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玉美学

書城自編碼: 390069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科學世界
作者: 廖宗廷 廖冠琳 周征宇
國際書號(ISBN): 9787542879356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羞耻:规训的情感
《 羞耻:规训的情感 》

售價:HK$ 87.6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106.8
一如既往
《 一如既往 》

售價:HK$ 82.8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售價:HK$ 105.6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售價:HK$ 93.6
樱照良宵(全2册)
《 樱照良宵(全2册) 》

售價:HK$ 83.8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
《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 》

售價:HK$ 62.4
长江小史
《 长江小史 》

售價:HK$ 5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1.3
《 数学,为什么? 》
+

HK$ 90.0
《 跟现代读者谈伽利略的两门新科学论述和数学论证 》
+

HK$ 106.5
《 丘成桐的数学观:真与美 》
+

HK$ 83.0
《 数学的惊奇:意想不到的图形和数字 》
+

HK$ 104.0
《 化学的奥秘 》
+

HK$ 70.2
《 四维世界:从几何学到相对论(砺智石丛书) 》
編輯推薦:
庄子曾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本书基于美学而论中国玉之美,性美质美、色美彩美、工美艺美、道美德美,从各个角度对中国玉美学的特征及类型作阐述,并沿着中国历史的演进解读随时代而变的中国玉美学。
內容簡介:
玉一直是中国传统宝石,玉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宝石,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我们用温润如玉形容君子,用白璧无瑕形容高士,用玲珑剔透形容女子……从上古时期开始,先民们就用玉石雕刻出红山玉龙,又如完璧归赵的和氏璧、鸿门宴中的玉珏、《红楼梦》中补天顽石……可以说玉石贯穿中国文化的发展。
本书是同济大学宝玉石中心多年宝玉石研究集大成制作。
全书分为三个篇章:美学与玉美学、玉之美、玉美之历程,内容上层层递进,紧扣“中国玉”这一主题,基于美学而论中国玉之美,性美质美、色美彩美、工美艺美、道美德美,从各个角度对中国玉美学的特征及类型作阐述,并沿着中国历史的演进解读随时代而变的中国玉美学。重点突出在中华文化背景下的玉料、玉雕、玉美、玉文化,体现出我们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
關於作者:
廖宗廷,教授,博导,同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珠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等。
长期从事系统宝石学与中国玉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阿,承担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出版《宝石学概论》《中国玉石学概论》《玉·器》等专著和教材近20部,其中3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2次。课程曾获上海市精品程、国家精品课程、首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荣誉。
廖冠琳,理学硕士,就职于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研究领域:玉石学、科技人才政策研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参与撰写《玉说中华上古史》、《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6)》等。
周征宇
同济大学宝石及工艺材料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宝石及饰用材料工艺学领域的教学工作,同济大学名课优师。主持和参与各类教学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宝玉石科研论文50余篇。2008年入选“晨光计划”, 2010年入选国家级宝石学教学团队。
目錄
第一部分 美学与玉美学/001
第一章 美学基础知识/ 003
一、美与美学/ 003
二、美感与审美/ 014
三、自然美与艺术美/023
第二章 玉美学特征及类型/ 031
一、主要特征/ 031
二、基本类型及审美/ 049
第二部分玉之美/061
第三章 材料:性美与质美/063
一、质美与文美的争论/ 064
二、性质及审美/ 071
三、属性和价值/ 079
第四章 视觉:色美与彩美/085
一、色彩成因/ 085
二、中国传统色彩观/ 091
三、玉色彩美/ 096
第五章 加工:工美与艺美/107
一、匠心独具:工艺特点及原则/ 107
二、天工巧夺:工艺流程及技法/ 113
三、玉器纹饰:穿越万年之美/ 121
第六章 内涵:道美与德美/133
一、形而上者:道美/ 133
二、恩泽社会:德美/ 143
第三部分 玉美的历程/ 153
第七章 上古:龙飞凤舞,神火黄云/155
一、由西向东:龙飞凤舞/156
二、由南至北:神火黄云/165
三、东西南北:交流融合/170
第八章 夏商周:饕餮狰狞,玉礼中国/177
一、兵戎相见,血雨腥风/ 178
二、饕餮狰狞,勇武精神/ 181
三、玉入法典,礼化中国/ 186
第九章 秦汉至明清:神性渐失,走入世间/191
一、秦汉:皇权象征和等级标志/ 191
二、魏晋南北朝:吃玉养生,士大夫解脱之道/ 195
三、隋唐:金玉良缘,用玉开创新风尚/ 199
四、宋元:民玉兴起,各民族玉文化彰显/ 201
五、明清:民玉辉煌,玉石市场走向繁荣/ 205
延伸阅读/ 209
內容試閱
这本书的写作可谓谋划已久,因爱而生。最初并不是想由我们亲自来写这样一本书——因为我们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和学识修养等都不足以完成这样一件困难而有意义的大事,只是想从书店里买到这样一本书,或从图书馆里借到这样一本书,但一直都未能如愿。近代考古学研究成果证明,中华民族用玉的历史至少有一万年,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区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最显著的标志。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普通中国人对玉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对玉的评价和态度仍模糊不清,对玉的美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以至于在课堂上学生们提出“玉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却为何这样贵”等问题时,我们还不能给予非常完美的答案。
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其著作《谈美》中,以园中一棵古松为例,谈到了我们对事物的几种态度或“知觉”。同样是一棵古松,在木材商眼里,它是实用的、值钱的,心里盘算的是它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的是怎样去砍伐它、运输它和买卖它;在植物学家眼里,它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心里想的是它应归到某科、某属和某种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同,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长久;在画家眼里,除了审美外别无其他,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苍翠的颜色,它的盘曲如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我们中国人现在对待玉的态度或知觉也是大概如此。但令人纠结的是:现在一般的玉石消费者绝大多数持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一般研究人员持的是科学的态度,而秉持审美态度的少之又少,即使持有审美态度,很多人也难以说得清楚明白,就连著名玉雕大师的作品、各类玉雕大赛的获奖作品等文集中,常也只有图片配以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名称,为何获奖?美在哪里?几乎没有涉及。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玉美学的研究成果还极少,专门的书籍缺乏,教材更是空白,玉美学的教育尚未展开,玉美学的知识更未普及,等等。持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实用精神是必要的,但无视美也是生产力(刘登阁,2009)则是错误的。《庄子》中“子非鱼”的故事大家熟知,这里作者要强调的是:从科学和逻辑学看,故事中的惠子肯定是赢家,但从人生境界和道的立场出发,赢家则是庄子,因为如果我们心中只有科学和实用,那世界就将会变成一个冰冷的,机械的,毫无生机、情感和诗意的世界,而只有我们持有审美的、诗意的、哲学的态度,我们才能做到诗意地、美丽地栖居。再进一步讲,如果只有科学的、实用的态度,中国历史上一大半非常伟大的艺术、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无稽之谈,如李白的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的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没有生命、没有感情,他们的诗或词不都在胡说八道吗?因此,对于中国的玉器和玉文化而言,开展相关美学研究、出版相关著作、编写有关教材、启动有关教育、普及相关知识等,成为当下急迫而重要的任务。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