的,这唯一的理又体现在万物之中,是万物 的本质;而万物并不是分割“此一个理”,却是分别地体现完整的一个理。 “月印万川”本是佛教中的命题,“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具 体说是唯一的月印现在一切水中,一切水中印现的月都包括在唯一真正的 月中。 那个月就是“一理”。 月印万川,心珠独朗。 一个城市无论有多少历史的、现实的圣典史 迹,无论有多少自然的、社会的资源,总是千流一源、万法归宗、理一分 殊、一以贯之。 我们需要去寻找城市的文脉,那个城市唯一的“魂”。 如何找?面对经典,朱熹主张要“格物致知”。 怎么格物?那就是通 过努力探究而致知——掌握“物自身”,然后经由主体意念的“纯化”,达 到进入“一理”的境界。 而后将本心所具之理推广至万象之事物,就可体 会事物本所具之理。



我曾在一个关于城市的论坛上与旅居中国的英国学者贝淡宁(Daniel A. Bell)先生(他当时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谈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 聊到城市的精神。 他会说中文,我们聊得很愉快。 他说:我研究的课题是“城市的精神”,我和同事选取了九个城 市来做探索。如何确定和认识城市的精神呢?作为大学老师, 我们阅读过有关这些城市的很多东西,包括小说、诗歌、旅游 指南等。我们需要研究每个城市的文化、社会、经济、规划设计, 试图对这些城市的演变过程做出连贯的历史叙述。从原则上说, 我们最好使用“硬”科学来描述价值观和城市。或者使用民意 调查问卷,还有这个城市在预算中是怎样分配资源的……但我 更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写这部书的四年中,我们一直在这些城 市的大街上闲逛,与人们交谈,听他们谈论建筑、纪念碑、街 道、邻居街坊,就好像专门说给我们听似的。我们感受到了这 个方法的价值。这似乎是一个主观性更强,缺乏哲学思辨设计 的方法。在这样的闲逛中,我们听到了城市的故事和居民们的 情感。它激发了我们的灵感……
他告诉我,他和他的共同作者并不是第一批把逛街作为研究方法的社 会学家和哲学家。 他说他们的先导者是沃尔特·本雅明。 我一下子便豁然 开朗。 作为一名美学与文化研究的学者,本雅明是我当年的必读课本。 我 立刻想到本雅明的“都市漫游者”这个概念。“都市漫游者”是法国诗人波 德莱尔提供的一个意象,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对其 做了进一步的描述与分析。 都市漫游者在世界各个城市“漫游”,在城市的 人群中闲逛,以独特的观察方式对资本主义的完整性进行意向性抵抗。 贝 淡宁接过了本雅明的理论遗产,倾向于将它作为一种触摸城市脉搏的方法论 资源。
其实,在中国文化研究兴起的十几年里,都市漫游者一直是一个很热 门的观念、视角或形式。 这些年来,以都市漫游者为名的著作纷至沓来, 有文学的、文化的、艺术的,有理论的,也有散文的。 十多年前,美国哈 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著名学者李欧梵就写过一本书《都市漫游者:文化 观察》。 他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我发现自己的中文文章有点精神分裂。 我对于当代文化的关注,似乎已经超过学术研究的范围,而想亲身介入, 用一种较主观的文体作文化批评,所以学术的深度不足。 但另一方面我似 乎又不愿意放弃学院中的文化理论,甚至在杂文中也引经据典,生怕学界 同行以为我已沦落江湖,做不了学者。”3 另一个著名的雕塑家王中就被描述 为本雅明所说的那种“都市漫游者”。 他喜欢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城市,对 城市有天生的敏感,总是能很快把握它的脉搏和灵魂。 与贝淡宁聊得不错,分手的时候,他让我等等,回身拿出一本书送 给我。 书名《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 封面上 写着: 从耶路撒冷到北京,从香港到纽约,深入城市被遮蔽的内 核,探寻凝聚理智与情感、光荣与梦想的真正精神。
打开,扉页上印着小小的三行字:

知行
Ideas spark future
洞察世界 寻路中国

这是这本书的主旨。 书的封底印着帕拉格·卡纳(Parag Khanna,他 是《如何管理世界:描述下一次复兴的路径》的作者)对本书的评语: 在肤浅的排行榜和商业调查泛滥的领域,《城市的精神》 代表了美学对商业的胜利,通过在九大城市散步和生活,贝淡 宁和艾维纳解开了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城市的奥秘。这种令人羡 慕的崭新方法比任何理论都更能说明问题。 另外一段评论是城市专家维托尔德·雷布津斯基(Witold Rybczynski, 《临时性的大都市:城市观点》的作者)给出的: 虽然城市是通过建筑和物质外观区分开来的,但贝淡宁和 艾维纳提出了令人瞩目的观点,即世界众多大城市及其居民能 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习性和价值观。《城市的精神》带领读者进 行了一次范围广泛、魅力无穷的个人旅行。 总要问,什么是城市的精神、城市的灵魂? 回答该有成百上千种吧。 作家宋石男说,真正的城市精神,一定是自治、自由与自我的。 它不 是宏大叙事的行政精神,而是自下而上的市民精神。 说得很深刻,很自信,也很Future。

从“千城一面”到城市文脉 现代化。 中国城市。 高楼大厦,水泥丛林,车水马龙,光鲜 亮丽。 我们知道这是“城市”,但很难分清楚这是哪一座城市。 由此产 生了一个独特的名词:千城一面。 “千城一面”是高速现代化的光荣与梦想,还是陷阱与败笔? “千城一面”是中国城市的危机与困境,它正在抹掉城市的历 史、文化的历史、城市人心中的历史。 城市化的高速推进,是高速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工业化 的本质是标准化,以标准化换取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工业化背景下 的城市化自然也脱离不了工业化的影响。 工业化的标准化延伸到了 城市发展的标准化,由此产生了可能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最大败 笔——千城一面。 经过了 40 年的标准化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 城市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大广场、大高楼,不仅外形相似, 布局也如出一辙:城市中心有广场,广场中心有喷泉,中央商务区高 楼林立,主干道宽阔整齐。 雷同的规划、雷同的建筑、雷同的景观, 甚至连写字楼、住宅区的名称也几近相似甚至雷同。 多数城市新区, 除了地名,几无相异之处。 科技进步使得城市建设已经能够完全克服自然条件的约束,城 市的特色因而越来越淡化。 但城市的形态不仅仅是人们对自然改造 的成就,同时也是凝结了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的物理形态。 可以说, 源于文化的城市独特性,早已不仅仅是自然地理的反映,更是地域独特文化的反映。 某种意义上,“千城一面”就是对城市的历史、城市 的文化最大的背叛。“千城一面”几乎中断了区域历史和文化有形的 延续,是对有形文化传承的巨大破坏,失去了文化教化的场景,更是 导致无形的人心教化的缺失。 如果说“千城一面”是一种影响文化魅力和地方特色的“城市 病”,那么“如数家珍”就是病急乱投医的发展困境。 特色不能直指 城市最独特的历史文化主线,就不能直指人心,不能求得内外认同, 不能形成广泛共识,真正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确立城市的独特性。“如 数家珍”更为可怕的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如果没有对传 统文化的深入洞察,仅仅停留在事件、现象的表面,就会陷入困境, 陷入“资源魔咒”。
大多数城市的领导者都对城市曾经或者现在拥有过的历史文化资 源“如数家珍”。 中国 300 多个地级行政区、近 3000 个县级行政区 的官方网站,有一部分区县其历史文化板块中都逃不开罗列的少则十 个八个、多则几十个的“某某之乡”“某某之都”的特色文化。 河北 沧州推出的“六大特色文化脉系”,囊括了诗经文化、运河文化、渤 海文化、医药文化、武术文化和杂技文化等诸多内容;邯郸则提出十 大历史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磁山考 古文化、女娲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齐石窟文化、以“一枕黄粱” 名梦和黄粱梦吕仙祠古建筑群为代表的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 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和边区革命文化。 四川自贡自诩“千年盐 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 云南玉溪从生命起源说 起,到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高原水乡等等。 林林总总, 洋洋大观。领导,你已坠入了资源魔咒之中。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几乎每个城市都不缺故事、不缺历史、 不缺文化。 即使如过去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其实也有十分悠久 丰厚的历史文化。 夏、商年代,深圳就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 驻脚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 214 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 桂林、象郡三郡,谪徙 50 万人开发。 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 中原文化。 深圳市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 331 年,即东晋咸和六年。 我们只要随意指点,便有赤湾天后庙、赤湾 古炮台、文天祥与伶仃洋、宋少帝陵,等等。 更不要说深圳现在拥 有世界之窗等上百个文化打卡地。 再如北方一个县,要办一个文化节,叫卫夫人文化节。 卫夫人是 东晋时代的女书法家,知道的人不多,当然一提师承钟繇,高徒有王 羲之,大家也会有联想,但如果依此作为城市品牌或城市形象,就十 分勉强了。 实际上,城市文化资源是有知晓等级的。 你是一级资源, 还是五级资源,是早就有影响力的,还是需要从头去传播的,这些对 于一个城市的品牌营销意义重大。 大家熟知的桂林,除了历史上的 传播外,全中国每个上过小学的人都背诵过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这在中国就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源。
几多历史遗迹,漫长文化卷帙,这恰是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中 国国情和中国现实。 伴随着城市化而兴起的,还有各地大力推进的历史文化名城建 设,民俗节庆、地方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铺天盖地的 “市歌”“市徽”“市树”“市花”“城市精神”等等,中央电视台连篇 累牍播出的城市宣传片,总而言之,跟城市文化相关的名人、名事、名物,只要曾经拥有,就绝不会被落下。 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文化的力量,而每个城市又不缺乏历史文 化的“珍珠”,因为“有珠可数”,所以“如数家珍”式的发展城市 文化,自然而然成为最高效、最直接的选择。 于是乎城市的个性塑 造,又陷入了另一个“如数家珍”的困境。 然而,“如数家珍”让众多决策者形成了“千长一词”“千城一 面”的固化思维,跌入了资源魔咒之中。
从“千城一面”的败笔到“如数家珍”的困境,如何破解此 魔咒? 每一个城市的领导者都对自己城市的文化古迹、文化遗产如数家 珍,他们无法舍弃无论哪一个历史资源,因为他们认为每个资源都是 最好的。 但是你是否跳出魔咒做全国全球各城市之间的比较,你是 否做过旅游者消费者的认真调研,有多少人认同你的“卫夫人”,认 同你的城市形象代言者?哪一个是唯一的,哪一个是一等一级的,哪 一个才最能彰显城市区别于他者的特质?如何在大千之城中突兀而 出,找到自己那座城市最独特、最鲜明、最具影响力、最具发展前景 的城市之魂呢? 这一切,是每一个城市决策者都面临的紧迫选择。 那让我们来解析一下“千城一面”的原因。
第一,在现代化模式下我们对城市的认识不足,只认为城市是 居住的地方,于是仅仅按照功能化城市的要求建设城市,比如城市竞 相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大广场,建立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种设施。 后现代对这种模式提出了批评和质疑。 第二,地方城市政府“高速政绩观”在作怪。 出政绩的最快手段是按照现代化的方式很快地改变城市原来破旧的面貌,这是在短短 的任期内、在眼前就能看到的成果。 于是,城市的面貌改变了,原 来破烂的地方变得整齐划一了,同时问题也出现了:到处争相建高 楼、大广场、大马路,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没有差别。 事实上, 争高求大不一定是好事,这是一种赶超型的现代化模式,对现代化没 有进行深入思考。 西方人认为一百年的东西已经很好了,一定要好 好保护,而我们却不同,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有时候文化被忽略了。
第三,土地财政是政府最大的推动力,而房地产商最乐意做的就 是迅速地复制高楼,满足实用价值,但是忽略了一个城市当它以一定 面貌出现时的审美价值。 与欧洲将建筑放在所有艺术的首位、作为 第一类最重要的艺术品的做法相比,我们的认识差距很大。 在观念上,我们要把每一个城市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 每一 座城市都是一件富有魅力的艺术品,有文化和记忆的艺术品,有自身 深刻的物质和非物质传承的资源,城市的历史、城市的传统都在城市 的建筑中积淀。
正如鸟巢是一件巨型的人类雕塑,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件人类的雕 塑品,我们要怀着审美的、热爱的情感去雕塑它。 城市是现实与历史的合题。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些城市的改造, 出现了很多弊病,贪大图洋,贪新图快。 所以我呼吁:不要那么心急 慌忙地“拆除”我们的城市,我们应好好地研究自己城市的资源:文 化的、历史的、艺术的、美学的,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的、城市民俗 民情的等等,我们要有多种设计,用跨越现实的未来视角去关注城市。 “三年一变样、五年大变样”,是政绩的口号,不一定是对历史 负责的口号,不一定值得我们高喊。 城市建设需要遵循现实变革中基本的规律性,按照发展的步骤、阶段、格局、美的艺术,来建设适 宜人类栖居的城市,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城市街区、 城市楼宇、城市家庭、城市人等多方面入手,总体把握,综合融会, 做好顶层设计。
从历史上看,一个城市的格局形成之后,往往要因循几百年。 比如我国大多数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就是几百年来大致不 变。 中国这一轮的城市化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前所 未有甚至后无来者的城市大变革,城市的基本格局也可能将延续到未 来数百年。 今天这一代或这几代的城市管理者、决策者们,的确要 有对城市的历史负责的使命感,也要对城市的未来负责。 当今天的 人们回首古老北京的设计者、建筑者和保卫者的时候,我们不禁感慨 万端,他们是创造并保护北京城市历史的伟人。
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 旧城改造(尤其是县级城市改造),一定要增加“生态城市”“公园 城市”“艺术城市”“美的城市”的理念,要切记,建筑是人类的第一 艺术。 未来的市民期待着更加“诗意”的栖居。 因此,公共艺术在 未来城市建设中将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创造“艺术城市”要结合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挖掘当地未挖掘 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强烈地域性特色或创新特色的城市;要 站在全球旅游、特色旅游角度进行城市规划;要从“影响力、标志 性、艺术性、公共性”等多个方面评价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要将构 建“艺术城市”“美的城市”与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我们看几个案例。
案例 1:巴塞罗那是因奥运会而规划建设的城市,在规划中把历史的文化、奥运的文化串联在一起,城市显得很和谐。 巴塞罗那不 是欧洲繁华的城市,与欧洲繁华城市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自身的特 点,有代表城市的标志和特色,让人神往。 巴塞罗那有 8 栋建筑物 被列为世界遗产: 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í i Cornet) 设计的 6 座建筑物于 1984 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1. 文森之家 CASA VICENS (1883—1888)
2. 桂尔宫 PALAU G ELL (1886—1889)
3. 桂尔公园 PARK G ELL (1900—1914)
4. 巴特由之家 CASA BATLLO (1904—1906)
5. 米拉之家 CASA MILA,LA PEDRERA (1906—1912)
6. 圣 家 族 大 教 堂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 (1883—1926) 多明尼克(Lluís Domènech i Montaner) 设计的 2 座建筑物 于 1997 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7. 加泰隆尼亚音乐厅 PALAU DE LA MUSICA CATALANA (1905—1908)
8. 圣保罗医院 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SANT PAU (1902—1930) 由于有开创性的艺术家 —如高迪 —的创意创造了城市的生 命力,它是一个走向艺术的城市,这与欧洲人将建筑作为艺术的第一要义的理念密切相关。 所有成功的案例,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找到了自己城市 的魂。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千流一源、万法归宗、理一分殊、 一以贯之。 “理一分殊”的道理,朱熹借用了佛教“月印万川”的譬喻。 他 说:“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 窥见得这些道理。”(《朱子语类》卷十八)把“一理”比作天上的月 亮,而把存在于万物之中的“万理”比作一切水中千千万万个月影, 以此形象地说明“理”与万物的关系:理是唯一的,这唯一的理又体 现在万物之中,是万物的本质;而万物并不是分割“此一个理”,却 是分别地体现完整的一个理。“月印万川”本是佛教中的命题,“一月 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具体说是唯一的月映现在一切水中, 一切水中映现的月都包括在唯一真正的月中。 但是还不够,除了因文化地的历史主线,我们还要看到与时俱进 的当代创为。
一座城市的文化独特性如果不与今天形成联系,最终会失去发 展的内驱力。 可即使经过了 20 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一些区域的文化 产业仍旧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必然脱 胎于文化本体,在中国这样一个不缺乏历史文化的国家,复兴中华 传统文化亟待一套新的方法论指导。 前文定义了文脉是“因文化地 的历史主线,与时俱进的当代创为”。 基于这一定义,结合新的时代 条件、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新的经济、文化、科技等产业发展条件, 我们提出了一套新的发展理论。 鉴于其他领域已经或多或少有了围 绕文脉进行理论的尝试和阐述,为区别起见,将其命名为“新文脉 理论”。
新文脉,新文创,新文明。城市是一个巨系统,是建筑之形、文化之魂、规划之格、功能之 用的系统综合,任何一个一维的文脉解释,都不能准确认识文脉在城 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因此,文脉需要按照城市建设和产 业发展的需求,重新被发现、被解释。 为此,笔者从城市和地域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角度,将新文脉 定义为“在新的当代城市变革与竞争中一个城市由历史承续而来的新 的文化主线”。 一个兼具主体性和统摄性、历史性和当代性、无形性 和有形性、静态性和动态性的概念。
什么是新文脉之新?是发掘、激活、变革、创新。 新文脉的新首先是发掘城市的独特的文明基因,激活城市逝去 的集体记忆,承续以通古今,将过去断续的、单子化、片段化的文脉 一一连缀成线、交织成体、赋之以魂; 新文脉的新是在最为深广的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淀之上进行创新、 创意、变革、改造,以变促通,以通制变,以新变成就新统,以新变 实现文脉的贯通; 新文脉以当代哲学阐释学为基础,新文脉的新是城市历史要素的 重新选择、重新集中、重新阐释; 新文脉的新是在当下新时代、新思想、新制度构架之下建构的新 创造; 新文脉的新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构建的城市文化新构架。 谈到城市个性的现实与历史意义,我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 规模的一次造城运动,是关乎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 我们今天所做的 一切恐怕将确定着未来二三百年中国城市格局。 为此,所有的造城者、 所有的官员、企业家、研究人员,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