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中世纪的终结

書城自編碼: 38831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102657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5.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的时代的宗教
《 我的时代的宗教 》

售價:HK$ 92.0
东吴100年
《 东吴100年 》

售價:HK$ 100.3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售價:HK$ 128.6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售價:HK$ 69.6
说不完的明朝
《 说不完的明朝 》

售價:HK$ 68.4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售價:HK$ 92.0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164.0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售價:HK$ 80.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5.6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通往东方的新路线 》
+

HK$ 105.6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征服美洲 》
+

HK$ 107.4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亚历山大帝国 》
+

HK$ 105.6
《 中世纪:权力、信仰和现代世界的孕育 》
+

HK$ 153.6
《 卢浮宫全史 》
+

HK$ 93.6
《 历史面面观:青铜时代 》
編輯推薦:
★欧洲历史上的大危机时代—— 14 世纪至15世纪,欧洲经历了重重危机。黑死病导致人口锐减,农业陷入危机;大型银行倒闭和贸易资金短缺又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英法百年战争对国家组织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成为内乱的舞台,抗议运动盛行,城市也未能幸免。中世纪晚期危机也波及中欧、东欧甚至拜占庭帝国。

★欧洲历史上的大转折时期——国家机器得到强化,王权日益强大,军队建设迈向专业化。依靠世俗骑士团来控制美利奴羊毛、棉花和明矾等纺织业原材料的供应,国际贸易网络得以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得益于德国南部新发现的银矿,金融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各大重要港口纷纷开办造船厂。兴建战舰和重型商船也促进了大西洋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往来。

★文艺复兴的萌芽——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勃艮第哥特式风格的兴盛随着经济、社会和政治全面复兴一起发展到顶峰。由于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对创造的推动,文艺复兴思潮在意大利中部已蔚然成风。

★浸入式阅读体验。丰富的考古发现、古典文献、建筑以及各种文物真迹、复原图、地图,尤其是世界各大博物馆珍藏的画作、雕塑,直观、全面地再现中世纪末期欧洲政治、经济、艺术以及社会生活全貌。
內容簡介:
本书用丰富的考古发现、古典文献、历史图片及地图等资料,还原了中世纪晚期这一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欧洲经历了重重危机。黑死病导致人口锐减,农业陷入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英法百年战争战乱;抗议运动盛行……危机也波及中欧、东欧,甚至拜占庭帝国。同时,这一时期国家机器得到强化,王权日益强大,军队建设迈向专业化,贸易得到扩张。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的迷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种子开始萌芽。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开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录。本系列书目如下——
《早期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东的王国和帝国》《希腊的起源》《古典希腊》《雅典的陷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辉煌》《中世纪欧洲》《伊斯兰的扩张》《中世纪的王国与王朝》《通往东方的新路线》《中世纪的终结》《征服美洲》《文艺复兴》《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绝对君权》 《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19世纪的世界》《世界大战》
關於作者: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888年1月13日,于美国华盛顿的宇宙俱乐部成立,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学会创办了自己的会刊,这便是如今享誉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此外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还拥有国家地理频道等包含电影、电视节目、图书、网站等一系列跨媒体品牌,如今学会现已经成为全球大型非盈利的教育与科学机构。

本丛书顾问编委: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文化史荣誉教授。
约翰·艾略特爵士(Sir John H. Elliott):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荣誉教授、牛津奥里尔学院荣誉院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荣誉院士。
其余编委都为来自全球著名学府的历史学等相关学科专家。
目錄
概述/11

崭新的历史阶段/13
13 世纪末到 14 世纪初,欧洲经历了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深刻变革。其间,虽然面临的王位继承纠纷接连不断,欧洲王国仍旧成功地巩固了王权,加强了统治。法兰西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和罗马教廷间的冲突改变了当时的外交关系,打破了权力平衡。

档案 :中世纪的朝圣/44
13 世纪末,欧洲有 10000 多处基督教朝圣地。这一宗教现象是民众宗教虔诚生动的表现之一。

艰难时期/55
在 14 世纪中叶的欧洲舞台上,百年战争变成了背景幕布,新的王朝轮番登场。它们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扩大本国在外交谈判游戏中的影响力。打着政治整顿这一口号,新的王朝对贵族和资产阶级施行霸权,巩固了政权。

档案 :黑死病灾害/83
欧洲在 14 世纪初发生的剧烈动荡标志着一个周期的结束,时移势易,经济形势也开始随之改变。瘟疫造成的破坏就是动荡之一。

经济危机和起义/93
在经历了黑死病和百年战争这段黑暗时期之后,欧洲力图重新建设一个更加稳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空间。但教会分裂初现、农民起义爆发和王国财政困难让重建举步维艰。而奥斯曼土耳其人攻打巴尔干地区毫不留情,也削弱了东欧各国的实力。

征服与改革/121
14 世纪末,欧洲发现了向大西洋扩张的新可能性。国家和教会都在改革,前者为了改善财政收入和城市管理,后者为了结束教义冲突。当君主制国家的体制演变预示着向现代过渡,而这时候的天主教会却无法遏制越来越多的思想改革需求。

政治的力量/151
从 15 世纪上半叶到中世纪末期,君主制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尤其是在百年战争中获胜的法国。然而,贵族不满纷至沓来,地区冲突不断,英格兰、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地区首当其冲,旧贵族们阻碍了这里现代集权国家的建立。

档案 :汉萨同盟/175
汉萨同盟建立在合作和共同防御的原则之上,好让其成员能够成功应对欧洲特有的政治分歧。

新纪元185
15 世纪下半叶经历了两个重大标志性历史事件 :一是奥斯曼帝国在 1453 年征服君士坦丁堡 ;二是天主教双王在 1492 年攻占格拉纳达。15 世纪下半叶也见证了新的统治王朝的成立 :德国的哈布斯堡王朝、英格兰的都铎王朝、法国的瓦卢瓦王朝以及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和那不勒斯的特拉斯塔马拉王朝。

档案 :意大利城市模式/212
在 11 世纪末和 13 世纪之间,意大利城市采用基于自治、公民意识、自由和纪念过去原则的公社模式。

附录/223
1450 年左右的欧洲224
对照年表 :欧洲、 亚洲、 非洲和美洲226
王朝列表228
內容試閱
黑死病灾害
欧洲在14世纪初发生的剧烈动荡标志着一个周期的结束,时移势易,经济形势也开始随之改变。瘟疫造成的破坏就是动荡之一。

始于11世纪的农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和生产的增长。但欧洲在经历了多年增长后陷入了深刻的经济社会危机。通过不断开垦新土地、发展货币经济和促进贸易往来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一观点此时已成为过去。欧洲这次经历的危机在许多方面与之前的危机大不相同。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欧洲大陆的流行病和饥荒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
流行病是这一危机时期特有的因素之一。过去几个世纪的农业所取得的进步实际上是靠人口的增长来维持的。随着人口增长,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开垦沼泽地区、耕种荒地,不去衡量在山坡和半沙漠地区等贫瘠地区定居的风险,因为在这些地区,他们劳作多收成差,往往事倍功半。
与此同时,领主课税和过去相比基本没变,即使在收成欠佳的年份也是如此。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越来越依赖运送到城中市场的农产品。如果说其中有一些产品来自城市周边地区,但其他产品则是有时依靠船只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的,这些船只的载重增加了,但航行条件却越来越恶劣。
然而,这个复杂的供应系统似乎运作良好。通常情况下,当市场出现小型的运转失常时,修道院或城堡的粮仓储备会进行补救。但是,由于河运、海航和陆地贸易出现一系列困难,生产效率变得更低、生产周期延长,这让欧洲人措手不及。正是一系列意料之外的戏剧性事件造成了真正的人间灾难。



气候变化
14世纪初,暴雨、冰雹和霜冻变得更加频繁。我们现在知道,在温暖时期和历史学家所称的“小冰期”的过渡时期就会出现这些气候现象。事实上,在 11 - 13世纪,当时欧洲冬季温暖夏季持久,气候异常温和稳定,农业也同步发展,从而促进了人口激增。
一些北部地区趁着13 世纪这种特别温和的“地中海”气候,开发了主要用于出口的谷物。那些在农村里无所事事的农民跑到城市碰运气,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市需求,而城市需求的增加又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
但在 14 世纪前后,四季循环发生逆转:夏天变得更短、更凉爽;冬天变得更冷。这种突然的气候变化迅速导致粮食歉收,恶劣的天气造成了饥荒。14世纪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一部人类与饥荒不断斗争的历史。1315年至1317年发生在中欧和北欧大部分地区的大饥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寒冬
1315年春季,欧洲雨水肆虐,异于往常。在短短几个月里,田地里洪水泛滥、庄稼被毁,许多受灾的农民们苦不堪言却又无能为力。盐成为稀缺物品,干草腐烂导致没有草料喂养家畜。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勉强可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社会的需求。而从1315年到1317年,这片大陆经历的漫长冬季就像是致命的一刀。
虽然地中海部分地区躲过了气候灾难,但中欧和北欧却陷入了无法控制的漩涡。夏季雨水肆虐,摧毁了农作物,仅剩的收成只能满足国家一小部分人的需求。
据当年的记载和编年史的记录,尽管无法统计饥民的准确人数,但数字惊人。城市和农村都没能躲过这场灾难。受灾农民为了找口吃的纷纷涌向城市,而城市却往往无法应付这种大规模的迁移。在欧洲某些大城市,死者数以千计。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灾难逐渐在集体想象中扎根。粮食歉收和短缺已经成为常态,大家忧心忡忡,但也司空见惯。因此,1315-1317 年的大饥荒只是一系列“坏年月”的高潮。地中海地区也受到波及。加泰罗尼亚一些原始资料称1333年是第一个糟糕的年份(加泰罗尼亚语:lo m al a ny primer)。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卡斯蒂利亚和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地区的饥荒接踵而至。
整个欧洲大陆上的所有社会阶层无一不受到农业衰退的影响。食品短缺导致价格上涨,尽管颁布了相关监管法律,也无济于事。政府加大税收力度,再加上几十年前建立的商业交换系统恶化,导致饥荒波及范围愈来愈广。在欧洲农村地区,1370年的家庭数量比之1300年少了一倍。


无法解释的疾病

1347年,热那亚人在黑海沿岸的卡法殖民地受到蒙古人攻击后坐船出逃前往欧洲,对于船舱里有携带鼠疫杆菌的老鼠并被他们带到欧洲一事毫不知情。早在亚洲以致死闻名的黑死病,就这样袭击了欧洲。当时人口过剩、粮食短缺的欧洲被如此致命的流行病打得措手不及。
第一波瘟疫,也因病人身上有黑斑被称之为“黑死病”,仅仅四年内就在欧洲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受害者。没有人知道这个病的起源和它的传染路径。
没有人(甚至医生也不)知道要采取什么措施来根除它。除了对查士丁尼时期(540-541年)发生的类似流行病的模糊提及之外,无知占了上风。巴黎医学院将瘟疫归因土星、木星和火星在水瓶座大合相。其他说法将其解释为彗星经过或火山异常活动带来的“空气污染”。
老鼠对于传染疾病的作用不为人所知(它是在19 世纪末随着鼠疫耶尔森菌的发现而证实的)。啮齿动物携带这种疾病,又通过被感染的跳蚤叮咬传播给人类,这在当时无人知晓。疫情随即迅速蔓延开来,从地中海周围传播到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到达德国和北欧,然后于1352年波及莫斯科。
这种疾病来势汹汹,典型性表现为腹股沟或腋窝突然出现淋巴结肿大,这是致命败血症的预兆。它无所不在,将死亡的形象刻在时人的脑海中,在几小时内就夺走了受害者的生命。
这种疾病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见的是腺鼠疫,它攻击淋巴系统并导致患者在五天内死亡。还有就是肺炎鼠疫,患者咳出大量血液,不到两天就命丧黄泉。如果鼠疫直接影响血液流动,它会引发败血症,并迅速导致患者在24小时内死亡。
疫情一经证实,欧洲就变成了一幅但丁式的画卷。人们不得不学会跟一种极具致病性和毒性的疾病共存,这种疾病悄无声息地播下了恐惧和死亡的种子,无人知晓原因。一些村庄不复存在,甚至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在农村,收割季节来了但缺乏人手,之前开荒的农田于是再次荒废。据估计,鼠疫导致欧洲大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死亡。



灾难之后
饥荒和瘟疫的流行不仅导致人口骤减,也给政治、社会、财政、文化、精神和宗教方面带来了变化。因此,死亡率的增加导致社会向上流动性增加。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口死亡导致财富大规模流动。土地和财产集中在少数幸存的所有者手中,他们从遗产和新的人口现实中获利。
相较于繁荣时期,金钱在这时的流动速度更快。继承了意外财富的幸存者们开始奢侈消费。奢华的艺术和手工艺,如金匠,成为一种姑息疗法或消除悲剧的灵丹妙药。社会划分并没有消失,但差异逐渐减少。被疾病蹂躏的家庭重组。结婚率明显上升,幸存者将不幸的亲戚迎回家中,形成了新的多重的家庭关系。
流行病导致人口骤减,各州政府也因此受到沉重打击。虽然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大量税收,但大部分税收来源已经随着人口减少消失殆尽。然而,尽管公共卫生状况岌岌可危,欧洲大陆仍处于武装冲突的边缘,百年战争刚刚开始,其后果也初露端倪。
人口减少也孕育了其他引起潜在冲突的根源。在农村,废弃的村庄引发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激烈冲突,农民想要占领因农场主去世而闲置无主的农场,逃避封建税收。在城市,工资和工作条件明显迅速的改善体现了劳动力短缺。欧洲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伴随着疫情的起起落落,游戏规则也在不断改变。

死亡面前众生平等
黑死病深刻地改变了集体想象。在那之前,死亡是一个抽象的、非个人的概念,如今它已击中了欧洲大陆的心脏,并用成堆的尸体压垮了它。没有人会对这种新的、可感知的和具体化的现象带来的破坏无动于衷。骷髅成为绘画中反复出现的图案。艺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瘦骨嶙峋的躯体承载着这样的信息:记住你终将一死(拉丁语:Memento mori)。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常见的“死亡之舞”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这种痴迷。这些作品用可识别的符号将死亡拟人化。在死亡面前,不分性别、不分阶级、不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被判处共同的命运。诗人们用这句“权贵今何在?”(拉丁语:Ubi sunt ?)一再追问。死亡之舞带走了国王和主教,也带走了铁匠和面包师,它一视同仁,提醒人们在死亡和它所引发的恐惧面前,众生平等。这种跨越社会阶层的死亡意识与对生命的赞扬齐头并进。
然而,14-15世纪席卷欧洲的大饥荒和各种流行病并不是这场灾难的真正原因。它们找到了一个理想之地来扩大影响,这片大陆人口过剩、供不应求,资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因此,它们有助于创建一个新的经济舞台,重新建立权力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平衡。这些转变宣布了一个新的、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世界得到重建。
在14 世纪的后三十多年,整个欧洲大陆的经济明显得到复苏。重建12 世纪和 13 世纪发展起来的基础设施势在必行。农民在社会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垦了新的田地,并在这里和城市周边种植谷物,提供给佛兰德和佛罗伦萨纺织车间的牛肉、羊肉以及羊毛的产量也有所增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