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春秋史话(上下)

書城自編碼: 39522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余灵灵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891820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89.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新版)
《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新版) 》

售價:HK$ 69.6
法兰西的兴衰:从立国到当今
《 法兰西的兴衰:从立国到当今 》

售價:HK$ 105.6
民间传说与现代人的深层心理
《 民间传说与现代人的深层心理 》

售價:HK$ 54.0
枝春在野
《 枝春在野 》

售價:HK$ 51.4
中国大港
《 中国大港 》

售價:HK$ 225.6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

售價:HK$ 237.6
国色盛唐
《 国色盛唐 》

售價:HK$ 71.8
熊镇三部曲(全3册)
《 熊镇三部曲(全3册) 》

售價:HK$ 253.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5.3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
+

HK$ 81.6
《 吞云吐雾:西方烟草使用史 》
+

HK$ 186.3
《 探寻希腊人 》
+

HK$ 72.5
《 图像里的古埃及:古埃及生活简史 》
+

HK$ 132.0
《 世界史:World History 》
+

HK$ 76.6
《 愤激年代:漫画二战史(1931—1945) 》
內容簡介:
《春秋史话(上下)》讲述春秋时期这段历史。历史上所谓春秋时期,始自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之年,即公元前770年,一般以周敬王卒年为其下限,即公元前476年。因为此前的公元前481年,《春秋》记事结束,而史上所称春秋时期,便源自《春秋》一书之名。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坏乐崩、诸侯争霸的时期,而此后的数十年间,战国七雄之赵、魏、韩迅速崛起,三家分晋,齐国陈氏迅速壮大,最终代齐,大国纷争,历史进入了史称战国的时期。《春秋史话》将以《左传》为经,以《国语》等其他古籍为纬,并参考一些考古研究等成果,力图比较全面地综述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全书分为108章:从平王东迁开始至智氏亡战国开始结束。
關於作者:
余灵灵,女。铁道部党校教授,喜欢读书写作,作品多以历史类题材为主,尤其喜欢研究春秋战国史。同时对外国作品也有涉猎,撰有《哈贝马斯传》等传记作品,译有《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诱惑者日记》等名著。罗旻,女。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在《读书》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另出版有《宋代乐府诗研究》等学术研究专著出版。
目錄
目?录
引 子 专利虐民厉王丧权,好大喜功宣王种祸……………………………… 1
第一章 幽王乱制失国丧命,平王迁都周祚得存……………………………… 9
第二章 秦襄公晋封诸侯,秦文公经营西土………………………………… 13
第三章 郑桓公谋及后世,郑武公不废嫡长………………………………… 17
第四章 求谏言卫武自省,歌淇奥百姓和集………………………………… 21
第五章 晋文侯功在周室,晋昭侯祸及子孙………………………………… 25
第六章 长幼争兄弟阋墙,君臣斗周郑交恶………………………………… 31
第七章 宋宣穆仁德立嗣,卫石碏大义灭亲………………………………… 35
第八章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宋陈蔡卫党同伐异…………………………… 39
第九章 鲁隐违制子臧进谏,桓王失礼卿士遭报…………………………… 43
第十章 齐僖介入四方调停,郑伯假命东征北伐…………………………… 47
第十一章 理外事郑伯显气度,处内政庄公失德刑………………………… 51
第十二章 鲁隐怀仁暗遭毒手,宋殇狭隘死于非命………………………… 55
第十三章 郑庄修好重礼结鲁,鲁桓贪誉取鼎于宋………………………… 59
第十四章 周郑再斗王师败北,楚国崛起楚武称王………………………… 63
第十五章 随黄不从楚武试刀,芮国内乱秦宁东进………………………… 67
第十六章 鲁国宫廷太子庆生,郑庄身后诸君争立………………………… 71
第十七章 父母无道卫子取义,兄妹通奸鲁桓丧生………………………… 77
第十八章 江汉纷争楚武逞雄,中原不宁王公求财………………………… 81
第十九章 匹嫡耦国桓王酿祸,悖逆无常襄公乱齐………………………… 85
第二十章 各为其主管鲍谋国,重整家业齐桓登场………………………… 89
第二十一章 率众郊迎桓公礼贤,以诚相待管仲相齐……………………… 93
第二十二章 急于求成齐桓兴兵,重在务本曹刿论战……………………… 97
第二十三章 哀叹邓息引狼入室,可怜宋公戏言丧生……………………… 101
第二十四章 国力增齐桓主盟会,内外斗郑厉再登基……………………… 105
第二十五章 再会盟齐桓霸诸侯,继父业楚文归宿命……………………… 109
第二十六章 惠王贪王叔争上位,兄弟残楚成露锋芒……………………… 113
第二十七章 陈国内乱陈完奔齐,晋侯伐戎晋献种祸……………………… 117
第二十八章 齐桓公受赐封侯伯,晋公子因间居边城……………………… 121
第二十九章 楚令尹侵郑遇联军,齐桓公救燕伐山戎……………………… 125
第三十章 齐桓亲邻周公受献,鲁庄身后庆父作乱………………………… 128
第三十一章 内史过借神论兴衰,齐桓公发兵救邢难……………………… 132
第三十二章 晋太子败狄为逃死,卫懿公好鹤终丧生……………………… 136
第三十三章 卫文迁都诸侯相助,晋献伐虢虞公前导……………………… 141
第三十四章 觊觎中原楚成伐郑,统领诸侯齐桓立威……………………… 146
第三十五章 骊姬乱晋申生屈死,献公摘瓜二子出奔……………………… 150
第三十六章 轻举妄动王郑昏乱,唇亡齿寒虞虢皆亡……………………… 154
第三十七章 齐楚拉锯蔡许从楚,秦国崛起百里相秦……………………… 157
第三十八章 星变日食齐桓纳谏,慎终如始管仲进言……………………… 162
第三十九章 洮邑集会襄王固位,葵丘盟誓诸侯立规……………………… 165
第四十章 晋国大夫各党新主,秦穆君臣择立晋君………………………… 168
第四十一章 欲善彰恶鬼神不佑,背约嗜杀晋惠无行……………………… 173
第四十二章 受命不敬晋惠失礼,因书论事内史预言……………………… 176
第四十三章 襄王礼贤管仲辞让,诸侯备戎桓公攘夷……………………… 179
第四十四章 秦救晋灾晋拒秦籴,晋败韩原秦获晋侯……………………… 182
第四十五章 携子将女穆姬履薪,以德报怨秦伯和晋……………………… 186
第四十六章 五石陨落六鷁退飞,诸侯集会晋子质秦……………………… 191
第四十七章 管仲既殁奸邪并起,齐桓身后众子争立……………………… 194
第四十八章 朝三暮四郑文朝楚,以退为进卫文立威……………………… 198
第四十九章 宋襄争霸诸侯会盟,秦穆灭梁楚人伐随……………………… 201
第五十章 不鼓不列宋襄败绩,无备无能鲁僖溃军………………………… 205
第五十一章 过眼烟云襄惠弃世,遍尝五味重耳出山……………………… 209
第五十二章 诸侯各异礼与不礼,重耳亲筮吉为大吉……………………… 214
第五十三章 嫁女设宴秦穆礼宾,渡河息乱晋文登基……………………… 217
第五十四章 宽宏大量晋文免祸,狷介耿直介推隐身……………………… 221
第五十五章 天家内乱襄王出奔,晋侯卜筮秦晋勤王……………………… 225
第五十六章 晋侯请隧襄王赐田,文公理政晋国崛起……………………… 229
第五十七章 卫文灭邢郑文杀子,秦晋伐 邛 若 秦楚相争 …………………… 233
第五十八章 齐鲁争霸鲁援楚师,宋国被难晋作三军……………………… 236
第五十九章 伐卫破曹晋军救宋,联齐结秦文公布局……………………… 239
第六十章 退避三舍城濮对决,献俘受命晋文称霸………………………… 243
第六十一章 宁武处乱愚不可及,晋文召君不足为训……………………… 247
第六十二章 秦晋伐郑烛武退师,鲁分曹田晋作五军……………………… 251
第六十三章 卫侯迁都晋楚媾和,郑商劳军秦师无功……………………… 255
第六十四章 疲兵受袭秦师败绩,文嬴请命三帅归秦……………………… 258
第六十五章 中原纷乱晋襄出手,令尹遭谗楚穆弑父……………………… 261
第六十六章 秦军再败国政得修,鲁文尊父祭祀失礼……………………… 265
第六十七章 渡河焚舟秦晋再战,结鲁释卫晋楚争强……………………… 269
第六十八章 秦善任人称霸西戎,楚灭蓼六拓土淮南……………………… 272
第六十九章 秦穆人殉民歌黄鸟,晋臣纷争错立新君……………………… 276
第七十章 公族势盛宋国内乱,诸侯集会赵盾与盟………………………… 280
第七十一章 楚穆北进宋昭受辱,鲁国胜狄 叟阝 瞒渐亡 …………………… 283
第七十二章 对峙河曲秦晋又战,奔走中原鲁文求成……………………… 287
第七十三章 赵盾安王调停邾鲁,齐懿杀侄为祸鲁曹……………………… 291
第七十四章 四方叛楚苍天降灾,一鸣惊人楚庄为政……………………… 295
第七十五章 宋襄夫人杀昭立文,郑穆臣子书简陈情……………………… 298
第七十六章 鲁文归天襄仲柄国,齐懿被弑齐惠登基……………………… 301
第七十七章 季文史克谏言鲁宣,武氏穆氏作乱宋国……………………… 304
第七十八章 楚晋会战晋军败北,郑宋交手宋师不敌……………………… 308
第七十九章 晋灵不君赵穿弑主,赵盾蒙恶董狐直书……………………… 311
第八十章 楚庄伐戎问鼎周郊,郑穆刈兰命归黄泉………………………… 314
第八十一章 郑灵丧生郑襄得立,楚相作乱楚庄平叛……………………… 317
第八十二章 吴越盟楚晋殆赤狄,陈灵无道楚复封陈……………………… 320
第八十三章 楚国北伐郑襄肉袒,晋军南渡楚庄求和……………………… 325
第八十四章 晋难敌楚狼狈撤军,楚轻胜晋不为已甚……………………… 331
第八十五章 楚庄围宋清丘遗讥,赤狄侵晋景公灭潞……………………… 335
第八十六章 秦桓伐晋魏氏败秦,鲁国初税丘甲遍鲁……………………… 339
第八十七章 晋人献俘晋臣和周,楚庄择傅申叔论道……………………… 343
第八十八章 士会致政郤克逞怒,宣公既薨鲁臣内斗……………………… 346
第八十九章 王臣背信王师败绩,诸侯联盟齐军不敌……………………… 350
第九十章 臣彰君恶宋以人殉,王辞晋献楚赖众胜………………………… 355
第九十一章 郑败诸侯楚归荀罃,鲁盟晋卫晋作六军……………………… 359
第九十二章 晋地山崩晋国迁都,郑许互讼郑伯盟晋……………………… 362
第九十三章 宋国内乱诸侯侵宋,楚师北伐晋国联吴……………………… 365
第九十四章 晋景乱命诸侯怀贰,郑成摇摆晋楚缓争……………………… 369
第九十五章 郑国轻君莒国恃陋,晋景梦鬼诸侯离心……………………… 373
第九十六章 王卿争政晋臣争田,鲁宋联姻晋楚结盟……………………… 376
第九十七章 为臣不敬卿士取祸,晋厉绝秦诸侯联军……………………… 379
第九十八章 曹成杀嫡子臧辞立,郑室再乱卫国种祸……………………… 382
第九十九章 楚背晋盟宋室纷争,许迁国都三郤乱晋……………………… 385
第一〇〇章 郑人伐宋侯伯出兵,楚师援郑晋楚争锋……………………… 388
第一〇一章 轧内结外叔孙被逐,以下盖上郤氏夸功……………………… 393
第一〇二章 郑国侵晋诸侯伐郑,臣子乱齐晋厉自乱……………………… 397
第一〇三章 君臣罹难咎由自取,悼公继位再霸诸侯……………………… 401
第一〇四章 郑楚侵宋晋下彭城,诸侯筑城郑背楚盟……………………… 405
第一〇五章 联吴抗楚中原扩盟,荐贤守职君臣强晋……………………… 409
第一〇六章 尊秩守序鲁臣论礼,抚戎来远晋卿谏君……………………… 413
第一〇七章 鲁获附庸得失参半,陈叛楚盟进退两难……………………… 417
第一〇八章 一再进逼齐国灭莱,两面讨好郑臣惹祸……………………… 420
第一〇九章 宋逢天灾鲁遇人丧,齐无良相晋有贤臣……………………… 425
第一一〇章 秦楚伐晋诸侯会吴,偪阳灭国侯伯封宋……………………… 430
第一一一章 楚郑伐宋诸侯伐郑,郑国内乱王卿争权……………………… 433
第一一二章 鲁作三军三分公室,郑倚两方两面得罪……………………… 437
第一一三章 鲁君守礼周王求后,晋臣辞让楚共谦谥……………………… 441
第一一四章 士匄纳言季札辞立,联军渡泾晋臣分歧……………………… 445
第一一五章 君臣乱卫卫献出亡,吴人败楚楚康安民……………………… 449
第一一六章 齐鲁相争邾莒从齐,宋臣效贤晋平立威……………………… 453
第一一七章 联军伐齐荀偃遂愿,鲁臣纪功臧纥谏言……………………… 458
第一一八章 子孔乱郑灵公乱齐,诸侯和齐陈蔡自乱……………………… 462
第一一九章 丧失底线咎由自取,常怀敬戒善恶有报……………………… 467
第一二〇章 身死言立文仲不朽,智临德上臧纥出亡……………………… 471
第一二一章 晋臣不和党同伐异,栾氏及祸根败枝亡……………………… 475
第一二二章 灵王阻水太子论史,单公敬让叔向言德……………………… 480
第一二三章 刚愎自用齐庄伐晋,陪臣作乱崔杼弑君……………………… 484
第一二四章 君臣暗弱楚师无功,将士大度晋军逞威……………………… 489
第一二五章 内政混乱晏婴韬晦,外交斡旋子产成名……………………… 493
第一二六章 联军东进齐人求和,卫臣内应献公复位……………………… 496
第一二七章 郑国伐陈子产献捷,楚师攻郑君臣退让……………………… 501
第一二八章 吴楚相争吴王身死,楚秦联兵晋国服众……………………… 505
第一二九章 楚臣晋用声子谏言,守礼谦恭韩氏将兴……………………… 509
第一三〇章 晋卿争田晋臣进谏,崔氏内乱崔杼身亡……………………… 513
第一三一章 审时度势南北弭兵,因言察志郑卿赋诗……………………… 517
第一三二章 滥赏错罚宋平不明,朝觐奔丧鲁襄如楚……………………… 522
第一三三章 蔡无明主郑有能臣,齐逐庆氏君行赏赐……………………… 527
第一三四章 郑宋遇灾贤臣赈粮,出访鲁国季札观乐……………………… 531
第一三五章 晋平城杞鲁国离心,王室有乱宋廷受灾……………………… 535
第一三六章 同室操戈郑臣内斗,中庸守礼子产当政……………………… 539
第一三七章 仿建楚宫襄公去世,不毁乡校子产理国……………………… 543
第一三八章 诸侯再盟令尹遭议,叔孙有难赵武求情……………………… 547
第一三九章 大夫争女郑国又乱,秦君逐弟楚尹篡位……………………… 553
第一四〇章 楚篡晋弱吴兴鲁守,莒乱滕丧燕逃齐衰……………………… 557
第一四一章 晋平染疾医和论因,赵武身亡韩起出访……………………… 561
第一四二章 晏婴论齐叔向论晋,君臣朝晋郑伯朝楚……………………… 566
第一四三章 晋允退让平公纳谏,楚合诸侯灵王骄纵……………………… 569
第一四四章 鲁国雨雹大夫论灾,穆子不终季孙得势……………………… 573
第一四五章 晋楚联姻薳氏进谏,子产改革郑筑刑鼎……………………… 577
第一四六章 楚师侵吴劳而无功,灵王筑台奢靡甚过……………………… 580
第一四七章 日食分野君卿殒命,梦筮相合卫国立嗣……………………… 585
第一四八章 齐国伐燕子产息事,郑臣不宁陈哀自尽……………………… 589
第一四九章 晋君失德难逃其命,良臣箴言可解纷争……………………… 593
第一五〇章 齐臣相争陈氏萌志,楚国围蔡灵王种祸……………………… 596
第一五一章 宋元继位晋昭登基,鲁昭失礼公室愈卑……………………… 601
第一五二章 郑葬简公晋灭肥国,鲁有乱宰楚无明君……………………… 604
第一五三章 臣子复仇陈蔡复国,楚灵自缢平王登基……………………… 609
第一五四章 晋会诸侯齐鲁顺服,盟约贡赋子产陈情……………………… 613
第一五五章 楚王安民莒国内乱,晋国克鼓天子乐忧……………………… 617
第一五六章 进退有度子产论理,郑卿赋诗韩起观志……………………… 621
第一五七章 鲁徕邾郯郯君论官,晋灭陆浑周朝渔利……………………… 625
第一五八章 异常天象四国火灾,谨循人道子产断事……………………… 629
第一五九章 平王信谗错杀伍奢,太子进药致死许君……………………… 633
第一六〇章 和而不同晏婴进谏,仰人鼻息蔡国日衰……………………… 637
第一六一章 华向发难作乱宋国,卫臣泄愤累及灵公……………………… 641
第一六二章 宋国内乱华氏奔楚,邾鲁纷争叔孙守节……………………… 644
第一六三章 发行重币贱物害民,铸造大钟劳民伤财……………………… 648
第一六四章 王朝内乱周室二分,吴楚相争平王失策……………………… 653
第一六五章 诸侯集会赵鞅问礼,鸜鹆来巢鲁昭出奔……………………… 659
第一六六章 齐鲁交战鲁乱未息,敬王复位子朝奔楚……………………… 665
第一六七章 吴国伐楚鱄诸刺僚,士鞅贪贿鲁君受辱……………………… 669
第一六八章 祁杨灭族晋风日坏,魏氏守德晋铸刑鼎……………………… 673
第一六九章 鲁昭失位薨于乾侯,吴王侵楚问计伍员……………………… 678
第一七〇章 吴越交兵晋史预言,成周筑城宋薛齟龉……………………… 683
第一七一章 楚相贪婪蔡唐离心,晋臣索贿会盟不果……………………… 687
第一七二章 吴蔡兴兵楚昭出亡,随国庇楚包胥求秦……………………… 691
第一七三章 秦国出兵楚昭回都,三桓衰落阳虎篡权……………………… 695
第一七四章 晋失诸侯齐鲁互攻,鲁有乱臣三桓受挫……………………… 700
第一七五章 齐晋交战齐鲁会盟,晋卫互攻鲁齐交好……………………… 704
第一七六章 郑政不稳郑杀邓析,宋国内乱鲁堕三都……………………… 709
第一七七章 权臣相斗晋国内乱,卫妃淫乱太子出奔……………………… 713
第一七八章 朝会失礼鲁国死君,世仇得复夫差逞志……………………… 717
第一七九章 楚国伐蔡蔡国迁吴,齐卫援范晋郑交战……………………… 721
第一八〇章 卫子辞嗣齐景遗祸,鲁国火灾季孙害嫡……………………… 726
第一八一章 不禳不祀楚昭明理,绝地天通大夫论道……………………… 730
第一八二章 畏强凌弱鲁吴结盟,尊制诫子季妇守礼……………………… 734
第一八三章 宋国灭曹齐悼被弑,郑臣取祸晋国伐齐……………………… 739
第一八四章 吴开邗沟艾陵败齐,越豢吴人子胥殒命……………………… 743
第一八五章 卫臣谋私孔子回国,吴晋会盟歃血争先……………………… 747
第一八六章 吴王争霸霸权虚置,越国侵吴吴越媾和……………………… 751
第一八七章 二宰相争齐陈弑君,君臣反目向魋反叛……………………… 755
第一八八章 陈臣不辱鲁臣折齐,卫国内乱子路丧生……………………… 759
第一八九章 难得安生卫庄被弑,不堕尊严楚臣论宝……………………… 763
第一九〇章 孔子逝世鲁哀致诔,孙胜乱国叶公定楚……………………… 766
第一九一章 齐盟邾鲁晋国制齐,楚防周边越国犯楚……………………… 771
第一九二章 审时度势范蠡谋事,虚心纳谏勾践复国……………………… 775
第一九三章 发动全民勾践备战,告祭伍员夫差自尽……………………… 780
第一九四章 君臣反目卫侯出亡,景公辞世宋昭得立……………………… 785
第一九五章 徒劳奔走哀公辞世,盛极而衰知氏灭亡……………………… 789
尾 声 名存实亡诸侯谢幕,实至名归权卿登台…………………………… 793
后 记…………………………………………………………………………… 795
参考书目………………………………………………………………………… 796
內容試閱
历史上所谓春秋时期,始自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之年,即公元前770年,一般以周敬王卒年为其下限,即公元前476年。因为此前的公元前481年,《春秋》记事结束,而史上所称春秋时期,便源自《春秋》一书之名。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坏乐崩、诸侯争霸的时期,而此后的数十年间,战国七雄之赵、魏、韩迅速崛起,三家分晋,齐国陈氏迅速壮大,最终代齐,大国纷争,历史进入了史称战国的时期。本书将以《左传》为经,以《国语》《史记》等其他古籍为纬,并参考一些考古研究成果等,力图比较全面地综述历史上的春秋时代。西周的灭亡虽然主要是因幽王乱制,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周乱象早已萌生。西周的败亡与幽王恣肆暴虐的祖父厉王脱不开干系。周为姬姓,厉王名?,是自周武王发建立西周王朝后的第十位王。古人往往将天象与人事联系起来看待,因此由厉王的一生追溯到他出生之年的天降之灾。据南北朝沈约注《竹书纪年》记载,孝王“七年冬,大雨电,江、汉水”,附注曰“江、汉水,是年,厉王生”。周孝王七年,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西周纪年表》,为公元前878年;而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结果,孝王在位六年,其在位最后一年为公元前886年。本书公元前纪年均据范文澜所定年表。沈约所以注“是年,厉王生”,暗示厉王出生伴随着天象反常,江河泛滥,六畜不宁。厉王并非无所事事的昏君,1978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的厉王?簋,其上铭文表明厉王是立志绍兴周王室的。铭文曰:“王曰:有余隹小子,余亡康昼夜,经拥先王,用配皇天,簧黹朕心,施于四方。希余以义士献民,称执先王宗室。”从铭文的落款可知,此簋制于厉王十二年,约公元前846年。然而厉王兴国之举,与王者之正道南辕北辙,为西周百姓带来了灾难,以至于日后的史书记载中,厉王只留下了一个暴君形象。
那么,厉王当政究竟为周王朝及其子民带来了哪些灾难呢?厉王的暴政首先表现在王室专利方面。所谓专利,便是垄断财物,与民争利。周王治下的荣国,其国君荣公就追求垄断国中的一切财物。他搜刮了百姓财物,自然可以用来讨好厉王以求荣宠。据《竹书纪年》记载,厉王元年约公元前857,便任用荣公为王朝重臣。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大夫芮伯由此感叹王室将会走向衰微。芮伯指出:“荣公只知与民争利,却不知大难将至。利为百物所生,天地所载,如果有人垄断,必定会遭祸害。百物所生、天地所成之物,天地间百物亦皆可取之,岂可垄断?与民争利引发众怒,又不对祸难有所防备,以这种方法教王,王朝还能长治久安吗?王者应当遵循中道,将天下之利散布于举国上下,使神人百物均能获利,无过亦无不及。即便如此布施,王者依旧要常怀畏惧之心,畏惧民情民怨。因此《周颂·思文》中赞颂后稷‘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便是言后稷文德,可配上天,以文德推行中道,可养育万民。《大雅·文王》中所称赞文王‘陈锡载周’,是言因文王美名天下传扬,因此上天赐他光大周邦。正因为后稷、文王能广施恩惠,知畏惧祸难,因此能承载周祚,延续至今。如今,王却要学垄断之法,岂能长久?匹夫专利,民众尚且视之为盗寇,王者专利,天下还会有人归顺吗?若任用荣公,王朝必会衰败。”但厉王听不进芮伯的谏言,一心效仿荣公专利,因此重用荣公,以行国政。据《竹书纪年》,但厉王继位初年,建成夷宫,命卿士荣夷公主持落成典礼。可见厉王对荣夷公的重用。
厉王宠信荣公,与民争利,自然会逐渐引发国人诸多非议,王卿召公因此劝谏厉王。厉王暴虐,非但不听召公劝谏,反而重刑弭谤。厉王弭谤,成为厉王暴政的又一典型事件。据《竹书纪年》,厉王继位第八年,开始监察弭谤。据《国语·周语》记载,厉王重用卫国巫师监察众人,凡巫师所举非议朝政之人,厉王一律诛杀。厉王为何任用巫师呢?可以想见,比起任用大臣监察,任用巫师监察更能震慑百姓,因为大臣只能监察百姓表露的言行,而巫师则被认为可以参透人心。于是,据《国语》记载,国人非但不敢公开议论王朝是非,私下也不敢有所表露,相互见面,顶多只敢以目光打个招呼。全国上下鸦雀无声后,厉王感觉非常良好,高兴地向召公道:“朕现在已经消除了各种非议,众人都不敢随便讲话了!”召公回答道:“这只是阻障了民间的议论,并非真正消除了各种非议。”召公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河流拥塞,堤坝崩溃,必多伤人;民言阻塞,民情激愤,必伤社稷。因此治水必须加以疏导,治民必须让民众发言,倾听民声。”召公又列举先贤制定的古制劝告厉王,所谓天子听政,就是要听取方方面面的声音,“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召公强调:“大地有山川,以宣地气,一切财用由之所出;平原湿地行灌溉,衣食所需由之所生。民之有口,口之宣言,犹如宣地气、导灌溉一样,决定着社稷的兴衰。行善,便是行民心之向,防败,便是防民情之所背,这样,才能如地气得以宣发,田地得以灌溉,才能使国民丰衣足食,财用不竭。百姓心之所想,宣之于口,见之于行,又怎么可以阻塞呢?若阻塞百姓之口,又能支撑多久呢?”
向来忠言逆耳,厉王只图当下获利,根本听不进召公的忠言。召公为召康公之后,世袭王卿,老成谋国,德高望重,召公之言尚不能入厉王之耳,举国上下便再无直言进谏之人。之后不过数年,厉王治下的国人,即王城中的民众,便举行暴动,起而反抗,致使厉王丢掉王位,仓皇出逃。国人之所以能有力量驱逐厉王,是因为国人是与周王室同宗或具有利害关系之人,周制规定了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国人除了在王城与王畿居住、获得俸禄与谋生获利的权利外,在王室无法决定是否抵御外敌、是否迁都、立谁做王位继承人等重大问题时,他们在国人大会上享有表决权;国人的义务是平时每年参加军事演习,战时成为王朝的作战人员。正因为他们能参与政治表决,并拥有军事经验,因此国人造反,能赶走失去民心的厉王。据《竹书纪年》,厉王逃亡到彘邑,十四年后,崩于此地。彘邑在今山西省霍州市。
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致戮无辜曰厉”。厉王杀人弭谤,是杀戮无辜,“厉”之谥号恰如其分。所谓谥号,是中国古代对国君的盖棺论定。国君死后,臣子们要根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对他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夸功,不掩过,即便是新君也不能随意改变众臣公议的谥号。谥号是对于死者的舆论评价,使得一代代国君为避免死后的恶名,而注重自身德行;谥号更是对新君的警示压力,提醒他应当如何修德为政,才能避免使自己与子孙蒙羞的恶谥,在历史上留下英名。拟定谥号不夸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谥号不仅是对国君的评价,也暗含着对这一代臣子的评价,臣子很难避免自己的情感寄托。但在注重名位的春秋时代,从天子卿士到各国大夫,基本尚能遵循谥法的原则,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不为尊者隐讳。因此,尽管今天留存下来的历史记载有限,我们尚能从谥号上了解一位天子或诸侯的生平概况。从厉王专利与厉王弭谤的历史记载,可以使我们看到我国古代制度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古代圣贤在制度建设方面不可谓不尽心竭力,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连续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王权最终决定一切的制度无法避免王朝的衰亡。古代圣贤制定的议政听政规则是很全面、很有道理的,召公阐述的古制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之所以“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是因为公卿都是获得周王封地之王亲国戚与重臣,于情于理于职于责,都应当使所封之地的政事民情上达天听;列士文武各有所长,各自为王差遣,勤劳王事,自应当将各自所见所闻传达于天子。献诗便是公卿列士使得下情上达的一种恰当形式。古代献诗,除了用于祭祀天地祖宗的颂歌外,主要内容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表现民风,以利教化;陈述下情,以利政治;劝谏天子,以保善政。诗,从形式上看,语言简洁,朗朗上口,雅俗共赏,不失礼仪;从内容上看,可言风俗,可陈民情,可叙可议,可讽可谏,因此是公卿列士进行陈述与规劝、并表现自身责任与才识的十分恰当的方式。诗的这种陈情与讽谏功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唐、宋时代,一直为士大夫阶层所保持并光大,为后世留下诸多传世诗篇。“史”,据《周礼·天官·宰夫》,“掌官书以赞治”。史官是负责保存前代与当代各类典籍文书与治理实例,为君王提供治国依据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处置方式,是君王行政的重要参考。最初,统治者更多地是依靠巫祝占卜问神,作为处理各种事件的依据。逐渐地,关于历代的典籍文书与治理实例的记载,以及关于事件因果联系的历史记载逐渐增多,统治者可以不再一味依靠巫祝,而是更多地参照前人的处置方式。于是史官便逐渐独立于巫祝,与巫祝共同承担起为君王统治提供参考依据的职责。“史献书”,便是为君王提供历史记载与先贤言行作为依据,以供决策所需。
“师”,据《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能够提供箴言,喻理于事的“师”,或可能通晓天象,或可能精于占卜,或可能博古通今,或可能德高望重,他们因身份而自重,也为王公大臣乃至天子所尊重,因此他们提供的箴言,指明的事理,在君王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瞽、瞍、矇基本都属于盲人,只是矇者还有残存视力。盲人一般听觉发达,因此于音乐与记忆方面常常有其天赋,让盲人作曲、诵诗属于人尽其用。特别是盲人不会察言观色,因此由盲人根据诗的内容制作并演奏乐曲,或歌或诵公卿列士所献之诗作、师所献之箴言,便不受王侯与大臣脸色与暗示的影响,可以将下情原原本本地上达天听。这更是古代圣贤人尽其用的妙法。“百工”,据《周礼·冬官·考工记》,“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即百工是审视各种材质、予以分门别类、以制作各类器具之人,他们都有一套依据古制、综合经验的行事规则,如果王侯与大臣要行违反古制或违反常识之事,百工便有责任提出谏言。例如,《国语·鲁语》中便有匠师庆谏鲁庄公丹楹刻桷的记载。鲁庄公要将其父桓公庙宇的柱子漆成红色,并要在方形椽头雕刻花纹,匠师庆谏道:“臣闻,为使后人不陷于不善之举,先圣王公早为后世立法。他们为后世昭明先君善德之名,使后世引为借鉴,能够坚持不懈,以图长久。如今先君简朴,今上奢侈,会使先君善名湮灭。丹楹刻桷非但于君上无益,且有堕先君之德。”这一记载说明,当时的百工是可以
对王侯提出规劝的。
依据当时的听政制度设计,庶人虽然难得晋见王侯与重臣,但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有进言的权利。他们可以通过“谤木”表达自己的主张,也可以通过直接管理他们的官员或列士来传递他们的意见。至于王侯的近臣,自然有规劝天子的责任,而王侯的宗亲,更有纠察王政的责任。如此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再由德高望重,尤其文德深厚的帝师起草文件,由天子最终决定。这种兼听的古代听政形式,允许公卿列士乃至庶人议论政事,可谓古代的民主集中制,而允许上至公卿下至士庶劝谏君王,可谓古代的监察方法。先贤制定的这些方法,虽然常常得不到贯彻,但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理念,要求统治者兼听明断的社会诉求,和敢于直言劝谏的士大夫精神,却在数千年中一直保持下来。不论政治制度有何变动,不论环境有何不同,履行对君王的规谏,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精英们表现责任与胆识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行为对皇权形成了很大的制约。这是古代中国文官制度非常成熟并得以存续数千年的重要原因。
回到西周败亡的话题。西周的败亡,厉王之子,号称中兴之主的宣王其实也责无旁贷。周宣王名靖,是西周第十一位王。厉王出逃之时,太子靖险些被杀。据《史记》记载,当时太子藏于召公家中,国人得知,便包围召公之家。召公道:“昔日我数次劝谏,君王不从,因此招致此难。如今国人要杀太子,君王或许会以为我借此泄私愤。侍奉国君,虽有危难不当怨恨,虽有愁怨不当发泄,何况侍奉周王!”于是召公以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赴死,救下太子靖。根据《竹书纪年》,在国人暴动之后,厉王去世之前,依旧以厉王某年纪年,然而在厉王出逃、宣王得立之前,有一段“共伯和”执政的记载:“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史记》则以“共和”纪年,以为“共和”是召公与周公二相共同执政,并且记载厉王在位年数也与《竹书纪年》不同。但不论是年代多少,是谁执政,这一期间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收拾了厉王留下的烂摊子,为宣王平稳继位奠定了基础。因此宣王执政时期才有了中兴气象。宣王谥“宣”,“圣善周闻曰宣”。可见周臣对宣王评价甚高。但宣王并非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他虽然在平定戎、夷方面有其武功,却渐渐好大喜功,指手画脚,疏于政事,不耐细务,既未能藏富于民,也未能持续增强国力。
宣王即位初年,先后命臣子西破西戎,北伐玁狁,南征荆蛮,并亲自率师东讨徐戎,平定四方,巩固统治,颇有中兴之势。据《竹书纪年》记载,宣王元年,即公元前827年,宣王便“复田赋,作戎车”,即调整田赋,准备兵车。宣王三年,“命大夫仲伐西戎”。《小雅·出车》歌道,“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赫赫南仲,玁狁于夷”,诗中所描述的周王命将士出兵抗击玁狁,及其歌颂南仲攘戎伐戎、平定玁狁的功绩,便是宣王年间之事。宣王五年,“尹吉甫帅师伐玁狁,至于太原”。太原位于宗周镐京西北,泾水上游,(今甘肃省平凉市东的泾川县、镇原县一带。)
《小雅·六月》便记叙并歌颂了尹吉甫的此次出征。诗云:“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即是说,玁狁已经渡过了泾水,矛头直指镐京。于是王师紧急出征,“薄伐玁狁,至于太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此次出征,一直打到泾水上游的太原,将玁狁赶了回去,吉甫的文治武功,可以为诸侯垂范。《竹书纪年》还记载了宣王五年的另一次出征,便是“方叔帅师伐荆蛮”,这在《小雅·采芑》中有所描述,“方叔莅止,其车三千”“方叔率止,其乘四骐”“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竹书纪年》又记载宣王六年,“召穆公帅师伐淮夷”“王帅师伐徐戎”,淮夷在今天的淮河流域下游,徐戎在今天的江苏省洪泽湖北。《小雅·黍苗》便是歌颂召虎帅师平定南方,诗云“悠悠南行,召伯劳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召伯有成,王心则宁”。《大雅·江汉》更描述了气势磅礴的征淮场面,歌颂宣王与召虎的功绩。诗的首章与二章云:“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上述征讨都取得了胜利,因此宣王有了“中兴之主”的名声。但宣王在建立武功之后,开始骄傲,喜欢干预诸侯内政。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诸侯与天子的关系,主要是名分上的君臣关系,诸侯国的内政外交都有其独立性。只有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都恪守名分,相互尊重,才能求得天下太平。然而宣王却依仗武功,随意干涉诸侯国内政,导致“诸侯从是而不睦”,纷争四起。
据《竹书纪年》,就在宣王成就东征西讨的武功之后,宣王八年,当鲁武公敖来朝时,宣王钦定了鲁国的继承人。《国语·周语》对于此事有比较详细的记载。鲁武公带长子括与少子戏朝见宣王,宣王喜欢鲁武公的少子戏,便指定戏为鲁国储君。周朝卿士樊仲父向宣王进谏道:“王不可立戏为鲁国储君。王者出令不顺,必会有人违犯王令,违犯王令,王必诛之,因此王者出令,不可不顺。出令不顺,民将不从,民之不从,令将不行,令之不行,则政事将不成。弃长立幼,是为不顺,行事不顺,民众便会背弃君王。自古以来,以下事上、以少事长为顺,反之为逆。如今天子立诸侯少子为储君,乃是教天下行逆。若鲁公遵从此令,诸侯起而效之,将会使立嫡立长之祖制不存,先王之令不得执行;而若鲁公不从此令,则王必定要以鲁公不从王令而讨伐鲁公,这其实等于是在声讨破坏祖制的王自身。如此,讨伐不是,不讨伐亦不是,会使王自身陷于两难境地,希望王能慎重考虑。”但最终宣王还是指定戏为鲁国储君,为日后鲁国争夺国君之位埋下了祸根。据《国语》记载,鲁武公死后,鲁人杀懿公戏,立括之子伯御。据《竹书纪年》记载,宣王二十一年,约前807年,鲁公子伯御弑其君懿公戏。之后,宣王三十二年,约公元前796年,王师伐鲁,杀伯御,立懿公之弟称,是为孝公。《国语》记载道:“诸侯从是而不睦。”
随着执政时间延长,宣王于内政方面开始怠于礼制和农事。据《竹书纪年》记载,宣王二十九年,约公元前799年,宣王“初不籍千亩”,开始不依古制行籍田之礼。民以食为天,籍田之礼,在农事为重的传统社会,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据《国语·周语》记载,虢文公就此事规谏宣王道:“民之大事在农,祭祀神灵祖宗的丰盛食物出于农事,黎民百姓生息繁衍离不开农事,政事军事供给均基于农事,天下和睦依靠农事,财用蕃殖始于农事,国计民生与教化民风均有赖于农事。因此,农官是重臣,籍田之礼是大礼,在行籍田礼时,王者必须唯农是务。”当然,籍田之礼是非常繁琐的。仪式化是表现信仰、崇拜和虔诚所必需的群体行为。为表现对于天地神灵的尊崇,对于农事农功的注重,籍田之礼的仪式非常隆重,因此也十分繁琐。
宣王“不籍千亩”,或是将籍田之礼简化,不再斋戒多日,也不再翻耕千亩之地,或者是完全废除了籍田之礼,总之是不按照礼制规定,率领公卿大夫乃至士庶人等,行千亩籍田之礼。虢文公认为,籍田之礼是“媚于神而和于民”的要务,不行籍田之礼,就会“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将何以求福用民”?但是,既躁动又懒惰的宣王不耐烦这种繁琐的仪式,故而不听虢文公劝谏,开始不行千亩籍田之礼。籍田仪式的省略,意味着农事不受重视,这肯定会影响周王朝的国力。此后,据《竹书纪年》记载,宣王三十三年,即公元前795年,“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三十八年“王师及晋穆侯伐条戎、奔戎,王师败逋”。条戎与奔戎应当都在大河以东的黄土高原,因此宣王才与晋侯共同讨伐。三十九年,“王师伐姜戎,战于千亩,王师败逋”。不重农耕,懈怠政事,国力自然削弱,武备亦会怠惰,因此导致了连续几年征战失败,而征战失败,又伤害了周王朝的民心与元气。宣王疏于内政的另一大证据便是宣王四十年的“料民”之举。据《国语·周语》记载,“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所谓“料民”,便是查户口,数人头。仲山父劝谏宣王“民不可料”。古代无需料民,便可知民之多少,因为有司民即民政之官,掌握民众生老病死之数;有司商即掌握姓氏之官,掌握赐族赐姓人数;有司徒即掌兵之官,掌握军旅人数与训练情况;有司寇即掌刑之官,掌握死刑徒刑人数;有牧人掌握祭祀牺牲之数;有场人掌握场圃收入之数;有廪人掌握谷物出入之数。因此,人口多少、生死,财物出入、往来,君上皆可掌握。慎重政事,以籍田之礼治理农事,农闲之际行狩猎军训之事,均可获知国家人口与储备,何必行料民之事?料民之举会连带出两个问题:一是等于承认天子自身不修内政,对于国计民生胸中无数;二是等于昭告天下国家有事而国力不足,使得诸侯轻视王室。如今宣王出台料民之举,显然表明自天子至卿士,都未能尽职尽责。宣王因长年怠于内政,胸中无数,在他感到兵力不足、国力不足之后,试图加大从百姓处攫取的力度,并补充兵员,因此坚持“料民”。此举非但没有中兴王室,反而加速了王朝的败亡。因此可以说,西周灭亡,自厉王与宣王时代便埋下了祸根。
?幽王乱制失国丧命,平王迁都周祚得存周幽王,名宫湦,是周宣王之子,西周王朝的第十二位王,西周王朝便终结于他之手。幽王似乎命中注定是要败亡的。他出生备受质疑,登基又逢山川有变,本就令国中生疑,而他的宫廷生活又后妃失序,以至于废嫡立宠,招来姻亲不满,诸侯侧目。最终,他众叛亲离,被申侯与犬戎联兵弑杀于骊山。幽王死后谥“幽”,便是对他一生的基本评价。根据《逸周书·谥法解》,“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幽王确实恰如其谥。
幽王可能是个早产儿。据《汲冢琐语》所载故事,幽王的母亲是宣王元妃,怀孕一个月便生下幽王,因此不敢将儿子抱给宣王。宣王就此事召公卿与太史们询问,史臣们回答道:“早产的如果是男婴,身体发育不全,骨骼发育不完备,也就罢了,如果身体发育全面,骨骼发育完备,则于天子不利,将来必会亡国。”宣王道:“那就放弃了吧。”此时有一位名仲山甫的大臣道:“天子年纪已长,却一直无子,这或许已经表示上天不佑周邦了。如今有了儿子又要抛弃,难道没有儿子就好吗?况且卜筮之言也就是姑妄听之,何必定要听从!”宣王想想,老而无子,家国无嗣,亦非有福,便打消了弃子念头。上述故事肯定有极大的夸张成分,但或许含有一些隐喻。宣王多年无子,元妃生子又与孕期相差甚远,或许暗示着后宫有淫乱之事。王后在忐忑中孕育的生命,或许导致幽王的确是个早产儿。宣王虽然没有抛弃这个儿子,但恐怕多少有心理阴影,不会宠爱这个儿子。幽王虽然没有明显的身体欠缺,但恐怕心理并不健全。
宣王在与诸侯田猎时被人射杀。终于,使幽王敬畏的父王不在了,他突然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王位。但他毕竟年少,登基后所托非人。据《竹书纪年》,幽王登基元年便“锡太师尹氏皇父命”,而皇父是时人诟病的卿士。《诗·小雅·十月之交》中便控诉皇父“彻我墙屋”,使“田卒污莱”。诗中还列举了掌管农事与教化的司徒番,掌管邦国治理的太宰家伯,掌管王家膳食的膳夫仲允,掌管爵禄废置、生杀予夺的内史棸子,掌管马政的趣马蹶,掌管教育王室子弟、监察朝廷礼制得失的师氏楀,这些居于要职之卿大夫,以及后宫娇艳的妻子,均为祸国殃民之人。从《竹书纪年》记载来看,只有幽王叔父王子多父,即后来的郑桓公,才是幽王真正能够依靠之臣。幽王登基第二年,王子多父与晋文侯共同伐鄫取得胜利,是有史记载幽王年间唯一成功之事。幽王身边多佞臣,必然导致政事混乱;而幽王年间又恰逢天灾频繁,因此导致民不聊生。且看史书中记载的幽王登基后的各种事件吧。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史书关于天象与自然灾害的记载。古人认为异常的天象与自然灾害是上天示警,预示人事的变化,因此史书非常注重记载这类天象与自然灾害。根据《竹书纪年》,幽王登基第二年,“泾、渭、洛竭。岐山崩”。岐山为周朝发祥之地,岐山崩,流经岐山周原一带的泾水、渭水、洛水,或因山崩阻塞而枯竭,或因天旱而枯竭,这种灾害,自然会给周人心理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而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幽王不知体恤民生,减轻赋税,反而反其道行之,于幽王二年“初增赋”。在自然灾害之年增加赋税,只会导致民不聊生。第三年,“王嬖褒姒。冬,大震电”。第四年,“夏六月,陨霜”。冬季震电,即下雷暴雨,而夏季下霜,说明气候异常。这些记载显然将时令不正与幽王怠政联系了起来。至第六年,“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古人畏惧日食,因为古人认为月朔即初一本当阴微而阳盛,出现日食,说明阳甚至不能胜过微弱之阴,因此是亡君亡国之兆。作于两周之交的《小雅·十月之交》中,便将日食当作“日月告凶”,并描述了上述这些自然灾害:“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在诗人眼中,天象与灾难明确预示了幽王本人、他的人民、他的国家都前程堪忧。
其次,我们可以看看周朝臣子们当时的议论。《国语·周语》中记载,周大夫伯阳父认为三川皆震,是周朝将亡的征兆。他认为,天地之气,不能失序,若失序,天下必乱。地震便是由于阳气为阴气所逼,伏而不能出、不能升造成的。如今三川地震,是阳气为阴气所压迫。阳气为阴气所压迫,必定会阻塞川源,川源阻塞,国家必亡。水土不润,财用匮乏,国家怎能不亡!当年伊水、洛水枯竭,夏朝灭亡;河水枯竭,殷商灭亡。如今周朝之德,正如夏商两代末世,川源又遭阻塞,民用必然枯竭。他预言周朝在十二年内就将灭亡。果然,幽王失国就在十年之后。伯阳父是从天象地气方面得出国家将亡结论的,而《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太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则从人事方面分析周朝将亡。郑桓公看到天时不和,人事纷乱,因此问太史伯周王朝是否将会败亡。太史伯回答要点如下:周王朝将要败亡。如今周王在用人上弃置高明之人,而喜好谄媚之人,厌恶正直之人,而亲近昏聩固陋之人。周王去和取同,不听诤谏之言,只听附和之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弃和取同,是“天夺之明”。朝中重用虢石父这样的谗佞之臣,后宫宠幸褒姒这样的邪嬖之妾,亲近优伶,听信妇言,加之刚愎自用,离败亡就不远了。
再次,我们还可以看看周朝卿大夫与诸侯们的行动。《国语·郑语》中记载周太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起因是郑桓公看到王室处于多事之秋,对身家前程深感忧惧,因此请教太史伯如何逃死。太史伯在指出周将败亡的同时,分析了成周东南西北各诸侯国的情形,建议郑桓公经营成周之东洛水、济水、颍水、河水之间的地带,以图避祸并发展。郑桓公是宣王之弟,幽王之叔,也是幽王的股肱之臣,并且深得民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重臣,也感到国之将亡,回天乏力,因而在私下探讨自身及家族的利益与前程。
《小雅·十月之交》,讽刺王卿皇父作为国家重臣,不事王事,而是致力于在东都成周畿内营建自己的都城向邑,非但将宗庙东迁于向,更想方设法聚敛财富,选择富人为其卿士,让有车马之人均迁往向邑,不留一个有用之人来守护天子。皇父虽然自私贪利,然而,据《竹书纪年》,皇父作都于向是在幽
王废太子之后,皇父如此行为或许也是为求自保。
至于幽王因废后、废太子而得罪的老丈人申侯,因为接纳和支持废太子宜臼,面对幽王的作为,便不是避祸的问题,而是势不两立了。而幽王登基后曾经讨伐过的鄫国,自然很容易成为申国的盟邦。据《竹书纪年》,幽王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八年,幽王以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由此申侯与幽王反目成仇。申国为姜姓之国,鄫国为姒姓之国。幽王九年,申侯出访鄫国和西戎,显然是去结盟抗周。而幽王自然不允许申侯庇护被废太子,因此幽王十年,幽王召集诸侯,会盟于太室山,即今天的嵩山,并于当年讨伐申国。殊不知此时申、鄫与犬戎同盟的力量已经不容小觑,王师伐申只能加剧申国的敌对倾向。
综合史书记载,幽王即位后,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具备,败亡已成趋势。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幽王却还不知保地利,修人和,依旧行逆礼制、逆人心之事。幽王以废太子逃亡于申为由号召伐申,在他看来理直气壮,而在诸侯看来却并非理由充分,因为太子宜臼与申后并无失德之事,幽王因宠褒姒废王后和太子才是于情于理有亏。这样召集的王师自然不足以保证征战胜利。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在申侯、鄫人、西夷、犬戎联兵攻打镐京时,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之兵均未来勤王,幽王被杀于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古今名称未变,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
幽王虽然无道,但周王朝自建立开始便封邦建国,分封了数十个同宗邦国作为周王朝的屏障,这些同姓邦国虽然不满王室,却也不可能动摇王室取而代之,并且,立国三百年的周王朝为天下共主,也得到了异姓诸侯的认同,因此姬姓诸侯们及其联姻的异姓诸侯们,大多依旧愿奉周王室为天下共主。但在立谁继承王位的问题上,各路诸侯有不同的选择。据清华大学收藏战国竹简《系年》记载,“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据此记载,当时大多诸侯当公推幽王之弟余臣为王。这或许因为原太子宜臼之外祖父申侯联合西夷、犬戎攻打镐京,乃引狼入室之祸首,因此已废太子宜臼继位不能服众,况且宜臼年幼,诸侯们自然不能让大权落在申侯手中。清华简《系年》所载余臣为邦君、诸正所立,不见于其他史书记载,或是因为宜臼最终取得正统地位后有意抹杀携王当时的正统性。据《竹书纪年》,“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可见东周初年确实存在二王并立,且二王并立的局面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携王被晋文侯所杀,宜臼的正统地位才得以确立,是为周平王。从携王谥“惠”、平王谥“平”可见,携王口碑并不差,只是平王最终获得了正统地位,携惠王之谥号便不得保留。经西戎践踏掠夺,镐京已是满目疮痍,西戎的威胁更令人心惊,因此,惠王立于携,平王立于申,均不在宗周丰京、镐京之地。据史书记载,平王得立后,便依靠各路诸侯护送,来到东都洛邑,时为公元前770年。洛邑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内。据《尚书·洛诰》记载,周公告成王,“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东都成周自当建于涧水瀍水之间、瀍水之东,洛水之阳。平王东迁时,率兵护送平王的诸侯有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和后来受封为诸侯的秦襄公。携王被杀后,平王确立了正统地位,也成就了这些诸侯的功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