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山行——蒋家坪纪事

書城自編碼: 392197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梁生树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48961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售價:HK$ 69.6
说不完的明朝
《 说不完的明朝 》

售價:HK$ 68.4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售價:HK$ 92.0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164.0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售價:HK$ 80.2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售價:HK$ 88.5
有效陪伴:用心是衡量陪伴是否有效的标准
《 有效陪伴:用心是衡量陪伴是否有效的标准 》

售價:HK$ 69.6
九宫格思维:四条线破解认知困局
《 九宫格思维:四条线破解认知困局 》

售價:HK$ 81.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8.1
《 寄生首尔 》
+

HK$ 70.2
《 工厂爱情 》
+

HK$ 70.0
《 我在北京送快递 》
+

HK$ 71.8
《 挣脱:一个律师的女性辩护记录 》
+

HK$ 81.4
《 洋盘 》
+

HK$ 187.9
《 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生活的代价 我不想知道的事 自己的房子) 》
編輯推薦:
乡村振兴的心血之作;
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
內容簡介:
本书为纪实文学,重点反映了安康市汉滨区新坝蒋家坪自脱贫攻坚以来的巨大变化,书稿以乡土视角展开,将一个个采访乡民的小故事串联成书,从一个普通的村子折射出中国脱贫攻坚的巨大成果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历程。全书分为六个章节,古茶新叶、青山之脊、土地之恋、乡风习习、青年归来、乡村创客,围绕茶山这个蒋家坪发展的最大本钱展开,呈现出一幅山、水、人共兴、共富、共美的发展画卷。
關於作者:
梁生树,现任当代陕西杂志社副总编辑,先后参与了220多期杂志的编辑工作,采写深度报道稿件180多篇、80余万字;采写的新闻稿件8次获得陕西新闻一、二、三等奖;撰写的内参和深度报道6次获得省级领导的批示;长篇报告文学《乡村面孔》获第六届柳青文学奖。李彬,女,出生于1991年,传播学硕士,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曾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党刊新闻奖、陕西新闻奖。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古茶新叶
茶园往事
喝茶有瘾
凤凰涅槃
茶山葱郁
二次创业
第二章 青山之脊
年轻支书
扶贫五年
一封来信
老骥伏枥
第三章 土地之恋
平安之居
妇唱夫随
花甲创业
茶山元老
劁匠父子
第四章 乡风习习
父亲心愿
长命百岁
岁月静好
梦醒时刻
曾经沧海
第五章 青年归来
“永远”返乡
小芳家事
天边“彩云”
体制内外
青年罗鑫
第六章 乡村创客
导演人生
站在风口
励志明星
汪家蒸面
桃花源记
此心安处
后 记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古茶新叶
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错,但是“吃山”应该有正确吃法,绝不是去啃、去咬。还得敬畏它、养它、护它。你看这茶养了山,山养了茶,茶与山还养了蒋家坪人。

茶园往事

出了308国道,仍然一路上坡,经过大大小小57个拐弯后,豁然开朗,蒋家坪到了。
陕南山区山大沟深、平地稀少,凡是叫作“坪”的地方,都是那种四面环山、山底略平的地形,如同碗底。蒋家坪这地方,虽然叫作“坪”,但地处高山,而且那个“坪”大小不过20亩地的样子。
在山口这20亩平地上,村委会、平安居农家乐、茶叶加工厂和那棵很有象征意义的千年古茶树坐落在四周,围成一个天然的小广场,也构成蒋家坪这个村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茶树学名叫毛豹皮樟,也叫老荫茶、老鹰茶。古树保护名牌上写着它已有1250年历史了。根部足足有两人合抱粗,半人高处分出四枝丫,互相交错又互不相扰地伸向天空。
这棵茶树的树荫遮盖面约有半个篮球场大。夏天置身其间,周遭的燥热荡然无存。晴日里,树叶油亮发光,随风起伏。而下雨天,即使是滂沱大雨,树下依然保持着干燥,给人“超然世外”的感觉。
陕南种茶历史悠久,是古丝路贸易时期供应茶叶的出发地,但留存着的古茶树不多。蒋家坪这一棵在平利独一无二,据说在全陕西也不多见。
树老如仙,村里人常喜欢往树下凑,这里倒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
蒋家坪满山遍野都是茶树。
全村有2540亩耕地、2750亩茶园。种茶树、做茶叶、泡茶喝,蒋家坪人长年累月围着这茶叶转,一顿饭可以不吃,一顿茶可不能不喝。有的人不仅茶瘾大,喝茶的讲究也大。
这不,一听见水壶开始咝咝地吹“口哨”,寇长胜就急急将水壶拎起,放在客厅的小方桌上,揭开水壶盖子。
趁这工夫,他取出一只蛮腰敞口的玻璃杯在自来水下冲了又冲,对着阳光照照,看见有一个指纹嵌在杯壁上,就哈了一口气,接着冲洗。
与其说是清洗杯子,不如说是为了打发开水从100摄氏度降至80摄氏度所需的时间。清明前采来的银毫细嫩,水温太高会被烫伤,茶香就大打折扣。
用手背碰碰水壶壁,发烫但不烙手。他打开冰箱的冷藏室,从塑料袋里抓一撮新茶置入玻璃杯,手指上全是纤细的白毫。
一道热水注入玻璃杯,茶叶翻腾、打转,大多数银毫漂浮于水面,透过玻璃杯望去,如同凌空起舞。
“老太婆,你快来看。嗬哟!”
门外的洗衣机在转动,电机声中老太婆听不到,没有任何回应。
“你快来看,嗬哟!”寇长胜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不已,走出家门,再次朝老太婆喊。
“你说啥?喊我,准没好事!那堆脏衣服还没给你洗完……”老太婆笑眯眯地抱怨着,脚步向屋里挪动。她刚置换过人工盆骨,走路时有些踉跄。
“你看,这茶水是不是比之前的白沫少了?嗬哟!”寇长胜认真地问。
“没个正事!”老太婆刚进屋,一听这话,转身就要走。
“你别说,我也觉得衣服比以前洗得艳了。”一脚已跨出门槛,一手扶在门框上,老太婆笑盈盈地回了一句。更像是为了化解这次“无聊召见”的尴尬。
“嗬哟!”寇长胜心满意足地回应着。
“嗬哟”是他的口头语,有时表示感叹,有时表示吃惊,有时像是气短,更多时候什么意思都不代表。
今天的“嗬哟”,完全是因为最近村里的自来水加装了纯净水设备,泡茶时少了水沫,便生出这么多的感叹。
一片茶叶、一杯清茶,对这对年近八旬的夫妇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嗬哟!那两个小伙子,操着花纹钢棍,不分青红皂白地往我和老伴儿头上抡。要不是有蚊帐挡了几下,早就没有我俩了。”讲起1993年那个夜晚发生的事,寇长胜仍心有余悸。
那时,他是凤凰茶场的承包人,也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
凤凰茶场的地是1974年从林子中挖出来的,当时乡上成立了一个指挥部,周边12个村,每村包一片,挖了一个冬天。地整好后,是点的茶籽,不是栽的茶苗。那时对外称千亩茶场,实际只有800亩。
寇长胜从1964年起在洞子沟村(1994年并入蒋家坪)任党支部书记,1996年卸任,整整干了32年。凤凰茶场作为集体茶场,最好时期年产14000斤干茶。
“我当时的合同是和凤凰乡政府签订的,承包期为十年。嗬哟!”寇长胜花了好几分钟才从裤带上解下钥匙,打开床头柜的锁,取出一份用硬纸板夹着的合同。这是一份过期的法律文书,但寇长胜依然保存得极其仔细。
寇长胜承包时,凤凰茶场已过了盛产期,但一年也能产8000多斤干茶。白天100多人上山采茶,晚上两班工人轮流炒茶。不少外县来的采茶工自带铺盖,露宿在茶山上,场面十分热闹。
尽管当时一斤干茶最贵时才卖3.57元,刨去人工费、承包费,也挣不到多少钱,但寇长胜还是招来不少人的羡慕、忌妒,甚至仇恨。
1993年6月的一天晚上,一个本村人伙同外村的两个小伙子,带着棍棒闯入寇长胜家,一通乱棍将老两口打倒在地。抢走了几十元零钱、几十斤茶叶,还有一沓记着6000多元账的记账单。
就在案件侦办一筹莫展时,神秘线人出现了。
“你是寇长胜吗?”一位自称来讨水喝的路人,环视了寇长胜家中一圈后突然开了腔。
“是!”头上缠满绷带的寇长胜惊讶地回答。
“能在你家里坐坐吗?”来人更显神秘地递话。
寇长胜支走妻儿,把来人带到卧室。那人一五一十地将作案者的信息做了讲述,许多细节和现场比较吻合。
案件告破,罪犯得到惩罚。法院判决行凶者附带4万元的民事赔偿。几年后,法院强制执行来一头小牛、一只羊羔,寇长胜卖了1200元。另外还有十几斤木耳,折价后作为法院的执行费。
经历这场生死,寇长胜看淡了许多事,茶场也转了手。
喝茶,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喝茶为了醒神,有时喝茶能勾起回忆,有时泡上一杯茶半天不喝一口,似乎是为了打发时间,似乎又不是。
一大家人这几十年虽说也有磕磕绊绊,但日子总的来说越过越好。说到磕绊,有两件事:头一件是洪水冲了房子,被泥石流埋得只剩下屋顶;第二件是大儿子截肢。
2010年7月18日安康发大水,寇长胜家的老屋被冲毁。政府救济了1.7万元,寇长胜的两个儿子在村道边上并排修起了两套平房。
这洪灾,可是陕南山区当年的第一大灾,十年九灾,被水冲了田地庄稼、毁了农田道路,被泥石流冲垮房子,有时久雨土松,突然从山上滚下一块大石头,就把谁家房子砸个大洞。
所谓“洪水猛兽”,说的就是这些情况。这几年,灾情明显少些、轻些。蒋家坪人嘴上说茶园兴了,是那棵古茶树在护佑。其实心里明白,是因为这些年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禁伐禁牧,更重要的是不再开荒地、开山取石。
“人敬畏山了,山就不再发威。”当过支书,又经过水灾,寇长胜对此想得比别人多一些。
现在,老二平娃子比较省心,一家人在广东打工已有14年,每月有2万多元的收入,前年在老县镇买了楼房。但老大荣娃子不顺,18岁时因病截肢,偏偏在广东打工的妻子三年前也生了大病,是村里的低保对象。
寇长胜老两口现在分别跟一个儿子过,老伴跟老大,因为她能帮着给有病的儿子、儿媳妇做饭,寇长胜跟老二,虽住隔壁却是两家人。
这也是农村最常见的奉养老人的方式,好处是相对公平,如果遇到一个老人有几个儿子的情况,老人大多一家住一月或是半年。当然,这种方法的坏处是把老两口拆散了。寇长胜好些,跟老伴门挨门。
寇长胜爱吃肉、口味重,而老伴王仁秀患高血压需吃清淡,两人各开各的灶,各做各的饭。有时对方做了好吃的,会端一碗过去。但有一种情况下,他俩会一起守在灶头。那就是每年新茶下来的时候,老两口会一起做茶,杀青、揉捻、干燥、炒茶,几十年的患难夫妻,此刻配合默契、心有灵犀。
大前年,平娃子给他爸的房子装了个摄像头,可以语音的那种。原因是寇长胜放在抽屉里的2600元、夹在火车头帽帽檐里的1000元钱被人偷走了。这让老人很伤心,老伴却挖苦他:“你这叫活该,我平时找你要钱,你一分也不给。”
寇长胜说,其实自从扫黑除恶后,村里的社会治安明显好了起来,“要不怎说时下的政策得民心呢?嗬哟!”
在寇长胜心中,得民心的政策还有不少。
四年前,老伴王仁秀绊了一跤,医生告诉家人,要不置换盆骨,要不终身瘫痪。儿女们一合计,换!那么大的手术,报销后没掏多少钱,搁在以前,就瞎了!
荣娃子家一病一残,多亏有低保,生活倒不愁。“嗬哟!眼看着我大孙子长大成人了,这家肯定能翻腾起来的!”寇长胜比较乐观,“嗬哟!当年当村支书时,一年的工资才280元,包茶场纯粹是尽义务,你说现在的生活是不是没的说?”他现在每月有村干部生活补贴200元、养老金160元、高龄补贴100元,加上平娃子一个月给500元生活费,外地工作的小女儿每月寄1000元和四条烟,他对现在的生活心满意足。
2020年9月8日,寇长胜过80岁生日。一大家子七八十口人从四面八方赶了回来,在村里的平安居摆了几桌,大家在一起很是热闹。寇长胜说:“嗬哟!要说家人们能聚得这么齐,那还要感谢总书记,他一来,大家都以是蒋家坪村人为荣,外出多年的人都回来了!”
那天,两只黄豆瓣鸟儿不停地在堂屋飞进飞出。仔细一看,是房顶的吸顶灯脱落了一个螺丝,灯罩半耷拉着,黄豆瓣鸟夫妻在里面垒了窝。
雀鸟进屋垒窝,这在农村被视作大吉的事。为了让它们进出方便,寇长胜在窗户玻璃上敲了一个洞。这黄豆瓣鸟似乎通人性,半年时间里,从来没有在屋里撒过粪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