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顺其自然:二十四节气中的智慧

書城自編碼: 373497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段春娟
國際書號(ISBN): 9787555286158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裙子的文化史:从中世纪至今
《 裙子的文化史:从中世纪至今 》

售價:HK$ 129.6
万物互联算法、方法、技术和观点
《 万物互联算法、方法、技术和观点 》

售價:HK$ 74.4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售價:HK$ 141.6
索恩丛书·贝多芬:终生的革命者
《 索恩丛书·贝多芬:终生的革命者 》

售價:HK$ 201.6
领导者图鉴:藏在故事里的领导智慧
《 领导者图鉴:藏在故事里的领导智慧 》

售價:HK$ 78.0
中国近代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订纪念版)
《 中国近代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订纪念版) 》

售價:HK$ 2352.0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

售價:HK$ 106.8
无从说起
《 无从说起 》

售價:HK$ 8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2.5
《 论语(全本·全注·全译·全解读,黄朴民先生译注解读) 》
+

HK$ 68.7
《 茶经 》
+

HK$ 51.1
《 知书达礼(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 》
+

HK$ 89.8
《 魅影 : 中国古代神灵志异图鉴 》
+

HK$ 43.5
《 弟子规(彩图典藏版)(国学经典规范读本) 》
+

HK$ 38.4
《 友善 》
編輯推薦:
1.本书将主题锁定“二十四节气”,用冲和散淡的文字引领读者感受四时之美,聆听自然的心跳。
2.二十四节气是受关注的传统文化现象和话题,本书对二十四节气及对应的七十二候应一一娓娓道来,内含丰富节气知识,堪称中国人的一堂时间课。
3.作者段春娟是汪曾祺研究者,其文字有汪曾祺文字之风范,蕴含一种特有的趣味、达观、隽永。本书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以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诠释“二十四节气”,读后齿颊生香,令人不忍释卷。
4.本书文字具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和知名插画家杨鹁的24幅小品画、经典的24首节气古诗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得全书自始至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本追随二十四节气记录的自然观察笔记,作者用明白晓畅、简约凝练的语言记录了每一个节气到来时大自然及人们生活的变化,引领快节奏生活中的读者感受节气的美丽和迷人,体悟顺应天时的慢生活的妙处,饱含对自然、对土地的深情,读来亲切生动、清新雅致。面对循环往复的时间年轮,作者用诗心观察、感受和表达,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都会从文中得到知识和人文的滋养。作者散淡隽永的文字,和知名画家杨鹁的小品画插图相得益彰,全书的设计也带着稚拙可亲的生命气息,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
關於作者:
段春娟,山东莱西人。任职于山东财经大学,从事编辑及教育工作。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光明日报》《新文学史料》《名作欣赏》《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爱读汪曾祺,已出版《读汪记》一书。
內容試閱
序言 迷人的节气
在老家时,常听见父辈们将节气挂在嘴边:“春打五九尽,春打六九头”“清明断雪不断雪”“秋后一伏热死老牛”“一场秋雨一场寒”等,真真是“百姓不念经,节令记得清”。节气为父辈们所运用,已融入生活,成为常识。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节气有怎样的呈现?人们还能感觉到节气的存在吗?
2018年,我追随节气“跑”了一年,想跟着时令,体察一下身边的风物,并以随记形式做个记录。这一过程让我对节气有了更多体悟。节气是古人长期观察自然和从事农耕实践的智慧结晶,既体现了自然规律,又有着明显的人类童年时代的印迹,杂糅着对天地自然的美丽误读,散发着远古的文化气息。节气中潜藏着阴阳相生的辩证法则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玄妙无比。
展读这一古老的文明体系,眼前呈现的是瑰丽的自然图景、合于时令的民俗风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诸多画面。我们的先人正是踏着节气的韵律,“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
节气是迷人的。

一、节气里有鸢飞鱼跃的自然图景
在古人的时间刻度里,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凡七十二候。每一候对应着一种物候现象,即候应。七十二候应是古人对自然的更为细腻的观察及解读,内含草木荣枯、鸟来鸟往、兽类出没、蛰虫振俯、雷电虹霓的隐现等诸多图景。一年之中,这些自然现象迁移流变、消长有时,体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二十四节气中有鸟的行止。古人早就发现鸟类的生活规律与寒来暑往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以鸟类的迁移习性作为物候变化的标志。《左传·昭公十七年》有“玄鸟氏,司分者也”的记载:“玄鸟”即燕子;“司”,掌管。为什么由燕子“掌管”春秋二分?因为燕子是候鸟,春分飞回北方,秋分往南飞。对应节气物候,就是春分的“玄鸟至”,白露的“玄鸟归”——白露近秋分,对节气的解读不能过于。古书所载与节气物候相互印证,说明古人早就发现了燕子的迁徙规律。
鸿雁的南来北往也被视为时令更迭的重要参照,一年之中有四个节气的物候现象都以鸿雁来标识,即小寒“雁北乡”、雨水“候雁北”、白露“鸿雁来”、寒露“鸿雁来宾”,跨冬、春、秋三个季节,时序流转就这样体现在鸿雁的南来北往中。
春天来了, “候雁北” “仓庚鸣” “玄鸟至”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一派莺歌燕舞。夏天,“鵙始鸣”,伯劳开始鸣叫;“鹰始击”——小鹰业已长大,开始练习搏击长空。秋天到了,“鹰乃祭鸟”“鸿雁来宾”,鹰开始大量捕获猎物以备过冬,大雁也飞往南方。在酷冷的小寒时节,“雁北乡”“鹊始巢”,先知先觉的鸟类已预感到阳气渐升、春天渐近,便付诸行动——大雁开始北返,喜鹊忙着筑巢……鸟类世界这般各有其性、“未雨绸缪”,令人怦然心动。
二十四节气中有兽的奔突。“獭祭鱼”,雨水时节鱼大量游动到水面,獭趁机捕捉,吃不完,就陈列在岸边,好像祭奉一般。“鹿角解”“麋角解”,夏至时阳气盛,阴气始萌,属阳的鹿感阴而解角;冬至阴气盛,阳气始萌,属阴的麋感阳而解角。霜降时节“豺乃祭兽”,豺狼大量捕捉兽类,将吃剩下的摆开陈列,好像在祭祀,实则积蓄体能以备御寒;大雪时“虎始交”,老虎已预知春天即将来临,开始有求偶表现了。
有花事:惊蛰“桃始华”,清明“桐始华”,小满“苦菜秀”,寒露“菊有黄华”。
有虫鸣:立夏“蝼蝈鸣”,夏至“蜩始鸣”,小暑“蟋蟀居壁”,立秋“寒蝉鸣”……
节气中,还有很多物候现象成对出现,体现了消长有时的自然节律。有早春的“东风解冻”,亦有夏季的“大雨时行”;有小暑的“温风至”,亦有立秋的“凉风至”;有立夏“蚯蚓岀”,亦有冬至“蚯蚓结”;有春分“雷乃发声”,
亦有秋分“雷始收声”;有清明“虹始见”,亦有小雪“虹藏不见”,等等。
节气中,“蛰虫”多次出现,从“始振”“坏户”到“咸俯”,反映的是从立春到秋分再到霜降的物候现象;也有对水的不同形态的观察——秋分“水始涸”,立冬“水始冰”,大寒时节“水泽腹坚”(冰层坚厚)。由“始冰”到“腹坚”,近三个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在此得到生动阐释。
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在《物候学》中说:“花香鸟语统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是古人对大自然语言的谛听、解读及应用。节气中所描绘的七十二物候现象,生动、凝练、准确,呈现出诗画般的意境。诗画背后是古人对自然密码的破译,这个过程漫长而有韧劲,亦不乏哲思、诗情与浪漫。

二、节气里有对天地自然的礼敬与遵循
传统农耕社会,天人合一是至高理想,遵天道、顺天时是全民意识,更是国家层面的理念。上至天子、下到平民,礼敬自然都被视为基本的遵循。“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为君者,自当敬天保民,“使民以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
按照时令行事的礼仪规范,这在《礼记·月令》中多有所载——每个月份的天象特点、物候现象,及所对应的乐律、祭祀、饮食、器具、宜忌等等。
对时令的遵循体现在对每个季节的迎接上。在每个季节开启之际,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天子会率文武百官出城门迎接季节来临。根据当季盛行风向的不同,众人出不同的城门,分别迎春于东郊,迎夏于南郊,迎秋于西郊,迎冬于北郊,并有与之对应的仪式。迎春,“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迎夏,“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迎秋,“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迎冬,“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仪式前三日,天子要斋戒,做各种准备。据史料记载,太史有一项任务,就是在每个节气来临前,告知天子节气的具体日期、注意事项及相关礼仪等。
天子除了率百官迎春,还要“祈谷于上帝”,“天子亲载耒耜……躬耕帝藉”。天子手持农具亲事陇亩,昭示着国家层面对农耕的重视,亦有劝农的示范意义。
据载,宋时,宫内要“以梧桐树植于殿下”,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这样的仪式是不是很美?它颇具象征意味,虽有些牵强附会,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顺应与虔敬。
此外,每年冬至祭天、夏至祭地,也是国家层面的大典;春分、秋分则分别举行祭祀日月的重大活动。《帝京岁时纪胜》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的记载。这些仪式都有非常考究的细节,庄严而神圣,表达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礼敬和虔诚。
这些隆重的活动,一方面彰显了天子“沟通天人”“奉天承命”的至高地位和权威,更含有告知天下、“上行下效”“授民以时”、勿夺民时之深长意味,体现了传统农耕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

三、节气里有合于时令的风俗画卷
品读节气文化,即展开了一幅幅风俗画卷。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个节气都有与之相应的风俗,先民们在这些风俗活动中向天地自然倾诉情感,表达诉求。
立春时节,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要举行“打春牛”(鞭春)仪式,这便含有春耕在即、不误农时的提醒意义;“咬春”则传神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到来、万物簇新的欣喜。
清明前后的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民间有踏青郊游、修禊、文人雅集等风俗,正合乎春和景明的时令特点及澡雪身心的需求。
谷雨时节有祭仓颉的习俗。仓颉造字惊天动地, “天雨粟,鬼夜哭”。概民智既开,人们已经意识到,种植和收获有赖于种植经验的积累和推广,而这正藉文字之功,故而要向文字始祖表示感谢,由“天雨粟”就慢慢演变成谷雨时节祭祀仓颉的习俗。小满时节,春蚕已结茧,正待采摘缫丝,相传这天为蚕神的诞辰,因此江浙一带有祈蚕节;《红楼梦》中所载芒种时节的饯花神风俗,缘于这一时节众花皆谢,人们借此表达对春将逝去的留恋,亦含有与春天告别的深长意味。
立夏时节的“称人”习俗是因“苦夏”而对身体所给予的格外关注;农历六月六的“晒衣节”、晒经书,是出于夏季炎热潮湿、以防霉变的需要;农历七月七的“乞巧节”(女儿节)源于对这一时节的夜空的观察与浪漫想象,以及对传统社会男耕女织家庭模式的美好期许。
中秋祭月是对庆丰收、祈团圆的表达,九月九的“登高”含有“辞青”之意,赏菊习俗也只属于秋令。
围炉夜话、赏雪赋诗、画梅消寒等等,是寒冬时节的消遣和雅事,同上述诸多风俗一样,都是在节气的背景下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对话。
这些风俗,合于时令、因于地域,表达了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感恩,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祝愿。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风俗亦是,古人的心随着自然的节律跳动。汪曾祺先生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诚哉斯言。

千百年来,节气一直“活”在国人的生活中,人们正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迎来送往、吐故纳新。今天,除了辅助农桑,节气更多体现为一种文化意义,我们从中认知过去,沟通古今和未来。一个个如期而至的节气,对现代人而言,也是一次次提醒,提醒我们遵循天道、顺时而为,感受自然中的诗意和美好。
2020年8月26日完稿
(原载 2020 年 10 月 23 日《光明日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