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三联精选·呐喊(初版百年纪念本)

書城自編碼: 391246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鲁迅 著,孙郁 导读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76663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3-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2.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售價:HK$ 80.2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售價:HK$ 88.5
有效陪伴:用心是衡量陪伴是否有效的标准
《 有效陪伴:用心是衡量陪伴是否有效的标准 》

售價:HK$ 69.6
九宫格思维:四条线破解认知困局
《 九宫格思维:四条线破解认知困局 》

售價:HK$ 81.4
奥林匹斯传说
《 奥林匹斯传说 》

售價:HK$ 151.0
舒国治:遥远的公路
《 舒国治:遥远的公路 》

售價:HK$ 80.2
西方时尚文化史
《 西方时尚文化史 》

售價:HK$ 198.2
出土文献与巫术研究
《 出土文献与巫术研究 》

售價:HK$ 61.4

 

編輯推薦:
1923年8月,《呐喊》在北京出版发行。时光过了一百年,《呐喊》依然不断被阅读和叙述。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文本?蕴含着怎样的思想与力量?《呐喊·初版百年纪念本》一方面还原了1923年初版的文本面貌(只把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另一方面,请鲁迅研究专家孙郁教授撰写了一篇导读《<呐喊>百年》,置于书前。还附有《鲁迅先生生平与创作年表》及《进一步阅读书目》,希望对今日读者有所帮助。
內容簡介:
一百年前,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呐喊·初版百年纪念本》以1923年新潮社初版为底本,收入《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中短篇小说十五篇。另有孙郁教授为今日读者撰写的导读《<呐喊>百年》。
關於作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孙郁,1957年出生于辽宁大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
目錄
导读:《呐喊》百年 孙郁
进一步阅读书目
作者生平及创作年表

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不周山
內容試閱
导读 《呐喊》百年
孙郁

(节选)

一本书如果到了百年还被人不断阅读,那就有经典的地位了。《呐喊》之于文学史,就是一个例证。自从新文学诞生以来,翻译、改编和研究它的文本,已经汗牛充栋。而每个时期人们对于它的解析,似乎都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还引申出新的题旨。百年间,面对这奇异的文本,夹杂了无数不同的读者体验,各式理论也渗透其间。这在新文学史中,可说是十分少见的。
鲁迅最初的小说,发表于《新青年》,刚一问世,便被读者称赞,喜爱者甚多。那时候,《新潮》《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妇女杂志》都登载过他的作品,在文坛上是四面开花的。凡是接触这些作品的,都就惊叹于那体例的别致和思想的异样,有一种意外之喜。新文化运动初期,《新青年》的同人写作,都是观念性的演绎,主要是确切性的思想的表达。而鲁迅的文字则沉潜在岁月深处,孤寂与热望的气流都有,流动着理性所难以描述的体验,旧中带新,暗中含明。那些不便说、难以说的隐秘,在他的文本里却一一出现了。
最早想出版鲁迅小说集的,是陈独秀。他在1920 年9 月28 日致周作人的信中,就以赞佩的口吻说了许多自己很少说的话,并有意促成作品集的出版,那信说:
豫才兄做的小说实在有集拢来重印的价值,请你问他,倘若以为然,可就《新潮》《新青年》剪下自加订正,寄来付印。
对于陈独秀而言,鲁迅的文本,拓展了汉语书写的空间,那画面传递的信息和背后的隐含,超出了他对于新文学的想象。这说明,鲁迅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成绩, 已经成为《新青年》同人值得夸赞的资本。无论陈独秀还是胡适,内心的喜悦都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看到一二。
1923 年8 月,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在北大新潮出版社出版,书的封面是红色的,毛边本,19.5 厘米×13.3 厘米。《呐喊》最初收小说15 篇。它们是: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 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不周山》。1930 年第13 版时,作者抽去《不周山》,后改此小说为《补天》编入《故事新编》中。至今的篇目,一直保留着13 版的样式, 存小说14 篇。到1936 年,共印刷23 次。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说自己是被拉到新文学阵营里的,写小说,也是别人催促的结果。在教 育部时期,他绝望于故国的环境,对于以往的历史亦多灰色的感觉,觉得中国是没有光明的地方。所以便一日日沉到时光深处,远去的历史也毒液般刺激着他,精神是苦痛的。加入《新青年》队伍,他发现仅仅是悲楚地看人看事,与刊物氛围是不一的,便也将一种启蒙理念,偶带入文本之中。于是那文字就非笔直的延伸,而是弯曲的迂回。在迟疑中寻找着什么,荒诞里裸露着什么。那些无望的、冷意的原野的边上,也有花的抖动,预示着春的气息的存在。众小说幽深而扑朔迷离,解释起来并不容易。在凌乱的时空里,看得出,呐喊之声还是微小的。
这十几篇作品并非有意设计出来,而是随着自己的思绪慢慢流淌出的,彼此并无深的关联,题材也多样, 可说是几十年经验的折射,还有研习国外艺术的偶得。只是它们都暗含在文本的后面,不易被察觉罢了。每一篇作品的审美背景,都含着不同内蕴,知识色调与诗意的符号是不同于旧派小说的。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象征主义的晦涩,还有无数的写意之趣,内中有着无所不在的荒诞感,许多作品仿佛层层隐喻的叠加,在调子里多了变声。有的是乡村社会的聚焦,有的是知识人命运的揭示,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片影都有所呈现。作品集中还有些灵动超俗的主题,像儿时记忆的描述就让人想起童话的世界,清秀与微明间,闪动着夜间水乡美色。最为奇异的是还有着神话《不周天》这样的文本,茫茫洪荒里,流出灿烂的霞影,冰冷的世界诞生了未曾有过的灵光。天地万物,斑斓多姿地与读者见面了。
在从事小说写作之前,他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精神准备。幼时读过不少古小说,后来还在大量的类书里钩沉旧小说片段,用力甚勤。留日期间,开始翻译域外小说,对于英法、北欧、俄国、美国、日本的文学都有所涉猎,不仅感动于域外艺术的特别,重要的是,摄取了近代哲学的许多营养。比如尼采思想、克尔凯郭尔生命意识、托尔斯泰精神。以为惟有人的独立和个性的解放, 才会有新的文明的出现。回国后,又多年沉浸在周秦汉唐的遗物的趣味里,于出土文献和地方志中,体味到别样的审美传统。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之后,思想发生着巨大的震动。挫折与自信,绝望和渴念,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他既不像陈独秀、胡适那么慷慨激昂, 也非章太炎、刘师培那么确然,而是在精神的荒原里流亡着。在小说的世界里,那些飘散于野地的气息,都聚于背景之中,而人物的气质里,多了士大夫们看不见的东西。
每读《呐喊》,都觉得鲁迅不仅仅是中国社会风俗的画家,描出了道道人间图景,也仿佛拥有上帝之眼的智者,透出世间的阴晴冷暖,晨风暮雨里,百物昭显。总体来说,这部小说集是鲁迅内心黑暗世界的一种释放, 他早年对社会的绝望在此得以直观地呈现出来。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如此入木三分地写各种各样的小人物。在这些人物群像里,一切都是昏暗和无望的,人不像人,而仿佛是被驯僵的病者。作品背后,有一双通天之眼, 看着凡俗间的不幸。比如《狂人日记》,就以疯子的口, 说出仁义道德的背后是吃人。在《孔乙己》里面,写出一个被旧的教育制度所戕害的可怜人,一些有趣的场景,里面是深层的悲哀。我们在这种简约的笔法背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复杂的情感。《白光》延续了《孔乙己》的意象,但惊恐的气氛更浓了,那文字指示着旧式的文人之路无法走通。《故乡》写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也流露出作者在没有路的地方走路的渴望。《药》感慨于革命者与大众间的隔膜,解救百姓的人并不被百姓所理解。《明天》哀叹了小民梦境的无助。《风波》的风俗画面,惬意之笔下,有对于乡野之风的无奈。《一件小事》写出人力车夫心性的美,也衬托出知识人的“小”来。只有《社戏》辐射了一幅美丽的乡间图画,那里是有作家对古风的依恋和对童趣的依恋吧。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