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卓吾居士传奇

書城自編碼: 390256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孤往山人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660629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8.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地颂歌
《 大地颂歌 》

售價:HK$ 92.0
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型公司:用数据和人工智能升级企业
《 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型公司:用数据和人工智能升级企业 》

售價:HK$ 105.0
AI智能办公:ChatGPT+Office+WPS应用从入门到精通
《 AI智能办公:ChatGPT+Office+WPS应用从入门到精通 》

售價:HK$ 92.0
清代反贪大案
《 清代反贪大案 》

售價:HK$ 89.7
探寻学习机制的改变——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指导
《 探寻学习机制的改变——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指导 》

售價:HK$ 56.6
未来学习者的素养和教育
《 未来学习者的素养和教育 》

售價:HK$ 103.8
安妮女王时代的英格兰:拉米伊战役与英苏联合(安妮女王时代三部曲之二)
《 安妮女王时代的英格兰:拉米伊战役与英苏联合(安妮女王时代三部曲之二) 》

售價:HK$ 103.8
宋学西渐——欧洲迈向近代启蒙之路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 井川义次
《 宋学西渐——欧洲迈向近代启蒙之路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 井川义次 》

售價:HK$ 164.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53.6
《 语言与时间的交织:从耶鲁学派到生成诗学 》
+

HK$ 51.2
《 1948天地玄黄(重写文学史 经典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
+

HK$ 60.0
《 小说的艺术(新版) 》
+

HK$ 68.3
《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八) 》
+

HK$ 91.1
《 阅读浪漫小说 》
+

HK$ 130.7
《 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 》
編輯推薦:
《卓吾居士传奇》以李贽大事年表为纲,以李贽的著述、与朋友的书信、对三教经典的评注等历史资料为研究依据,回顾了李贽的一生,特别陈述了李贽与《西游记》的种种关联。作者对于李贽的文章做了大量研究,也将多处艰深晦涩的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是一本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读物。
內容簡介:
本书是明朝思想家李贽(号“卓吾居士”)的传记。以李贽的生平为主线,穿插其主要经历、著作和思想,辅以儒、释、道三个学派基本概念的阐释,为读者展现这位哲人一生的生活阅历和精神世界。??
本书是《孤往山人评注西游记》的姊妹篇,通过严谨细致的考证,按时间顺序将李贽的著述与《西游记》相关章节对应,再现李贽创作《西游记》的过程,为研究《西游记》的真正作者和李贽思想提供新的视角。
關於作者:
孤往山人,北京大学天文学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对自然科学和哲学有长期研究,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著有《孤往山人评注西游记》。
目錄
人物关系简介 —— 1
卓吾大事年表 ——6
嘉靖六年至万历九年(1527—1581)—— 11
半生回顾(1527—1576)——11
急流勇退(1577—1581) ——18
万历十年壬午(1582)56岁 ——25
石猴出世 —— 25
长生之道 ——31
白话小说 ——37
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57岁 ——40
火眼金睛 ——40
大闹天宫 ——45
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58岁 ——49
大炉锤炼 ——49
知音之失 ——52
三分性情志 ——55
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59岁 ——58
鬼神之辨 ——58
贞观十三年 ——62
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60岁 ——66
法天象地 ——66
心经提纲 ——70
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61岁 ——74
妻女归乡 ——74
告别黄风岭 ——76
万寿山下 ——80
夫妻师友 ——85
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62岁 ——90
幌金绳 ——90
乌鸡无相 ——94
无己无患 ——98
思乡难息 ——100
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63岁 ——105
陈家庄 ——105
圈套之惑 ——111
西梁女国 ——114
二心之辨 ——118
荆棘岭  ——125
寓贬于褒 ——128
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64岁 ——134
入世修行 ——134
凤仙法雨 ——138
玉华传道 ——140
寇员外 ——145
自序三书 ——148
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65岁 ——150
灭法奇遇 ——150
天竺高潮 ——154
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66岁 ——157
文艺批点 ——157
西游尾声 ——166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67岁 ——169
龙湖道场 ——169
答观音问 ——172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1594)68岁 ——176
众僧骄纵 ——176
代理住持 ——180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69岁 ——183
耿李和解 ——183
天生人才 ——189
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70岁 ——192
苦中作乐 ——192
豫约回顾 ——195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71岁 ——204
山西游历 ——204
故乡何处是 ——209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72岁 ——214
老人行 ——214
永庆答问 ——217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1599)73岁 ——221
万世治平 ——221
援经修史 ——224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74岁 ——228
北上济宁 ——228
避难黄柏山 ——231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75岁 ——234
三教归一 ——234
观史解经 ——239
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76岁 ——243
牢狱之灾 ——243
凌云仙渡 ——248
內容試閱
众里寻他千百度
《卓吾居士传奇》是笔者上一本书《孤往山人评注西游记》的姊妹篇。在《孤往山人评注西游记》的《后记》中,笔者提出:《西游记》的真正作者是李贽,即李卓吾(以下称卓吾)。这本书通过梳理史实和卓吾著作思想与《西游记》的对应关系,基本厘清了《西游记》的写作过程。
这个发现的过程非常艰难,但回头看,其中的逻辑又非常清晰。
笔者从小就喜欢看《西游记》,一直以来就有一些疑问未获解答。比如:菩提祖师到底是谁?为什么孙悟空的战斗力越来越弱?为什么离开佛祖和菩萨的帮助,唐僧师徒就过不了关?为什么有背景的妖魔被降服后几乎不受惩罚?……有了一些人生阅历之后,特别是读了《心经》《坛经》《金刚经》等经典之后,笔者渐渐明白了“境由心生”的道理。有一段时间,孩子在睡前听故事,要听《西游记》,仅仅为了把妖魔的形象描述得更具体一些,笔者不得不重新翻阅原著。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意外发现,黑熊精、与世同君、黄袍怪、狮驼国三兄弟等这些形形色色的妖魔,竟然都在某个特征上有孙悟空的影子。再结合取经前,《西游记》作者借唐僧说出的“心生,种种魔生”的暗示,笔者突然意识到书中所有的妖魔都有寓意。这个想法让笔者对《西游记》的理解豁然开朗,故而开始筹划一本《西游记》评本,当时命名为《孤往山人评西游记》。后来出版时,在孙毕责任编辑的建议和组织下,利用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语大词典》,增添了难词注解,这便是《孤往山人评注西游记》的由来。
评注过程中,一开始笔者并没有对《西游记》的作者产生怀疑,直到悟出比丘国的国丈是在影射朱熹,竹节山的九灵元圣是在影射孔子,几个候选作者的名字立刻浮现在笔者眼前。在《西游记》形成的明朝的政治氛围中,反对朱熹思想的屈指可数,敢对孔子不敬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筛选下来,不难找到《西游记》的候选作者——卓吾。
带着卓吾可能是《西游记》作者的假设,再去读他最著名的《童心说》,马上就发现《童心说》能跟《西游记》中的“婴儿之本论”呼应起来,随后笔者发现了更多《西游记》中的寓意。所谓蟠桃、人参果,就是珍贵童心的暗喻;所谓红孩儿,就是一颗躁动的赤子之心;所谓八戒戏嫦娥、沙僧打碎玻璃盏、小白龙焚烧夜明珠,都是比喻人在社会生活中对初心的沾染……这样看来,整部《西游记》就是对《童心说》的诠释。
此刻,找到《西游记》真正作者的最大障碍是《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这本书。如果这本批评著作真是李卓吾所著,“自著自评”这种行为在历史上还没有先例。如果真是像一些学者提出的,批评著作本是一个叫叶昼的文人冒名顶替之作,那这本书对确定《西游记》作者将毫无价值。
在仔细研究卓吾的生平和著作之后,有一个极少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词引起笔者注意,即“八绝”。这是个算命术语,即父早死、母早丧、丧偶、兄弟死、亲人离散、儿子夭折、无嗣、和尚命等八种厄运。卓吾认为自己集齐了普通人在亲情中的所有厄运,故以此自嘲。这也是他将死前的绝笔命名为《系中八绝》的含义之一。在笔者研究的明代人物中,除了卓吾,没有人能集齐如此多的厄运,更没有人能将此事进行调侃。包括卓吾的朋友、敌人和任何无关的人在内,没有人能有如此豁达。如此不祥而凄惨的玩笑,只有本人敢说。而在《西游记》小西天七绝山一节,作为“七绝山”的来历,当地人向唐僧讲述了柿树的七种好处,又补充说长年烂柿形成恶臭。在此处,卓吾评道:“这却是八绝了。”此处评语,对读者理解《西游记》原著没有任何助益,也明显不是评者卖弄街头玄学,而仅仅是一个有深切感触的作者对自己遭遇的无奈玩笑。这一处证据让笔者坚信,《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是卓吾亲笔。
一旦克服“批评者不可能是原著者”这个观念的障碍,批评本反而成了“卓吾是《西游记》作者”最有力的证据。他在批评本的嬉笑怒骂,既不想暴露自己《西游记》的作者身份,所以一些寓意不能明说,又怕读者不理解寓意,所以又不厌其烦地在关键处提醒,可谓匠心独运。对于自己的这种心态,他在书中作为评者调侃作者是“老婆心急”,也算是自嘲了。对于这些证据的分析,都写在《孤往山人评注西游记》的后记中。
随着对卓吾生平和学术著作的深入研究,在“借他人题目,发自己心事”的思路下,笔者对《西游记》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比如孙悟空学成归来为什么穿一身红衣?那是因为卓吾在云南姚安任上悟道并决定辞官时,是着红衣的四品知府。再比如唐僧取经为什么设定为14年?因为正好对应卓吾从40岁立志求道到54岁辞官的历程……《西游记》中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设定都有暗示意义。再如:黄风岭上的王老头指路,对应卓吾从王阳明学说到佛学的转变;原著中一些年龄的表述,包括61岁、63岁、64岁,其实对应作者写作《西游记》的年龄。
即便是神魔小说的写作,作者也必然从身边实际环境中取材。抱着搜寻遗迹的想法,笔者曾专程赶到湖北麻城,找到了卓吾生活过的芝佛院旧址。这里已是一片荒芜。在旧址前,两条河流交汇,形成一弯湖水。湖中央一块巨石突起,像是一只巨龟在水上漂浮,这或许就是《西游记》中陈家庄老鼋的原型。令人惊奇的是,而当地一条河就叫“陈家河”。卓吾在《焚书》中描述过这块巨石,写下了“伤心欲问前程事”的诗句。在《西游记》中,出现过老鼋拜托唐僧向佛祖询问前程的情节。笔者绕湖而行,想象着四百多年前卓吾在湖边漫步,构思《西游记》的情景。那片平静的湖水,想必时而幻化成波涛汹涌、阻挡去路的通天河,时而又成为享受清凉的碧波潭,带给作者无限的遐思。
在《西游记》这样一本花费十年、耗尽作者毕生心力的长篇巨制中,一定会留下著者当时的心迹。所以我们在《西游记》中,不仅仅能看到作者的学术思想,还看到了作者从儒学转向佛学的艰难险阻、明朝著名的“耿李大辩论”的心态、以及作者对当时一些生活和时事的反应。笔者的这些新发现,汇成了读者眼下这本书。虽然名为“传奇”,但所描述的事件都基于严谨的考证和推理,所以实际上是一部人物“正传”。
市面上卓吾的传记不下五部,研究论文也很多,但这些研究的共同缺憾,自然是缺乏《西游记》的成书历程,以至于对他的《藏书》《焚书》《初潭集》等著作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很少有学者研究卓吾的《初潭集》,一般人可能认为它只是一些小故事的摘抄,所以思想价值不高。在把《初潭集》的写作时间与《西游记》的宝象国对应之后,可以看到卓吾所探讨的以五伦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其相关的哲思都体现在《西游记》中。
学界对卓吾的一种重要文风也缺乏研究。在《焚书》中,卓吾往往在指责别人的过失后,紧接着反思自己的问题,如《三蠢记》。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归结于自己的心态,是佛学大师的功底。“境由心生”在佛学里只是一个理论,但在卓吾这里进化成了文学手法和人生观,成为他观察和记录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将自己的境遇反射到自己的心态,探究这种心态产生的心理原因,正是解脱苦厄的秘诀,这是整部《西游记》的写作手法,也是理解卓吾思想和《西游记》的一把钥匙。这种深刻的世界观和文学手法,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中都很罕见。
对于卓吾的死因,有人说是愤懑,有人说是绝望,这都表明先前对卓吾的研究还缺乏对他本人学术思想特别是佛学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也没有人发现他的绝笔《系中八绝》其实还是一个谜语。希望本书提供的线索和思路,为卓吾的思想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孤往山人于2023年2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