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做一个“三栖”教师

書城自編碼: 393384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苏祖祥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337148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0.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渡鸦的文化史
《 渡鸦的文化史 》

售價:HK$ 94.8
韦伯政治著作选
《 韦伯政治著作选 》

售價:HK$ 94.8
世界园林艺术史:500年经典绘画中的园林全书
《 世界园林艺术史:500年经典绘画中的园林全书 》

售價:HK$ 477.6
觉醒(百万畅销书《格局》作者何权峰新作,影响数百万人命运的觉醒之书)
《 觉醒(百万畅销书《格局》作者何权峰新作,影响数百万人命运的觉醒之书) 》

售價:HK$ 47.8
图画书为什么重要
《 图画书为什么重要 》

售價:HK$ 117.6
东野圭吾:流星之绊
《 东野圭吾:流星之绊 》

售價:HK$ 70.8
金色沼泽:柏林的严谨与叛逆(列城志)
《 金色沼泽:柏林的严谨与叛逆(列城志) 》

售價:HK$ 129.6
大学问·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
《 大学问·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 》

售價:HK$ 14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2.6
《 心中的圣殿:走进巴甫雷什学校课堂 》
+

HK$ 59.3
《 一线教学答疑录何捷老师新作 一线难题·一线经验 高效语文教学 超级实用的语文教学建议 独具特色的百字作文秘籍 》
+

HK$ 83.5
《 言意共生:任务情境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

HK$ 64.8
《 万千教育学前·小脑袋,大问题: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高水平提问 》
+

HK$ 48.2
《 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 》
+

HK$ 82.3
《 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班主任工作研究专家陈宇著作) 》
編輯推薦:
1.何为“三栖”教师?从本书看,“三栖”教师指的是会读、会写、会教的教师,但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三栖”一词思辨深刻、意蕴悠长。“三栖”教师是苏祖祥毕生努力的方向,是他对教育终极理想的不懈追求,是他对教育实践的深入探讨,更是他对教育、文学、历史、美学、哲学等学科的跨界思考!
2.李镇西、傅国涌、蔡朝阳、郭初阳、杨林柯等名师倾情推荐!
內容簡介:
何为“三栖”教师?除了教书,教师还有哪些教育行走的方式?教师如何通过跨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边界,积累生命能量?《做一个“三栖”教师》正是语文名师苏祖祥交出的个人答卷。书中既有他对“真、善、美”的教育终极理想的不懈追求,也有他对不同场域的教育实践的深入探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等,还有其对教育、文学、历史、美学、哲学等学科的跨界思考。本书亮点有二:一是跨界思考,兼具思辨性与现实性,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思考;二是名师作者的教育随笔,从教书、读书和写文等方面,展现作者独特的言说方式和生命能量!
關於作者:
苏祖祥,湖北省仙桃中学高级教师,仙桃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公众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所写若干文章,内容涉及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历史人文、时政评述等诸多方面;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新京报》《今晚报》《书屋》《师道》《人民教育》《教师博览》《名作欣赏》《中华家教》《新课程评论》《当代教育家》《高中语文教与学》等报刊发表若干文章,并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转载;其中49篇论文被中国知网收录。著有语文教育专著《语文不是语文书》,该书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7年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一。
目錄
第一辑 教有所思
教育的终极目标:以真求道,以善养气,以美修身
滚雪球:因应陌生化场景的阅读方式——以跨界阅读迎接新高考挑战
人类配得上所受的苦难——《理水》引出的灾难教育
制服冲动这头“魔兽”
完整的教育造就完整的人
把非教育拉到正道上来——杨林柯《与教育拔河》阅读札记
家庭教育为何演变成“教育战争”?
教育写作:澡雪精神、表里澄澈的需要
爸爸妈妈,你们慢慢来
人之初:鸿蒙初开,谁为启导??
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教师之乐的三重境界
自然就是自由的样子
第二辑 读有所想
诗心共爱情一色,艺术与科技齐飞 ——别永超《原树集》序
《美丽人生》:一个光明战胜黑暗的寓言
《死亡诗社》:诗歌和死亡引导我们前行
跟随帕慕克,掠过奥斯曼——《我的名字叫红》阅读笔记
石头:作为叛逆和幻灭的表象 ——对孙悟空和贾宝玉的一种解读
《西厢记》:禁欲主义催生爱情之花
十二月党人:掠过夜空的流星雨
尊严和智慧:历史的意义之所在——由徐继畬与福泽谕吉想到的
怨恨:终结暴政,断送革命 ——《双城记》《九三年》阅读札记
第三辑 写有所得
三点钟方向有情况:时间与空间相互定义
野有遗穗
时间的不同面相
贾宝玉的“三体”观
从“雪夜关门读禁书”说起
蓝脸鲣鸟不是我们的榜样
幸福不是橡皮泥
乌托邦何以能蛊惑人心
诗朗诵使地球人七窍流血
在痴语和悬揣中委顿
谁在绑架我们的美好情感?
郭初阳签名本奇遇记
从家乡到故乡
內容試閱
“三栖”教师是如何炼成的?
苏祖祥先生又出书了。
此前他已经出版过一本语文教育专著《语文不是语文书》,该书是《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一,在业界颇有影响。《做一个“三栖”教师》是他的第二本著作,收录的大多是他最近六七年发表的一些主要文章。
我很早就知道苏祖祥这个名字了,十几年前在网上读过他大气恢宏的文章,但当时并不知道他也是中学语文教师,还以为他是专业学者。直到十年前的温州相聚,我才得以见到他的真容,并因此和他成为朋友。后来我帮助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邀请他来西安讲学,和他坐在西安美丽的南湖边,享受着夏天傍晚的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我们在烤肉的香味中饮酒畅谈,不亦乐乎……现在回忆起来,那真是非常美好的人生境遇。
苏老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女儿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女儿和女婿游走世界各地,也让他得以间接了解世界风情。他虽处小城仙桃,却有世界眼光。他的学生别永超曾经来过我家聊天,我们虽属两代人,但不论什么话题,都可以谈得投机。其间我们也谈到苏老师。永超很感念苏老师对他的精神影响,让我很有感触:学生就是教师的精神后裔,一个学生遇到一个自带光明的教师,也是人生福气。从一个学生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教师对他的精神辐射。教师也在这样的学生身上延续了自己的教育生命,传承了自己的文化使命。
什么是“三栖”教师?
从本书的三部分来看,“三栖”教师就是会教、会读、会写的教师。但如果理解仅限于此,显然是低估了本书,也浅化了理解。我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请教过苏老师:“三栖”的“三”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多”,比如栖于真、栖于善、栖于美,栖于文、史、哲之间,栖于读书写作、教书育人、仰望星空之间……苏老师说,还可以理解为对艺术、科学和终极信仰的探索。显然,他认可了“三”就是“多”的意思。
本书所有的思考依然是紧紧围绕“人”展开的,作者对教育的思考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着眼的,由此来看,所谓“三栖”教师就是“全人”教师;做“三栖”教师,就是调动自己能够调动的一切资源,去读、去写、去教,让学生成为全方位发展的文明人。
“三栖”教师既是苏老师努力的方向,也应该是一个呼吁。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工业流水线培养工具化人才。教师的专业分工细化后,普通教师也是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走在“能手”“专家”的路子上。基础教育也无非研究怎么上课、怎么应试、怎么提升专业水平,很多人在乎的是,如何评上高级职称,如何成为行家里手。至于教育的本质目的则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统治校园的是工具理性。工具化教师如鱼得水,有人文追求的教师渐渐成为另类。如何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求得和解,如何在做大自己的精神空间的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精神格局,对此,苏老师付出过艰辛的努力,也有过纠结和挣扎。
我们知道汽车中有“跨界车”,教师中也应该有“跨界”的教师,比如成都的语文老师夏昆,他就能把电影、音乐引入课堂,大受学生欢迎。显然,苏祖祥老师也是一位“跨界”的教师,他除了语文专业的学历之外,通过自己的阅读自修,获得了一些“隐学历”,于是他的视野溢出尘外,向更大的空间拓展。正是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栖”教师。
“三栖”教师是如何炼成的?这本书其实就是最好的回答。
首先,教师必须爱好阅读。这些年教育被搞得越来越复杂,当下真正爱好读书的教育者并不多,很多教师疲于应付非教育的事,无法静下心来读书。钱理群先生认为:好的教育就是教师读书,学生读书;好的学校就是校长读书,教师读书。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我看来,一个教师的精神成长先于专业成长;没有精神成长,谈专业成长是不可想象的。对于一个有精神追求的教师而言,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能量、开拓精神空间的武器,也是通往自由的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是语文教育的命门,对语文教师来说,没有持续的阅读,精神生命必然面临危机。从本书收录的文章看,苏老师的阅读面非常广,从“孔孟”“老庄”到曹雪芹、胡适、鲁迅,从王小波到狄马,从博尔赫斯到尼尔·波兹曼,从卡尔·波普尔到马尔克斯,从斯特林堡到卡尔维诺,从希伯来历史到以色列的今天,从大禹治水到挪亚方舟,从五月花号到美国的民主,从人工智能到未来教育,从科技发展到文明融合,从《肖申克的救赎》到《死亡诗社》……读他的文章,你会充分感受到一个语文老师的博大从容,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一种荣幸。
记得老苏来西安那一次,我去宾馆看他,发现他正在阅读美国作家贾雷德·戴蒙德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我一直没顾上读,在老苏的影响下,我也把它读完了。苏老师读书和我类似,并不是一开始就读教育教学类书籍,而是从教育外围读起来,散兵游勇式地从教育的外围突击,文学、历史、科学、美学、哲学、宗教学……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这样的阅读,似乎一开始距离目标远了,但从后来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看,这些阅读恰恰是为盖房子准备了很多材料,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有了很多抓手,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更有把握。因为学生不会喜欢一个知识贫乏、内心苍白的教师。
其次,教师必须爱好写作,尤其是文科教师。有人说语文教师“能写就能教”,因为能写就对文章的产生过程有直观的体会,不管分析课文还是批阅学生作文,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同时,写作也是自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治愈的手段。
一个会写作的教师一定会表达,会反思,会发现问题,会通过写作不断提醒自己,矫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教育教学变成提升自己生命品质的美好过程。
写作是孤独的事,也是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幽暗小径,让一个人在落入困境的时候找到内在的支撑。同样,写作也是自由的产物,一个教师要有思想的自由,必然要体验孤独。苏老师的文章,不管是评电影《美丽人生》还是用很长的篇幅写十二月党人,不管是评《双城记》《九三年》还是写徐继畬与福泽谕吉,也不管是评《红楼梦》《西厢记》还是写“雪夜关门读禁书”,抑或是给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写阅读札记……我都看到了这种自由的孤独。一个教师,别急于出名,别抱怨怀才不遇,在密室里悄悄聚集能量,这也是苏老师的成长给我们普通教师的启示。
写作不仅是消解孤独、战胜孤独的过程,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孤寂状态下的写作,让一个教师发现自我,重塑自我;因而视野更加开阔,精神更加自由。至今还时不时见到苏老师在《今晚报》《师道》《教师博览》以及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苏老师并不是天天写作的“快枪手”,但他每一篇作品出来都有不错的质量,可见他对汉语的尊重和对思想的追逐。
最后,仅仅教书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有更大的关怀。苏老师的这本书中有很多篇写到教育,也写到家庭教育。在他看来,教育是培养公民的,不是培养工具的。“完整的教育造就完整的人,并不只以培养精英为目标,更以造就现代社会的公民为目标。”他希望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 :“一个生态平衡的森林,既有高耸入云的云杉、高大挺拔的橡树、岁寒而后凋的松树,也有耐寒耐旱的沙柳、艳丽多刺的玫瑰、生命力强旺的荆棘,还有柔弱袅娜的君子兰、亭亭净植的荷花、野火烧不尽的野草。”(《完整的教育造就完整的人》)他呼吁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算起,他 / 她就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个体。虽然父母赋予孩子生命,但造物主却赋予孩子灵气。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者,家庭教育也不是命令与服从的代名词。”(《家庭教育为何演变成教育战争》)他特别看重语言的形塑功能。在他看来,“语文实际上承担着寻找言说方式、探寻生命意义、追问存在理由、凸显个体尊严、形塑民族性格的重任,承担着为每一个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责任。”这就把语文教育提高到信仰的层面。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师生的精神家园就是在一节又一节课的教学相长、一篇又一篇文章的阅读分析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读书、教书、写书,这是苏老师教育生活的三个主要部分。阅读,让他吸纳人类文明的精华;教学,让他与学生一起共同感受人类文明的美好成果;写作,让他与古往今来的思考者对话交流。这样的外在活动和内心体验也成为苏老师安顿自己身心的方式,至于能不能被外界看到,能不能获得什么美誉,这并不是苏老师所关心的,因为他向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境界。几十年兢兢业业,阅读、思考、写作,不断积累生命能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些年成果的部分展示。得到这些成果,就好像得到了作者一部分的生命。
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缘分是通过文字建立起来的,当说出了我们内心想要表达的,就好像是我们自己所写的,作者似乎成了我们的另一颗心,这
就是共鸣。
但愿这本厚积薄发之作,能够在您的内心引起回响和共鸣!
杨林柯
2023 年 1 月于西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