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荀子传

書城自編碼: 389230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毕宝魁 尹 博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103630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本该成为女王的姐妹:都铎王朝的一段悲剧
《 本该成为女王的姐妹:都铎王朝的一段悲剧 》

售價:HK$ 115.6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

售價:HK$ 103.8
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汉译名著本14)
《 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汉译名著本14) 》

售價:HK$ 33.6
汗青堂丛书006·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2024版)
《 汗青堂丛书006·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2024版) 》

售價:HK$ 141.6
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英国史前沿译丛)
《 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英国史前沿译丛) 》

售價:HK$ 177.6
人物与视角:小说创作的要素(创意写作书系)
《 人物与视角:小说创作的要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70.8
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
《 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 》

售價:HK$ 117.6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售價:HK$ 26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7.6
《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研究 》
+

HK$ 78.0
《 通往奴役之路(精装珍藏版) 》
+

HK$ 119.6
《 公共艺术与中国实践:以第二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为例 》
+

HK$ 68.3
《 欧洲联盟内部司法上诉机制研究 》
+

HK$ 60.0
《 译文纪实系列·寻味东西:扶霞美食随笔集(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新作,陈晓卿作序推荐) 》
編輯推薦:
◆ 孔孟研究专家毕宝魁先生继《孔子传》《孟子传》后再次为圣人立传的精心力作,力图更清晰、更鲜活地呈现中国儒家学派“后圣”的生动形象。

◆真正走进荀子的内心世界,还原荀子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的生动形象,重新审视荀子及其思想的价值和地位。

◆《荀子传》系统书写了荀子的一生,并通过荀子的言行领悟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倾向和务实精神,从而为儒家文化为基础的现实社会提供更多的思考。

◆《荀子传》秉承了《孔子传》《孟子传》的结构体例和叙事风格,虽然所凭据的相关历史资料皆有学术支撑,并参考了众多文献典籍如《荀子》《论语》《孟子》《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扬子法言》《吕氏春秋》《楚辞》《庄子》《中庸》《礼记》《国语》《韩非子》等,但语言浅近、通俗易懂,兼有学术文本和通俗文本的双重特点。

◆《荀子传》全景式展现了荀子一生的行迹,详实阐述了荀子 “礼法并施”、“性恶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清晰呈现了荀子的思想与其一生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的历程,再现了战国末期的重大历史件事件及其纷乱的社会现实图景,对真正理解荀子的思想以及重新审视荀子在儒家
內容簡介:
《荀子传》是一部关于荀子的历史传记作品。作者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关荀子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以传记体的形式系统书写荀子的一生,力图让这位中国儒家学派“后圣”的形象更明晰、更生动,并从荀子的言行中领悟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倾向和务实精神,从而为儒家文化为基础的现实社会提供更多的思考。
作者在高校讲授古代文学并专心于孔孟研究多年,出版孔孟相关书籍多部,而这部《荀子传》是在其出版《孔子传》《孟子传》后所作。本书兼有学术文本和通俗文本的双重特点,全景式呈现了荀子一生的行迹,详实阐述了荀子 “礼法并施”、“性恶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清晰呈现了荀子的思想与其一生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的历程,再现了战国末期的重大历史件事件及其纷乱的社会现实图景,对真正理解荀子的思想以及重新审视荀子在儒家学派的地位和作用有实质性的启迪。
關於作者:
毕宝魁,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市文史馆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及其文人的思想和生活史,出版著作主要有: 专著《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 《王维传》 《李商隐传》 《李清照》 《王安石传》 《中国历代士人生活掠影》 《隋唐生活掠影》 《论语镜铨》 《细读论语》 《细读孟子》《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孔子传》《孟子传》,以及合著《元曲三百首译注评》《论语译注评》《孟子译注评》《大学?中庸译注评》等,曾被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11部。
尹博,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外图书评论,出版著作有:《李商隐骈文研究》等。
目錄
前言 /001

一任稷下学宫祭酒 / 001
“后圣”诞生 / 001
邯郸荀氏 / 003
有志少年 / 005
稷下学宫 / 006
七年磨一剑 / 008
心急如焚 / 010
孟尝君田文 / 012
质问齐相 / 014
宋王偃 / 016
上谏齐湣王 / 018
最早的“二百五” / 019
死得最凄惨的国君 / 021
王蠋 / 024
田单横空出世 / 026
楚国的乱局 / 027
连环计 / 030
千古奇女君王后 / 032

二任稷下学宫祭酒 / 034
二任祭酒 / 034
屈原 / 035
天人之分 / 037
奇人貂勃 / 039
串珠人 / 041
学习与修身 / 044
触龙说赵太后 / 047
应侯范睢 / 049
秦昭襄王 / 051
理想的渺茫 / 053
李斯 / 056
魂牵梦绕 / 058
春申君黄歇 / 060
再回临淄 / 064

三为稷下学宫祭酒 / 066
三为祭酒 / 066
田单再度出山 / 068
新来的弟子 / 070
长平危机 / 072
勇解玉连环 / 076
关键的抉择 / 078
人性是恶的 / 081
楚国来客 / 083
毛遂自荐 / 085
非十二子 / 087
告别稷下学宫 / 090
鲁国的灭亡 / 090
孔子六世孙 / 091
楚考烈王 / 095
郊迎 / 096
国宴 / 098
推心置腹 / 099

一任兰陵县令 / 104
兰陵 / 104
绘事后素 / 106
期月有成 / 109
异人浮丘伯 / 110
最后一搏 / 112
京师来人 / 114
变相逐客令 / 119
赵孝成王与临武君 / 120
用兵的要害 / 122
王者之道 / 125
三大强国之军 / 126
统帅之道 / 129
王者之师 / 131
仁义与战争 / 132

得道多助 / 134
三种统治术 / 137
疠怜王 / 140
解铃还须系铃人 / 143
李斯告别 / 145

二任兰陵县令 / 149
毛亨入门 / 149
文峰山下的新学堂 / 150
险被驱逐 / 152
办学第一高峰 / 155
重己外物 / 159
楚宫诡异 / 163
韩非入秦 / 166
楚宫惊变 / 169
废弃兰陵 / 173
韩非幽囚而死 / 175
传道的高潮 / 178
三恕三思三不祥 / 181
急剧变化的天下 / 184
“赋”的开端 / 186
小歌浩叹 / 189
意外来人 / 191
秦始皇统一天下 / 193
留下文化种子 / 195

留下文化种子 / 198
秦始皇 / 198
其唯学乎 / 199
焚书 / 202
黯然辞世 / 204
黄犬之悲 / 206
陆贾 / 209
浮丘伯 / 213
张苍与伏生 / 215
毛亨 / 219
承前巨擘 / 221
身后荣辱 / 224

荀子生平大事年表 / 227
后记 / 235
內容試閱
一任稷下学宫祭酒

“后圣”诞生
周赧王三年(前312),岁当己酉。秦、楚大战,楚大败。韩、魏袭楚,到处刀光剑影,兵荒马乱。
就在这年的春夏之交,在距离赵国都城邯郸大约四十里西南方向的八特村中,一家姓荀的人家出生了一个婴儿,七斤左右,很是健康,其父给孩子起名为况,而这便是后来中国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人物——荀子,被后世称为“后圣”。
不过,必须说清楚的是,这里记述的荀子出生年只是在文献考证后选定的最接近的年份,而非完全有史籍记载的准确出生年。或许,这个年份真的就是荀子的生年也未可知,姑且在这本书里就以公元前 312 年作为其出生年吧。
围绕荀子出生年的问题,司马迁在《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中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这也是关于荀子出生年的最大问题的源头。后来,有一些文献把此处的“年五十”改成了“年十五”。如此一改,前后差别太大。那么,荀子到底是“五十”还是“十五”游学于齐,这就成了确定荀子出生年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鉴于种种考证和常识逻辑,本书采用荀子十五岁到齐国稷下学宫求学的观点。
考察荀子生平,有几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一是荀子曾经与秦国丞相应侯范睢有过对话,与秦昭襄王也有过对话,应该是同一时期之事,并可以确定一定在范睢执政时期无疑;二是荀子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论述过军事斗争问题,可以确定一定在赵孝成王时期;三是荀子曾两次出任兰陵县令,可以确定一定在楚国灭鲁国设立兰陵县和春申君死时之间;四是荀子在齐襄王时在稷下学宫“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关于荀子的出生年,梁启超认为是公元前 307 年,游国恩认为是公元前 314 年,郭志坤认为是公元前 315 年,刘志轩认为是公元前 311 年。因此,参考这些学者的意见,折中其间而将荀子的出生年选定在公元前312 年,刚好比孟子晚了一个甲子——正好小六十岁,同属于相同的干支年。又,按照《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的说法,孔子出生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即这一年是公元前 552 年,干支也是己酉。这样,先秦时期的三位儒家学派的圣人——孔子、孟子、荀子便都是己酉年生人了。
与此同时,对于荀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说:“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 这是把荀子和孟子并列提及,将二人
对儒学的贡献进行了高度的肯定。

邯 郸 荀 氏
关于荀子的出生地,司马迁在《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中说“荀卿,赵人”,但具体在赵国何地未知。围绕着“赵人”立论,荀子的出生地主要有山西临猗说、绛县说、安泽说和河北邯郸说。这里不做考证,经过综合考虑、分析后直接采纳了刘志轩先生在《荀子》中的说法,即邯郸说——“战国时代的临猗、绛县属魏国,安泽属韩国,与司马迁《史记》记载的‘赵人’相悖,所以,这些地方均不可能是荀子故里” 。
这是很关键的论证。接着,刘志轩先生在下文又论证了邯郸一带有大量随着中行氏、范氏来到邯郸之荀氏,以及他们后代留在邯郸附近的历史过程。晋国后期,在国内几大家族的激烈斗争中,属于范氏、中行氏集团中的荀氏最后被赵氏战败,有一大批荀氏家族的成员就流落在邯郸周围一带。事情的大体经过是这样的:
晋定公十二年(前 500),赵简子(赵鞅)率军攻打卫国,卫国向晋国贡献五百户以求得和解。赵简子将这五百户临时交给在邯郸的同宗人赵午看管安置。晋定公十四年(前 498),范氏、中行氏作乱,赵简子为了充实自己采邑晋阳的实力,要求赵午将那五百户送到晋阳来。赵午同意,但族人不愿意,于是拒绝。赵简子把赵午抓去杀了,于是赵午之子赵稷便据邯郸反叛赵简子。
赵简子当时是正卿,执掌国政,要求荀寅和范吉射跟随自己共同讨伐邯郸的赵稷。荀寅是赵午的舅父,荀寅与范吉射又是儿女亲家,这两个人对赵简子专权早就有积怨,于是不但不攻打邯郸的赵稷,反而联合赵稷一起攻打晋阳的赵简子。赵简子的晋阳出现危机,而晋国另外的魏氏、韩氏和智氏奉晋定公之命去解救赵简子,这几支军队在晋阳郊区打败了荀寅和范吉射的军队,荀寅和范吉射逃跑到了朝歌(今河南淇县)。
晋定公十八年(前 494),赵简子攻朝歌,荀寅等退入邯郸。次年九月,赵简子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的赵稷投降,但荀寅不肯投降,率领他的族人和家兵向东逃跑到柏人(隆尧,今属河北邢台)。次年春天,赵简子再把柏人攻破,荀寅只带几名随从逃跑到齐国,从此成为一介平民,而跟随他的其他族人便散落在邯郸周围。
最后,刘志轩先生在《荀子》中概括道:“邯郸周围如今有不少孙姓村庄,邯郸西部的孙姓村庄都是土生土长的邯郸人,不是外来移民。而今邯郸市西南四十公里许有一个八特村。该村历史悠久,至今尚有战国时代赵王避暑行宫遗址。村史记载,该村因有八个村落、八个姓、八座山、八条河流、八种石头、八种树木而得名。八姓中有一荀姓村落,传说荀子就出生于该村。此说虽无确凿证据,却也事出有因。”
由于“荀”和“孙”古音相近,故荀氏又被称为孙氏,而这也是荀子被称为“孙卿”的原因之一。
参见《史记》中关于人物故里的记载,大致有两种方式:如果直接说“某某,某国人也”,则是指该国国都之人,如“颜回者,鲁人也”“张仪者,魏人也”;如果不是国都之人,则带上具体地名,如“李斯,楚上蔡人也”“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在《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中,司马迁对荀子的记载是“荀卿,赵人”,如此说荀子是邯郸人便入情入理了。又,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人”是指生活在国都中的人,与“野人”“鄙人”相对而言。
另,邯郸距离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比较近,道路顺畅,而其他几个地方距离临淄遥远且又有大山大河阻隔,若前去实在太艰难。因此,从地理角度而言,说荀子是邯郸人便更为合理一些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