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小镇悠民——温世豪文集

書城自編碼: 39111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作者: 温世豪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052239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8.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舔盖儿:酸奶小史
《 舔盖儿:酸奶小史 》

售價:HK$ 80.2
中国古代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9)
《 中国古代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9) 》

售價:HK$ 112.1
铁轨上的德国
《 铁轨上的德国 》

售價:HK$ 115.6
一带一路 零距离
《 一带一路 零距离 》

售價:HK$ 80.2
汗水的奖赏:运动小史
《 汗水的奖赏:运动小史 》

售價:HK$ 80.2
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研究丛书)
《 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研究丛书) 》

售價:HK$ 80.2
车到山前:全球产业变革与日本汽车的未来
《 车到山前:全球产业变革与日本汽车的未来 》

售價:HK$ 81.4
再见,失眠
《 再见,失眠 》

售價:HK$ 93.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6.6
《 遥远的救世主 》
+

HK$ 64.0
《 一团坚冰 》
+

HK$ 58.6
《 任怨与《神工》(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 》
+

HK$ 73.8
《 千里江山图 》
+

HK$ 61.3
《 第七天(余华长篇小说经典,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
+

HK$ 85.4
《 诺奖提名作家残雪文学代表作 苍老的浮云+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 一套夜里会发光的书 烫金精装双封 》
編輯推薦:
☆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夫笔下的田园生活
☆浓郁的岭南特色
☆文字淡泊优美,情感真挚淳朴
☆饱蕴哲思,荡涤灵魂,启迪人生
☆对人的命运、价值、尊严的思考,对往昔岁月、风土习俗、自然景观的怀念
☆用温暖的文字感化心灵,以隽永的意境抚慰人生

小县城里,有位新农夫,从乡村来又到乡村去,热爱游走在田园市井之中。稼穑之余,将细微的人间真情,荟萃成温暖优美的文字,饱蕴烟火气息与人文情怀。
內容簡介:
个人作品集。包含六十余篇治愈系生活散文和七篇散文体短篇小说。全书分为《小镇悠民》《给岁月降降温》《山路弯弯,月儿尖尖》《留得清净在人间》《故乡影像》《我们拉着一艘船》《禾楼恋曲》七辑,分别记录小镇生活、描绘自然之美、回忆峥嵘岁月、书写对生活的体悟、再现年少时光、分享所见所闻、讲述温暖有趣的故事,文字安静而优美。作者生活在广东乡间,他笔下的人、事、物富有岭南地方特色,他在一些平凡的小事中捕捉人类最原始、最真实的怜爱与幸福,读来使人感到如山间的阳光与和风,温暖而清新。
關於作者:
温世豪,农夫、作家,广东阳江人。
温世豪是一位田园抒情者、乡村思想者,其文风淳朴亲切,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为读者带来宁静闲逸之美。著有自传《疯狂的站长》、创业手记《农产品微商运营实战手册》等作品。
目錄
目 录

辑一 小镇悠民
鸭脚木
栗子熟了
小镇悠民
木薯饼里的幸福
一枚旧邮票
城市百菜园
咸心甘蔗
人 面
红日映绿萝
卫国青梅

辑二 给岁月降降温
金银花开的季节
人生的河流
莫让那片晚霞“润”掉了
秋 雨
海岸传来风铃声
在雨中爬过丁字路口
草木的隽永
给岁月降降温
香樟之死
曾几何时

辑三 山路弯弯,月儿尖尖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在时间里流浪
山路弯弯,月儿尖尖
可有可无的旅行
剪一段岁月挂窗前
朋 友
断线的风筝
相逢总是在角落
把足迹抹去
根 基

辑四 留得清净在人间
秋千里的秋
心静便是好时节
饮 茶
孤寂过后化作一片云朵
留得清净在人间
“忍”的腐朽
传 承
梦想因小而美丽
再入浸仔湾
十六岁那年

辑五 故乡影像
风、雨、草、人杂谈
给年少时的回信
故乡影像
满江乌

感今怀昔
消失的村庄
棺材与鬼
漫谈过年
故乡的豆豉

辑六 我们拉着一艘船
城里的乡下人
货拉拉司机
生 计
我们拉着一艘船
长话短说
读书与作书
音乐的变迁
下厨与写作
给下个世纪的读者留个言
父亲节说父亲

辑七 禾楼恋曲
狗仔洞
带着洛洛去骑行
芝麻香
禾楼恋曲
水翁子
冬 梅
卖水果的中年人
內容試閱
自序三则
为内心而写
我与写作有着不解之缘。
二十多年前我是一名 web(网页)程序员。我的足迹先从海口到北京,又从北京到广州,最后从广州回到粤西的家乡,成了镇子里的游民,迷惘之际写作拯救了我。我试着给几家报刊投去“豆腐块”,没想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有一天我捧着三十多块的汇款单欣喜若狂。写作,一发不可收拾,镇子里还使用拨号上网的时候,我便成立了网络工作室,召集了几名作者,专为公关公司撰稿,从此我成了一名收入颇丰的自由撰稿人。也正是写作,让我走出大山来到城里安身立命。写作对我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路。
尽管如此,我却一直都认为自己不是真心写文章的人,我常常用“吊儿郎当”来形容这种写作生涯。吊儿郎当,便是写写停停,毫无章法,比业余还业余。就这样的状态,我居然还出了书,三十二岁那年,我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人生第一部著作。算得上是真心写时我已过不惑之年,到了中年,感到岁月的蹉跎,心里迫切要将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絮叨絮叨。因此,这些年,我写作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勤奋——我学生时期尚未近视,到了中年才开始近视。
如何去写,我是不得要领的,只知是随心而作。我感到写作和做人没什么区别,人有老实的,有油滑的,有妖艳的,也有朴素的,这些讲究我以为不分高下,正是不同脾性的人构成了这个多元的世界。我的这些文字读来很“淡”很“散”,没有迂回曲折、跌宕起伏,没曾思考过使用什么技巧(我甚至认为文学创作不必过于强调技巧,这方面最有优势 的还是 ChatGPT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不是故意为之,只因自己只会这样写,随着心中的思绪下笔。若叫我换个风格,那会很难为情,就如一个老实人突然油滑了起来,大家便感到他挺怪诞的。
不管如何去写,我想我都要为内心而写,只有为内心而写,才能写得踏实,才会有写下去的冲动。

文学为生活
我不是文学家,也没有指导青年的资格,却不妨碍我有自己的文学观。先辈说文学为革命、为唤醒,我不反对,但以为过于奢望了。
我认为,纵览整个人类文明史,每一场革命,每一次思想的解放,都是与生产力变革紧密相连的,这种变革并非几个文人写几篇文章就能促就。换言之,科学技术能推动革命也能改变思想,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文明必然随之进步。
当下的文学,主要作用还是滋养生活,传递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以让人寻得精神上的慰藉,让日子过得更有情怀,如能洗涤灵魂那更是上乘之作了。
说到我,不过一个奔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现代农夫,常常自诩是田园主义抒情者。何谓田园主义?我是这样定义的:一种简朴的,与自然紧密相处,与人坦诚相处的生活状态。我以为,田园主义没有城市乡村之分,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它不只是放牛、种菜,它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心中无欲最为田园。我这些文章很多就有这样的田园主义色彩,感自生活,写来只为反哺生活、润色生活,别无他求。
文学,其最终出路是回归生活,回归质朴。

清净的人
三弟发来信息,说父亲身体每况愈下。我上一次见到父亲,便感到他大不如从前,说话很是吃力,支支吾吾的,我竟然听不出他的意思来。我回了三弟一句:“能有什么法子!”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听天由命。“能有什么法子”,多么冷酷,多么无情,可真是没什么法子了,人本来就渺小,父亲亦不会例外。
关于父亲的文字我写得并不多。他也甚少和我提起他的生平,尽管他有记录日常琐碎的爱好,可无非就是些“某日搬了家”“某日买了辆嘉陵”之类的,却少有关于他身世的只言片语。我只知道他在“文革”初期读过高中,青年时种过田,做过小学语文老师,当过木匠、泥水匠,最后成了镇子里唯一的那个市场的菜贩子;他一辈子没去过远方,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广州,读农中的时候,他们学校组织学生步行到广州,准备在广州乘坐火车去湖南串联,结果在车站被轰了回去。
父亲是一个喜欢清净的人。他没有知己,甚至连很普通的朋友都没有,老是独来独往,走街串巷,此外便是一日三餐。父亲也爱看书,他看的书很特别,占卜算卦和老皇历,还有就是各种药方册子。他喜欢这样的生活,清清净净。这是我见到的最平庸的人,一个很容易被忘掉的人。
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有一年部门调查民办老教师的教龄,别人都往多的填,如此能获得多一些补贴,父亲却坚持如实填写,他的“照正来”令旁人很不理解。我理解父亲,他是不想节外生枝,不是自己的东西他是不会要的。父亲这辈子和“精明”两个字毫不沾边,他这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大好事,也没有做过一件缺德事。
父亲便是这样一个人,平凡,孤寂,却一辈子都清白干净,在一个“改变不了现状就要适应现状”的时代,他那颗淡泊的心令我感怀万分。这是一部文集,大部分是散文随笔,末了有一辑散文体短篇小说。散文里有一文《留得清净在人间》我颇为喜爱,由此浮想起正处于风烛残年的父亲。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始终坚守心灵清净的人。
此外,关于这个书名。走过了一半的人生路,我才恍然大悟,悠闲、自由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而绝非忙碌、打拼。我越来越向往那种极简的生活状态,“悠”便是这部作品的主旨,因此取《小镇悠民》一文的题目为书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