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持微火者(修订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莉作品)

書城自編碼: 37901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张莉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6959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4.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生脚本
《 人生脚本 》

售價:HK$ 92.0
异兽迷城(彭湃人气热血力作)
《 异兽迷城(彭湃人气热血力作) 》

售價:HK$ 58.8
长期主义者的101个基本
《 长期主义者的101个基本 》

售價:HK$ 92.0
资本5000年:资本秩序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典藏版)(资本版的《人类简史》)
《 资本5000年:资本秩序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典藏版)(资本版的《人类简史》) 》

售價:HK$ 93.2
你在害怕什么:焦虑症与恐惧症应对指南(原书第2版)
《 你在害怕什么:焦虑症与恐惧症应对指南(原书第2版) 》

售價:HK$ 81.4
冰山学习法: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高考状元的提分秘诀
《 冰山学习法: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高考状元的提分秘诀 》

售價:HK$ 81.4
仪礼集释:全二册 《儒藏》精华编选刊
《 仪礼集释:全二册 《儒藏》精华编选刊 》

售價:HK$ 236.0
海外中国研究·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中国妇女
《 海外中国研究·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中国妇女 》

售價:HK$ 66.1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4
《 审美与省思——对话现代文学经典(贺仲明教授全新文学批评录,获王瑶学术奖,再论《阿Q正传》等文学经典,呈现现代文学的宽广与可能) 》
+

HK$ 106.8
《 长篇小说的冷与热 》
+

HK$ 91.8
《 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国民教授30年精研,深入浅出讲透《世说新语》) 》
+

HK$ 92.0
《 诗与人格:传统中国的阅读、注解与诠释(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

HK$ 59.8
《 如何读懂中国古典戏剧 解析中国古典文学名家著作 了解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过程 》
+

HK$ 297.5
《 古文鉴赏辞典(分卷本·全五册) 》
編輯推薦:
本书金句:
我喜欢寻找那些闪烁在沉默文本里的亮光,尤其着迷于写作者们点燃火种、照见幽暗的片刻。我所能做的,是用文字聚拢起这些“微火”,因为其中隐含着我们身在的广阔扰攘的现实,以及那个在深夜里抗辩、反省、致力于完善的“自我”。每次阅读都是寻找,每次阅读都是跋涉,每次阅读都是辨认。漫长旅途,如果运气够好,会遇到同路人的,那就有如荒原游荡后的久别重逢——当我们终于照见似曾相识的面容,听到久远而熟悉的言语,触到频率相近的心跳……真是再开心不过的事。今天的文学评价标准是多元的,有豆瓣评分,有网友投票,有发行量指标,更有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支持。有如此多的数据,还需要批评家的判断和评价吗?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也不是一个问题。今天更需要无数文学批评同行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文学的尺度、一个雅正的文学标准,给未来的文学史写作留下我们这个时代批评家的声音。关于莫言:这位少年长了一双与众不同的、像吸收器一样的耳朵,它吸收高密东北乡的一切,故事、人物、情感、爱恨,借助它的帮助,他“声无巨细”地将一切纳为己有,沉积在内心。奇幻、诡异的故事发生在他的作品里,也似乎再自然不过了。关于贾平凹:像“幽默”也分文化语境一样,能
內容簡介:
简介:
《持微火者》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的文艺随笔集,以生动亲切又锋芒毕现的笔触,勾勒生气勃勃的文学现场图景,为当代作家绘制群像。书中对莫言、贾平凹、余华、铁凝、王安忆、毕飞宇等当代经典作家与魏微、张楚、徐则臣、葛亮、路内、李修文等70后代表作家提供了个性化的观察与描绘,发现闪烁在沉默文本里明亮迷人的微火,以及文字背后那些致力于改变和完善的心灵。本书初版曾获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修订版保留了原书核心部分,补充了作者关于近年现象级作品的新论。
關於作者: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小说风景》《持微火者》《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等。主编《人生有所思:给青少年的散文读本》《我认出了风暴》《2021中国女性文学选》《望云而行:2021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带灯的人:2021年中国散文20家》《京味浮沉与北京文学的发展》等。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评委。
2022年,作者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
目錄
审美信任最珍贵(修订版自序)


越奇幻,越民间 关于莫言
难以转译的“中国性” 关于贾平凹
叙述声调里的秘密 关于余华
那些“沸腾的欲望” 关于铁凝
与“变”易,守“常”难 关于王安忆
那些平凡里的不平凡 关于毕飞宇
痛楚和百感交集的阅读旅程 关于格非
对存在意义的执迷 关于刘震云
凝视作为“现实”的世界 关于苏童
异质经验与普遍感受 关于阿来
重写“人民的主体性” 关于韩少功
把“自己”写飞 关于林白
以有情的方式构建美 关于迟子建


异乡人 关于魏微
有内心生活的人才完整 关于张楚
重构人与城的想象 关于徐则臣
对日常声音的着迷 关于葛亮
卑微的人如何免于恐惧 关于路内
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在一起 关于李修文
不规矩的叙述人 关于鲁敏
以写作成全 关于弋舟
与时间博弈 关于冯唐
作为生活本身的常态与意外 关于曹寇
在生活之上 关于廖一梅

附录
我为什么想成为“普通读者”
內容試閱
审美信任最珍贵(修订版自序)



每次阅读都是寻找,每次阅读都是跋涉,每次阅读都是辨认。
漫长旅途,如果运气够好,会遇到同路人的,那就有如荒原游荡后的久别重逢——当我们终于照见似曾相识的面容,听到久远而熟悉的言语,触到频率相近的心跳……真是再开心不过的事。也许就是一秒、一瞬,但已足够。它瞬间便可照亮我们的生活。它使我们在这凡俗麻木的人生途中突然醒来:原来这些文本里潜藏着不安稳的心;原来在或平庸、或苍白、或荒诞诡异、或众声喧哗的现实面前,竟也有一些不妥协的、不服从的、致力于改变、致力于完善、致力于搏斗的心灵在呼喊。这呼喊有如暗夜中的微火,当然微弱而偏僻,就像千百年文学作品的本来面容一样,却也明亮迷人,给夜行人以温暖的安慰。
这里的文字,多数写于2010年之后,风格趋近一致,是我对此刻我们时代那些偏僻声音的收听、记录、辨析和欣赏。我试图将我们时代最独特的微火聚拢,使其成为某种光亮:在这个光亮面前,我希望看到此时此刻作为人的自我、认清作为人的自身。本书的言说方式竭力摒弃“论文腔”而追求生动亲切,写作文体靠近“随笔”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论文,这是我近年来的写作追求。



上面的话来自2015年我为《持微火者》初版所写的自序。算起来已过去了六年,今天重读,每一句话依然都是我想说的。那时候我对文本中的“微火”意象极为着迷,只有从文本中感受到某种光亮和触动,我才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当然,六年过去,我对文学批评这个职业,也有了新的感慨和认识。
我越来越意识到,整个社会对文学批评的信任度正在下降,与此同时,今天,作为文学批评从业者,给予一部新作品恰如其分的判断也的确变得非常难。比如,当我们讨论一部作品优秀时,我们是在何种尺度里说它好?是放在现代以来的文学框架里,还是中国古代以来的文学框架里,又或者是和国外的同代作家相比呢?还比如,如果这位新作家模仿了最新的拉美、欧洲或者日本文学作品,如果这位作家从最新的美剧、韩剧里获得了灵感,批评家又该如何评价他的作品?作家的涉猎面宽广了,相应地,对批评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文学批评,要求批评家要有广泛的阅读,要有敏锐的视野,要有雅正的趣味,要有审慎的态度。
我知道,很多批评家同行越来越倾向于不给一部作品下判断,但我对这种看法存疑。我的看法是,现场文学批评是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奠定一部作品文学史地位的第一个声音;文学批评家的判断意味着一种标准与尺度,它很珍贵。
今天的文学评价标准是多元的,有豆瓣评分,有网友投票,有发行量指标,更有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支持。有如此多的数据,还需要批评家的判断和评价吗?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也不是一个问题。有许多标准是由机器计算出的点击量和平均值,这与真正的艺术判断无关。越是在大数据流行的今天,批评家越应有自己的判断和主体性。今天更需要无数文学批评同行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文学的尺度、一个雅正的文学标准,给未来的文学史写作留下我们这个时代批评家的声音,让未来人们读今天的文学作品时,不仅能看到数据、看到网友感受,也能看到严肃的来自批评从业者的判断。
想到朱自清。1929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国文系课堂上开始讲授“新文学”。在他的讲义里,既有鲁迅、沈从文,也有冯文炳、叶绍钧、丁玲的作品。这意味着,他将自己的文学同行、将正在发生着的中国文学带到了课堂上。这是冒风险的选择,可能会让许多人认为时间间隔不够,今天看来却是深有价值。朱自清是给现代作家垫下第一块评价基石的人。九十年过去,我们如此感兴趣他的评价,他为何如此评价鲁迅、如此评价沈从文、如此评价老舍……不得不说,朱自清当年的拓荒工作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他的判断深刻影响了后来者的认知。
我的意思是,每一段文学史都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由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的文学批评家共同努力写成的。文学批评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以自己的现场判断参与文学史的建构。



当然,整个社会对文学批评的审美信任度下降,也在于批评家自身的表达。学院化体制导致很多批评家已经不以“人的声音”说话了,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地喜欢“论文腔”。这也是许多作家说看不懂当下文学批评的原因,甚至批评家同行也说自己不看文学批评。好的文学批评应是平易近人、娓娓道来的。今天的文学批评以使用一种“非人的声音”写作为荣,这意味着批评家不把普通读者视作自己的理想读者、不再看重批评文字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腔调与读者沟通,也代表了批评家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功用。当文学批评乐于“躲进小楼成一统”,是需要每位批评从业者反省的。
批评家与作家之间,不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不是追随者与被追随的关系,他们是同行与同道关系。他们之间需要真挚坦诚、直言不讳。在一个采访中,李敬泽谈起过一个观点,“作家要让同时代的聪明人服气”,我深以为然。事实上,一位优秀批评家也要让同时代的聪明人服气——他要让同时代读者相信他的每一个评价、每一个判断;他要有能力让作家们相信他说的那部作品是真的好,要让批评同行认可他给予的作品评价并不浮夸。这样的信任并非一时一事,这样的信任需要终生积累——作为批评从业者,要时时刻刻有反省精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和懈怠。只有信任的不断累积,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审美信任。
真正让人有审美信任的批评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他首先得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同时代人”。所谓“同时代人”,不是同龄人。不是说70后批评家就一定要写70后作家,80后批评家一定要写80后作家,不是这样的。所谓“同时代人”,要与当代文学同生共长。这位“同时代人”要有足够广泛的阅读,要有能力和当代文学构成对话关系,与当代写作者构成对话关系。一位批评家可以不评价某位作家的作品,但是要了解他的创作概况,只有充分了解当代文学创作现状,才可以做出谁是出类拔萃者的判断。
文学批评是与时间博弈的工作。此刻我们做的每一个判断,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有可能成为笑柄,当然也有可能是闪闪发光的预言。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固然要写好的批评文章,但另一项重要工作还在于发现优秀作家,而这些作家在未来则会以文学成就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这位“同时代人”,不仅仅要了解当代文学正在发生什么,还要了解当代文学以前发生过什么,预言未来有可能发生什么。当然,“同时代人”的概念来自阿甘本,阿甘本关于“同时代人”的另一个意思是说,这个人在时代之内,但又在时代之外。他能够在这个时代看到晦暗,但其实晦暗也是光的一部分。他要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我以为,这个“同时代人”要有定力、有耐性,不能随波逐流。
“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孙犁先生的话,我尤其喜欢“天视民视、天听民听”这几个字。它提醒我要充分认识文学写作及文学批评的庄重性和严肃性。我以为,批评家的每一个评价、每一个用词都应该是审慎的、反复考量的,而非轻逸的和任性的。即使文学批评的读者寥寥无几,从业者也要谨慎严肃,时刻意识到“人在写,天在看”。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