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日暮皇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

書城自編碼: 390125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岳南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612343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8.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羞耻:规训的情感
《 羞耻:规训的情感 》

售價:HK$ 87.6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106.8
一如既往
《 一如既往 》

售價:HK$ 82.8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售價:HK$ 105.6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售價:HK$ 93.6
樱照良宵(全2册)
《 樱照良宵(全2册) 》

售價:HK$ 83.8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
《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 》

售價:HK$ 62.4
长江小史
《 长江小史 》

售價:HK$ 5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89.0
《 考古中国(全11册) 》
+

HK$ 96.8
《 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 》
+

HK$ 96.8
《 西汉孤魂: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记 》
+

HK$ 96.8
《 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现世记 》
+

HK$ 108.9
《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
+

HK$ 96.8
《 绝代兵圣:银雀山《孙子兵法》破译记 》
編輯推薦:
◇揭秘民国军阀盗墓秘闻,再现晚清由盛转衰历史!
◇清史专家、清东陵文物管理处文博研究员于善浦,知名作家王久辛联袂作序。

◇知名作家、《南渡北归》作者岳南集三十年精力完成。
◇华语世界开创性全景呈现中国百年重大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史诗巨著。
◇海量珍贵史料、人物访谈和数百幅文物、历史图片,引领你进入真实的考古现场。
◇11部巨著,带你探寻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感受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
◇数不尽的地下宝藏,震动海内外的神奇文物,带你感受中华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考古学家吴九龙、韩金科、许宏、沈辰,文化名家范咏戈、李炳银、贺绍俊、张志忠,知名作家、诗人王久辛、何三坡联袂推荐!
◇贾兰坡、石兴邦、邹衡、赵其昌、侯良、白荣金、于善浦、麦英豪、林向、王学理、谭维四、单霁翔、吴如嵩、吴九龙、韩金科、沈辰等十几位遗址发掘亲历者,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专家撰文追忆!
◇《考古中国》系列作品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世界读者广泛瞩目!
內容簡介:
清东陵是清朝皇帝后妃的陵墓群,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和孝庄、慈安、慈禧等十五位后妃就埋葬于此。令人慨叹的是,1928年7月,清帝逊位不足二十年,军阀孙殿英就以军事演习为名,率部炸开清东陵乾隆、慈禧地宫,不但将墓中珍宝洗劫一空,还劈棺抛尸,酿成了震惊中外的盗陵大案。
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回顾了孙殿英从浪荡少年到军阀头子的发迹过程,讲述了其东陵盗宝以及案发后因时局动荡而全身而退的详细经过。此外,作者还介绍了清朝诸位皇帝后妃的入葬背景和陵寝的建制、规模等,堪称一部大清王朝的由盛转衰史。
關於作者:
岳南,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等作品十余部,其中《南渡北归》三部曲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为“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展现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另有《岳南大中华史》等考古文学作品多部,并以英、日、韩、德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发行数百万册。
目錄
序一 我所知道的清东陵(于善浦)
序二 历史在他的情感中激活(王久辛)
第一章 帝国的落日
第二章 “龙困牢笼”
第三章 由东陵到西陵
第四章 从正午到黄昏
第五章 盗陵将军孙殿英
第六章 军部密谋
第七章 东陵盗宝
第八章 大案惊天
第九章 法庭内外大角逐
尾声 劫后余生清东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我所知道的清东陵
岳南是我的朋友,他的书我早已读过。昌平明十三陵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我看过定陵发掘报告,还在定陵博物馆和长陵祾恩殿里多次参观过定陵地宫出世的文物精华。偶尔闲谈中,十三陵的朋友也讲过一些定陵地宫发掘时的故事,可是总不如岳南写的《风雪定陵》那么生动。许多章节扣人心弦,有的段落催人泪下,确实是一本好书,凡是看过这本书的朋友,都与我有同鸣共感,难怪《风雪定陵》曾获得台湾《中国时报》的十大好书奖。
岳南曾为这部《日暮皇陵》的采访事宜,专程从北京到遵化清东陵找我,也许缘分有限,尽管在电话中谈得那么融洽,但因忙于公务,当他从东陵来遵化时,我竟从遵化去了东陵。虽然没见面,彼此都看过各自的书,以文会友,还是心心相通的。除了我已看过的《风雪定陵》外,《复活的军团》以及他与商成勇合著的《万世法门》等也曾拜读,这些书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中国历史上秦朝、盛唐、明代的灿烂文化。而且每本书都有一个带有悬念的副题,一目了然,如“法门寺地宫佛骨现世记”“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只看封面上的题目,读者就想进入那扑朔迷离的境界,
翻开书再看那些章节目录,更令人爱不释手。看来岳南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面对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灿烂的历代文化,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中,他已开始谱写新的篇章了。
岳南托我给他的新作写个“序”。我欣然领命,认认真真地阅读了《日暮皇陵》文稿,许多人、许多事、许多景、许多情,都是那么熟悉,因为清东陵是我后半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得天独厚的机遇和苦心钻研的几十年,使我对东陵的山山水水、亭台殿宇,以及对东陵入葬的帝后妃嫔,都寄予深厚的情感,正是由于这种感情,此前我就写了《清东陵大观》《东陵盗宝记》《清东陵》《慈禧乾隆墓被盗始末》《香妃》等著作,还零零散散发表了一些文字。这字里行间,凝聚着心血,也渗透着对东陵炙热的爱。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布局得体的帝后陵墓群之一。清朝帝王为什么选中了离北京一百二十五公里的这块地方,东陵又怎样称得起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呢?通常都引用少年天子狩猎亲定万年吉地的故事为依据。其实仰慕东陵这块风水的人,早在明朝初年就有过。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在大修紫禁城宫殿的同时,也在到处选择他身后享用的万年吉地。风光绮丽的凤台岭终因属燕山余脉且地处边关而没被选中。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嫌昌平祖陵再无佳穴,也曾看中了凤台岭山林茂密、景色宜人,想安葬在这里。只可惜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最后李自成进京,江山破碎,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不得不放弃了这块万年吉地,这才又被清朝帝王选中。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遵化马兰峪境内,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占地二千五百平方公里,整个陵区以昌瑞山绵亘的明代长城为界,山南为陵寝重地,山北为风水禁区。修建陵寝时,为贯通风水地脉,拆除了山顶长城。登临凤台岭(清朝赐名昌瑞山),俯视南面号称“前圈”的陵区,满目苍翠,朱墙金顶辉映其间,环顾左右,山峰依次低下,井然有序;极目北眺“后龙”,但见山连山、岭套岭,气势磅礴,绵绵不绝,风水胜地,雄奇灵秀相济,宏伟秀丽并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清东陵十四座帝后妃陵园中,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孝庄、慈禧等十五位皇后,还有一百三十多位妃嫔,在这一百五十七人中,有入主中原的顺治皇帝,有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康熙皇帝,有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有中外驰名的慈禧太后,有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还有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的乾隆宠妃“香妃”。除此之外,东陵周围还葬有王爷、皇子、公主、保姆、勋臣等人,他们的陵园均按妃园寝规制用绿瓦盖顶,而皇帝、皇后的陵园则用黄琉璃瓦盖顶,充分显示出帝王的等级与尊严。清朝时,清东陵有着严密的管理机构,内务府管理日常事务,礼部管陵寝祭祀,工部备办工程及物资,兵部负责巡逻和保卫。自清朝灭亡,陵寝在民国政府保护下,仍设有管理机构。后来军阀入侵陵园,这些机构如同虚设,护陵大臣逃之夭夭。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以剿匪之名,赶走了欲图不轨的马福田,又以军事演习为借口,荷枪实弹进入陵区,用了七天七夜,将乾隆、慈禧两座地宫打开,把棺木中葬宝洗劫一空,酿成了中外文明史上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岳南将军阀混战和孙殿英的丑恶行径写得淋漓尽致。

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1908年11月),严酷的冬季过早地笼罩了北国旷野,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枯枝败叶,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窜动不息。神圣威严、王气逼人的紫禁城. , 弥漫着厚重的沉寂、神秘和紧张气氛。
十月十四日深夜,中南海.仪鸾殿四周一片漆黑,几棵古树的枝条在朔风的吹动中,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夜幕的遮掩下,太监宫女在殿角亭廊无声又紧张不安地来回穿行。此时,宽敞的仪鸾殿内,尽管陈设未改,华丽依旧,却沉寂得令人恐怖。几支特制的红色御用蜡烛端放在御案上,飘忽荡动的火苗映照着不远处垂挂的黄色帏帐。帏帐内的软床上,侧卧着一个女人,跳动的烛光透过半边撩起的帏帐缝隙,洒到她那枯黄并夹杂着几丝惨白的脸——这张脸由于身心的极度痛苦而不时地抽动,原本被脂粉填平的褶皱,随着连续的扭动,像蛛网一样在整个面部、脖颈慢慢散开凸现出来,同那不时颤动着的满头青丝,形成了一个鬼气四散、骇人心魄的景象。
这就是大清帝国权倾朝野、威震四海、最为显赫和高贵的慈禧皇太后。现在,她要死了。
随着几声痛苦但极其微弱的呻吟,她的身子在不住地抽搐、颤抖,两条干瘦的小腿伸开,蜷回,又伸开。看得出,在即将拥抱死神的最后日子,她是那样地不情愿,又是那样地于心不甘。但当她想要将已经瘦脱干瘪的躯体翻转时,却总未能如愿。或许,只有此时,她才真正意识到,命运不可抗拒了,她应该为那个关乎大清帝国命运的千古大事,做出最后的抉择了。昏暗的烛光下,她痛苦地闭上眼睛,焦灼而沉重地思虑着。
翌日晨,慈禧在仪鸾殿的病榻上召见了军机首辅、庆亲王奕劻,令他即日起程赴直隶遵化州.清东陵,查看自己的陵寝工程——这是慈禧在若干年前耗费大量金银,为自己在菩陀峪山峰下修建的陵寝。由于工程在不断地修整,至今尚未全部完工。在自己即将撒手人寰之际,她不能不派朝廷重臣去做最后的安排。
庆亲王接命后,未敢有半点停留,即携带随从火速赶赴东陵。消息传出,举朝惊惶,哪怕是最愚笨的臣僚官宦也已预感到,本朝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要发生了。
但是,所有的臣僚包括庆亲王自己在内都没有料到,慈禧让他火速奔走东陵的真正用意并不在自己丧事的安置,而她最为关心的也并不是自己陵寝修建的进度。事实上,这个陵寝早在多少年前,就按照她的意志修得富丽堂皇、固若金汤了。现在所要做的只不过是一些零碎的装饰罢了,或好或坏亦无关在整个陵区力压群芳的大局了。那么,庆亲王赶赴东陵,到底意味着什么?
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慈禧开始患病,虽经太医张仲元等精心调理,仍久治不愈。进入这个冬天之后,咳嗽加剧,并头痛目倦,面目浮肿。至十月十日她七十四岁生日时,由于重病缠身,且此时的光绪皇帝亦患重病,于是改为只在内廷行礼。此时的慈禧深知“皇帝之病,必不能愈”,而自己又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因此,皇位的继承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首要大事。她还深知,大清帝国在自己手中近半个世纪,已衰弱颓败得千疮百孔,极不成样子了。尽管后来有曾湘乡(曾国藩,湖南湘乡人)、张南皮(张之洞,直隶南皮人)等重臣苦苦支撑,延缓了帝国全面崩溃的时日,但仍未摆脱它最终的命运。在这帝国的太阳行将西沉之日,皇位由谁继承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她还意识到,在这座表面看似平静的紫禁城内,有几十双甚至更多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系故宫外朝之正殿)里那把象征着人生辉煌顶点和爱新觉罗氏.最高荣耀的龙椅,稍有半点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件关系着大清帝国前途命运的千古大事,慈禧已经思虑了许久,要不是她听到了死神急促的敲门声,也许还要斟酌、拖延下去。现在,死神已经逼近,她不能再做片刻犹豫。就在十月十四日那个凄冷、孤独的深夜,她做出了最后的抉择。
当这个抉择在她脑海中定格的片刻,她蓦地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令自己讨厌又无可奈何的人。如果在这关乎帝国沉浮的非凡时刻,此人还能自由地进出宫中,一旦自己撒手归天,这个人便极有可能兴风作浪,图谋不轨,甚至问鼎皇位——这个人就是庆亲王奕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