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罗大伦解读伤寒论+罗大伦讲名医张锡纯传家食疗方(养命之方系列共2册)

書城自編碼: 395754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保健/養生中医养生
作者: 罗大伦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X29685727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9.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病毒 下层社会:疾病与不平等在美国的碰撞
《 病毒 下层社会:疾病与不平等在美国的碰撞 》

售價:HK$ 105.0
日本学研究.第二辑
《 日本学研究.第二辑 》

售價:HK$ 113.3
甲骨文丛书·波希米亚人:第三帝国柏林地下抵抗运动中的爱情与牺牲
《 甲骨文丛书·波希米亚人:第三帝国柏林地下抵抗运动中的爱情与牺牲 》

售價:HK$ 105.0
小儿发热
《 小儿发热 》

售價:HK$ 57.8
宫腔镜学 (堪称宫腔镜的百科全书)
《 宫腔镜学 (堪称宫腔镜的百科全书) 》

售價:HK$ 552.2
海上的抵抗: 自由法国海军史
《 海上的抵抗: 自由法国海军史 》

售價:HK$ 80.2
Android智能家居系统项目教程(微课视频版)
《 Android智能家居系统项目教程(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70.6
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重大问题分析2023
《 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重大问题分析2023 》

售價:HK$ 351.6

 

編輯推薦:
★《养命之方:罗大伦讲名医张锡纯传家食疗方》是一本用食疗方治疗基础病的书。书中列举了山药、黄芪、三七、人参、鸡内金、干姜、地黄等七种百姓日用而不知其神的,甚至很多医生都不知道的药食同源药材,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来历,以及如何保健,如何针对疾病单用或与其他食材的配伍,让大家学会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来护佑全家人的健康。比如,家里老人、孩子哮喘、咳嗽、拉肚子老是不好,每天用一斤干山药熬水喝——“薯蓣粥”;把鸡大腿骨头捣裂和三七粉熬汤,可以帮青春期的孩子长个子;经常胸闷、心脏不舒服,每天服生三七配西洋参粉就能解除,女性瘀血导致身体的各种无名肿痛,吃三七粉都能化解;吃鸡内金粉不仅能消积食,更能消甲状腺结节……总之,针对人体近四十种常见疾病,本书都分别给出了相应简单有效的食疗方。
  ★人人都应该学点《伤寒论》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一部中医划时代性的著作,这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书中记载的方剂,被誉为“众方之祖”,尊为“经方”。书中提出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后世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张仲景在这本书中确立了治病的重要法则,为后世开创了无数法门,其功甚伟!
  ★1
內容簡介:
《养命之方:罗大伦讲名医张锡纯传家食疗方》
  一本给当代普通人的养命、救命常备书。
  张锡纯是近代医名显赫的一位医家,他的特点是用简单的食材治病,以食为药给大家调理身体,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被称为“至贵至宝之救命书”。
  本书是《医学衷中参西录》实操版,取其精要,选了书中最常见、实用的7味药食同源食材——生山药、黄芪、三七、人参、鸡内金、干姜、地黄,并给出了能调理近40种疾病的简易食疗方,如女性瘀血闭经可以用三七粉冲水,没精神头喝黄芪枸杞水,老人久病难愈、吃不下东西喝山药水,山萸肉酸枣仁泡水喝治疗失眠特别好,乾隆皇帝每天都喝的人参麦冬养生长寿汤,老人心阳不足可喝干姜水防猝死等。
  本书将古代大医的用药智慧应用在了生活中,是治病救命之良方,百姓实用之经典。让我们在碰到相关病症时,不必去医院,就能正确、及时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罗大伦解读伤寒论》
  一本人人都应该了解的中医健康调养书。
  中医药经典著作《伤寒论》被称为继承发扬中医学遗产的bi读书籍。《罗大伦解读<伤寒论>》是罗大伦老师对流芳千古的《伤寒论》的通俗解读,在喜马拉雅平台播出后,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
  在本书中,罗大伦老师通过“伤寒圣手”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医案,解读《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将医圣张仲景的治病方法和原则详细地梳理开来,让大家能够知道,人在什么情况下会生病,又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能调理好。本书将古代大医的用药智慧应用在了生活中,是治病救命之良方,百姓实用之经典。让我们在碰到相关病症时,能正确、及时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關於作者:
罗大伦
  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从事舌诊、外感病、历代各家学说研究多年,并一直致力于中医普及工作。
  已出版《别生气啦》《压力大的孩子毛病多》《罗大伦教你四季食疗:体质不同,春夏秋冬?法也不同》《罗大伦教你滋补之道:脾不虚、肾不亏、心神安》《女性养生三法宝:不生气,不亏血,不受寒》《家庭抗外感指南:不易感,不侵邪,不招毒》《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图解儿童舌诊》《图解舌诊》《救命之方》《弟子规说什么》《道德经说什么》系列等畅销著作。
目錄
《养命之方:罗大伦讲名医张锡纯传家食疗方》
第1章张锡纯的养命之道
01张锡纯,中国近现代名医中的名医
02张锡纯看病的特点:一味单方药,治病又养命
第二章生山药常食强身,难时救命
01女性气短、产后体虚,用生山药熬水喝
02老人生病住院,用100克生山药熬水喝可以帮助恢复精力
03生山药能调理肺结核、治闭经
04一味薯蓣(山药)饮,止喘止渴止腹泻
05孩子哮喘、咳嗽、拉肚子,每天喝“薯蓣粥”
06爱咳嗽、老哮喘,吃干山药配牛蒡子、柿霜饼
07孩子身体虚,经常咳嗽,喝山药薏米二宝粥能帮助恢复
08山药用在一些重症、大症里面,效果不错
09如何用生山药调理糖尿病?
10鲜山药好,还是干山药片好?
第三章黄芪大补心肺,延缓衰老
01黄芪,专调胸闷、气短等大气下陷症
02人参补气之力胜于黄芪,黄芪升气之力胜于人参
03现在有“大气下陷”的人比比皆是
04治疗大气下陷的升陷汤为何如此神奇?
05普通人平时用黄芪加枸杞泡水喝,不知不觉就能补气
第四章三七止血化瘀,天下莫之能敌
01孩子受伤有瘀血,可以用三七粉调理
02三七既能快速止血,又能化解陈年瘀血
03把鸡大腿骨头捣裂和三七粉熬汤,可以帮青春期孩子长个子
04胸闷、心脏不舒服,每天服生三七配西洋参粉
05我家祖传的治骨折食疗方:三七粉配鸡腿骨煲汤
06膝盖疼,可能体内有瘀血,吃三七粉能改善
07瘀血导致的各种无名疼痛,吃三七粉就能缓解
08瘀血在骨头缝里,喝三七粉也能缓解
09大部分女性体内都有瘀血,平时可以活用三七粉来化瘀
10女性瘀血导致闭经,就吃三七粉
第五章人参家中养身bi bei
01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人参可以保命
02总感觉喘不上气,可以用人参来让呼吸通畅
03老人身体水肿、气虚,可服生脉饮
04古时的人参和今天的人参有何区别?
第六章鸡内金消积食,更能消结节
01脏腑有瘀,鸡内金可以帮忙消除
02吃东西总堵,用鸡内金配酒曲熬水喝,能很快缓解
03肚子里长结块,鸡内金粉配柴胡粉用水冲服消结效果不错
04鸡内金做饼,轻松消孩子积食、疳积
05情绪不好,胸闷肚胀,大便燥结,喝鸡内金升降汤
第七章干姜消解受寒后引发的生命危险
01经常喝冰凉之物,会导致心、肺、胃受伤
02体内寒湿太重,要喝理饮汤
03脾胃受寒,一吃东西就胀,可用温降汤调治
04受寒后流鼻血也可用干姜治疗
05脾胃受寒后上吐下泻、胃疼,吃不下饭,干姜熬水喝下去就好
06关键时刻,一杯热水冲干姜粉,绝对是救命的
第八章地黄一生都离不开的补肾良品
01什么是生地、熟地?
02肾精足,人才有生机;熟地黄,补肾精第1
03熟地补肾的力量非常强大,可立刻把人的正气补足
04平常炖汤时放点地黄、肉桂,就能补肾精,延缓衰老
《罗大伦解读伤寒论》
第yi章 群方之冠:桂枝汤
1欲知《伤寒论》,bi读许叔微
读伤寒论,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伤寒论》是人们跟瘟疫斗争过后的智慧结晶
不仅要学许叔微的医案,更要学许叔微做人
2桂枝汤,《伤寒论》第一方
桂枝汤证
桂枝汤特别简单
桂枝汤中的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3外感风寒,喝“群方之冠”桂枝汤
发热、出汗、怕冷、鼻鸣、干呕、头痛、恶风,用桂枝汤
营是体液、组织液一类的物质基础,在脉里边走;卫气是彪悍之气,在脉外边走
桂枝汤只有3味药,加上生姜、大枣是怎么治病的?
桂枝汤,还调脾胃
日本料理的“料理”两字是从张仲景的方子里来的
桂枝汤为什么原来叫作阳旦汤?
脾胃为什么弱?是肝出问题了
4白芍补,赤芍泻,用法别出错
白芍、赤芍有什么区别?
张仲景的桂枝汤里到底是赤芍还是白芍?
喝完桂枝汤,一定要喝一碗热粥,再盖上被子
服桂枝汤时要注意什么?
外感风寒,第一时间喝桂枝汤,基本上一次就能解决问题
5种疾病,都可以用桂枝汤治好
为什么把桂枝汤放在《伤寒论》的第一个?
阵发性发热,喝桂枝汤就有效果
发热半年多,体温高达40℃,用桂枝汤3服就有效果
左半身经常出汗,右半身反而没汗,喝桂枝汤
风一吹,就觉得在往骨头里透,用桂枝汤8服就好
年轻人腰酸腿软、头晕耳鸣,怕风、怕冷、自汗,桂枝汤一喝就起效
荨麻疹,喝桂枝汤很快就见效
只要是阳气不足、脾胃虚弱,喝桂枝汤就能摆平
6桂枝汤加厚朴、杏子,能止咳,治外感
患了外感病,咳嗽严重,用桂枝汤就很好
平时就喘的人,得了外感病,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可治
以前没有哮喘,感受风寒咳嗽很厉害,用桂枝汤治
有积食,还有外感病,不要先给他泻
正气不足,外感风寒,导致肺气壅滞,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7落枕、脖子发紧、后背僵硬,用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出汗,后背僵硬,用桂枝加葛根汤
出汗,肩膀和脖子发紧,用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有什么不同?
落枕,喝桂枝加葛根汤
被寒风吹了,脸上紧,天天看手机、电脑,脖子紧,用桂枝加葛根汤
8正气不足,喝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寒后,先解表,再泻下
正气不足、体弱病衰,喝桂枝麻黄各半汤效果好
桂枝汤扶正,麻黄汤发汗
伤寒后起荨麻疹,喝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二章中医八法之首:汗法
1出汗法是很重要的治病方法
治病有8种方法,汗法很重要
舌头颜色红、心跳快、脉搏快、咽喉肿痛、咳嗽,用银翘解毒丸、银翘散
风热感冒,配鲜生地黄、沙参、麦冬、玄参、薄荷、竹叶、牛蒡子、防风、荆芥
正气不足,自汗,喝桂枝汤或补中益气丸
用桂枝汤时,一定要喝热粥或山药粉
血亏的人要想发汗治感冒,吃点阿胶或玉灵膏
身体有瘀血的发热,要想出汗,用三仁汤
外治法里边也有很多汗法
2头痛、发热、怕风、怕冷、腰疼、骨节疼痛、怕冷、呼吸急促,用麻黄汤治
有8种症状,可用麻黄汤
麻黄汤是千古名方
营气不足,血气微少,不能发汗,就用小建中汤加当归、黄芪
一定要考虑正气足不足,再看能不能发汗
服用麻黄汤的9种禁忌
吃苏叶、补中益气丸或者山药粉,就能补足身体正气,外感就很容易好
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发汗
3外感之后,一切以恢复正气为主
怕冷、发热、眼睛睁不开,喝小柴胡汤
正气不足的人,生病后错误地用了汗法,会更加损伤自己的正气
汗、吐、下三法都是让气血正常循环
身体的正气是根本
4阳气不足,水湿泛滥,可以用真武汤
强行出汗,发汗太多,用真武汤、清心丸、竹叶汤治
真武汤是一个镇体内的水的方子
真武汤治肚子疼、四肢疼痛、腹泻、咳嗽、心悸、小便不利
5体内水湿重,就用真武汤
阳气不足导致咳嗽,就用真武汤、香砂六君丸
病毒性心肌炎,用真武汤
眼皮跳动,用真武汤
崩漏、阳虚,用真武汤,右归丸加减
感冒过后声音沙哑,说不出话,用真武汤
6心脏不好,喝桂枝甘草
发汗过多导致体虚、惊悸,用桂枝甘草汤
心脏不好,喝桂枝甘草汤、黄芪建中汤、真武汤恢复
不要过度发汗
心脏跳动得有点乱,喝桂枝甘草汤
第三章 中医八法猛虎:下法
1下法治病很重要
下法就是通过泻下,改善便秘
寒下法指的是用寒凉之药泻下
阳气不足、寒邪凝聚引起便秘就用温下法
老年人津液不足,大便长期干燥,可以用润下法
女性血亏,长期便秘,可以用润下法
情绪不好的人可以用行气导滞通便法
肠道里气滞了,可以用理气通便法
气虚的人,用益气通便法
下法用处多
2大便不通,用大承气汤
热邪进入体内,可以用下法
大承气汤是寒下法的代表方剂
老人因为肠道不通畅,导致体内热盛、津液大伤,可以用大承气汤
3把身体打扫干净
高热,眼睛、脸发红,大便干燥,小便基本没有,用大承气汤
攻邪有汗、吐、下三个方法
调补身体,只要阴阳的大方向没反,出现副反应也没关系
4眼睛、口腔,还有生殖系统出现溃疡,喝甘草泻心汤
怕冷、怕风,甚至发热、烦躁、昏昏欲睡、嘴里和生殖器出现溃疡、困了眼睛闭不上,喝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本是调和脾胃的
5便秘,用麻子仁丸就能解决
外感、发热头痛、怕风、大便不通,用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专门通大便
6皮肤发黄,喝茵陈汤
黄疸,用茵陈汤配五苓散
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用茵陈蒿汤治
脾胃湿热影响肝胆疏泄,用柴胡茵陈蒿汤
经常口渴,用茵陈蒿汤加味
口腔溃疡,喝茵陈蒿汤加味
第四章 气血通畅要化瘀
1抵当汤,专门活血化瘀的虫药
产后瘀血留在体内,用抵当汤
半年没来月经,一服抵当汤就好
气血不足时活血化瘀,一定要先扶正
平时我们活血化瘀,吃点三七粉、西洋参、丹参粉就行
2体内有瘀血,用抵当汤
瘀血证用抵当汤
小腹硬、胀满,大便黑,可能是体内出血
瘀血有哪些表现?
抵当汤就是通瘀汤
3手脚冰凉,不一定有寒
四肢凉,胸间多汗,是真热假寒
母亲患慢性肾炎,我给她吃凉药
第五章 外感发热,多种方法清热邪
1大便不通、眼睛发直、下午发热,喝小承气汤
下午发热、神志不清、大便不通、两手往空中抓东西,用小承气汤
肠道不通,会说胡话,正气不足,用小承气汤
保护好肠道菌群,不让毒素进入体内
2女性特殊时期患外感,说胡话,用小柴胡汤
女子来月经时外邪进来了,引起热证就会说胡话
什么是“热入血室”?
小柴胡汤专治热入血室
3女性月经期间发热,晚上说胡话,刺期门穴
结胸是什么意思?
结胸证,可以刺期门穴
4《伤寒论》越学越魅力无穷——白虎汤证的启发
白虎汤证有四大特点:脉洪大、大热、大汗、大渴
生石膏的妙用
出麻疹后,高热不退,喝白虎汤
发热不退,喝白虎汤清热
身体特别虚的人,用白虎汤要加人参
吃多了肥甘厚味导致前额痛,喝白虎汤
5身体高热,用白虎汤清热
肚子疼、胀满、气色不好、说胡话、遗尿,用白虎汤
白虎汤对应的是秋天,是一个清热的方子
6白虎汤加人参汤,二合一效果惊人
体虚的人用白虎汤,需要加人参
脉浮,发热没有汗,不能用白虎汤
身体虚、肚子胀闷、身体沉重、遗尿,用白虎加人参汤
患外感,高热的时候,用点生石膏
7口苦、咽干、胃口不大好、眩晕,喝小柴胡汤
舌诊很厉害
舌头的形状是尖尖的,上面有白苔,干燥或是湿润,舌苔很厚,用小柴胡汤
口苦、咽干、目眩、不欲饮食、往来寒热、胸胁胀满、烦躁、失眠多梦,喝小柴胡汤
8小柴胡汤不仅治感冒,情绪失常也能用
小柴胡汤不仅治感冒,情绪失常也能用
心烦、恶心、呕酸水、两胁痛、胃口不好、胸闷、失眠、多梦,喝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少阳证的主方
感冒过后正气不足,但凡有一个小柴胡汤证的症状,都可以用小柴胡汤
情绪不好,吃加味逍遥丸或用小柴胡汤加味
9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的区别在哪里?
当寒邪侵犯身体时,我们身体的抵抗有6个层次
少阳证的主要表现
大柴胡汤跟小柴胡汤到底有什么区别?
没有大黄就不是大柴胡汤了
大黄用好了能救命,用不好就会伤人
10大柴胡汤,用法很广
伤寒发热、眼睛疼、失眠、鼻干、大便不通、出大汗,喝大柴胡汤
胃溃疡,必须用大柴胡汤
慢性胆囊炎,用大柴胡汤
情绪不好导致的吐血病,用大柴胡汤
第六章外邪入侵,补足正气为首要
1身体处于危重阶段,用乌梅丸
什么是厥阴证?
厥阴证的类型
寒热错杂,或者上热下寒时,就用乌梅丸治
情绪不好会导致腹泻
2怕风、怕冷、出汗多,喝白术附子汤
发热、头痛、汗如雨下,用白术附子汤
风湿和类风湿是两种病,中医治法都一样
受寒之后导致肌肉萎缩,喝白术附子汤
阳气不足导致眩晕,喝白术附子汤
3暖肝、补肾,喝吴茱萸汤
“伏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少阴证?
少阴证跟肾和心有关
有少阴证的人,正气不足,身体严重衰退
少阴寒化证
少阴热化证
晚上睡不着觉、身上难受、舌头是白的、头顶痛、肾气不足,用吴茱萸汤
4补阳气,喝吴茱萸汤
耗肾的地方非常多,你要特别注意
吐清水、夜里烦躁、舌质淡嫩、舌苔上都是唾液、脑袋上面疼,喝吴茱萸汤
吐清口水、浑身怕冷、头顶痛、经常咳嗽,用吴茱萸汤
烦躁、失眠,喝吴茱萸汤
受凉、生气、胸闷头痛、无力、嗜睡,喝吴茱萸汤
5脾胃阳气不足导致腹胀、腹泻,用理中丸等药
伤寒后肚子胀满,想吐,闹肚子,怎么办?
太阴证的表现有哪些?
受冷后腹部冰冷,腹痛,吃附子理中丸就好
手脚冰凉、腹部凉、肚子疼伴随着腹泻或便秘,吃附子理中丸
平素就脾阳不足、肾阳不足的人要这样保护自己
6泌尿系统感染,喝猪苓汤
外感身热、自汗、头重、烦闷、睡不着觉,喝猪苓汤
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炎、尿血,用猪苓汤
想喝水,但是小便不利,喝猪苓汤
慢性的尿路感染,喝猪苓汤,再用当归、地黄、麦冬
內容試閱
《养命之方:罗大伦讲名医张锡纯传家食疗方》
  那些厨房里的灵丹妙药
  我宣传中医这么久,其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讲了一些平时大家生活中就能用到的,具有中药特性的食材,中医把它们叫作药食同源,比如,山药、三七、人参等。讲完以后,大家特别喜欢,并且还能够广泛应用,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很多人在家里通过厨房就能解决了,觉得受益无穷,这让我很高兴。
  这些知识的来源是哪儿呢?
  其实,我的很多知识都是从张锡纯那学的,学习中医以来,我受张锡纯的影响特别大。张锡纯作为近代中医第1人,讲了很多中药和他的体会,有些是古人没试过的,有些是古人试过但是没有重视的,只把它当作普通补脾的药,但张锡纯就拿它做救命药。我刚学的时候也不相信,山药真能起这个作用吗?但是后来发现,一旦找到好的品种用上后,古人所讲的效果立竿见影。我给孩子治感冒、散寒、扶正气的时候也证实过,山药的效果确实非常好,远超我的想象——很多孩子刚要外感的时候,一喝山药水马上好了,感冒后咳嗽了两个月不见好,喝山药水也治好了。其实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别的医生都比较重视方子,但张锡纯特别喜欢用简单的食材治病,以食为药,给大家调理身体,开创了药食同源的先河,是药食同源的使用大家。
  我一直很重视张锡纯的思想,自己也从中受益颇多,所以就想把这些内容介绍给大家。我把他的用药思路、具体方法详细地梳理出来,大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什么,基本上可能未必用药,只用食疗的东西,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
  比如说山药,古人并没有很重视它,但他重视起来了,就能把问题解决。我觉得这应该是保健养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如果大家能够在厨房就把身体调理好,让身体不被疾病所困,或者刚开始出现症状时,就把它调理过来,这就是在保护自己,也是自己的福分,因为您不会让疾病有机会发展到更重的阶段了。
  所以,希望大家能通过本书多学学养生知识,学学药食同源的品种,学学在厨房里怎么养生、怎么去保护自己。
  《罗大伦解读伤寒论》
  前言:学习《伤寒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我们中医划时代性的著作,在这部经典里,张仲景确立了治病的一些重要法则,为后世开创了无数法门,其功甚伟!
  然而,这部奠基性的经典诞生以后,并未得到广泛流传,甚至面临散失的危险,即使像唐代名医孙思邈这样的中医巨擎,年轻的时候也看不到《伤寒论》,因而发出“江南诸师,秘仲景之法不传”的感慨。好在宋代的时候,政府将《伤寒论》重新刊发,这引起了一些有远见的中医的重视,如许叔微、朱肱等。最终,许叔微和朱肱等一些重视《伤寒论》的名医,阐发仲景的治病法则,验证于临床,传授世人,建立了一个擅长使用《伤寒论》理法方药的门派,后世尊称为经方派。
  许叔微为人品德高洁,以拯救众生为念,殚精竭虑地研读《伤寒论》,并且,把自己的经验病例写出来,做成了《伤寒九十论》这本书,它应该是中医历史上第一部应用《伤寒论》的医案专著,对后世医家研读《伤寒论》,有着非常强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这次,我选择了一些《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为大家做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伤寒论》的一些思想。应该说,《伤寒论》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我给大家介绍的,只是一些基础的理念,希望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借此了解一些《伤寒论》的基础概念,为以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打下一些基础。
  希望大家多多学习古代圣人的经典,多掌握一些中医理念,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想,这也是医圣张仲景写《伤寒论》这部经典的目的吧!大家一定要加油啊!

《养命之方:罗大伦讲名医张锡纯传家食疗方》
  *孩子哮喘、咳嗽、拉肚子,每天喝“薯蓣粥”
  奉天(沈阳)大东关,有一个姓郑的老师,叫郑子绰,他的女儿才五岁,有一年秋天孩子被凉风吹到了,身体一直有点热。
  医生认为,小朋友的身体有点热,没有用辛凉表散药往外发散,都是用黄连、黄柏等凉性的药来对抗体内的热。结果小女孩连服了十余剂苦寒的药以后,脾胃受伤了,出现了大便滑泻。
  小朋友的脏腑娇嫩,有的药一旦用得过了,他们马上就有反应,有时给他们用点清热、解毒的药,有的孩子会立刻脾胃受伤,开始腹泻。
  这个小朋友就是因为用的药太狠了,结果闹肚子月余不止,而且上焦的热更加厉害了。家人请其他医生来看,他们都推辞,说治不了,这时就请了张锡纯来治。
  张锡纯来了一看,小孩泻了一个多月,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形状羸弱已甚”,脉象细微,脉浮在表面且跳得很快,孩子自己感觉心里热,她也确实在发热,并且还有经常恶心,吃不了饭,一个昼夜泻十几次的症状。
  薯蓣粥
  配方:怀山药一斤(轧细)
  用法:凉水调好山药细粉后放到锅里煮,不断用筷子搅拌,等水开两三次即可。
  功效:治疗哮喘、咳嗽、大便滑泻、小便不利。
  这时药已经不大好用了,张锡纯就想了一个方子——“薯蓣粥”,就是把干山药片(生怀山药)给轧细了,然后过箩,越细越好,取一斤,就这一味药,每次用七八钱,最多一两(30克),和凉水调好后放到锅里,放炉子上煮,并且不断用筷子搅拌,等水开了两三次了,粥就好了,这就叫“薯蓣粥”。
  这个粥,无论大人、小孩都能喝,能治疗哮喘、咳嗽、小便不利或每次小便的量不多等一切正气不足导致的虚弱之症,治疗大便滑泻尤其有效。薯蓣粥是张锡纯的杀手锏,对于这种虚损特别严重的病,尤其是腹泻,他往往会用这个粥补脾胃,固住大便,让患者不再滑泻。
  小朋友喝薯蓣粥时可以放点糖,会很香很甜。这个小朋友每天喝了四五次,一次喝数羹匙,结果十来天,他的病就好了——“旬日全愈”。
  *普通人平时用黄芪加枸杞泡水喝,不知不觉就能补气
  平时我们怎么用黄芪调养身体呢?
  现在,气虚的人特别多。过去的人经常走路,还要干体力活——无论什么样的知识分子,包括陶渊明、王维,都要自己干活。而现在的人,上班坐着,开着空调,下班开车回家,正气在下降,所以舌头有齿痕、颜色淡,整天乏力,气虚的人比比皆是。
  出现肥胖、体内水湿重、水肿等症状,而这些全是黄芪的适应证。
  所以,我觉得黄芪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保健品。
  现在,国外也在研究黄芪,非常重视,美国人甚至说:“你们中国人用黄芪泡水就是浪费,我们提纯能更有效地利用黄芪。”所以,那种无公害的顶级的有机黄芪,美国和欧盟现在都在收。
  国外研究发现,人的DNA里有端粒酶,端粒酶会随着生命的周期而慢慢缩短,到最后端粒酶没了,人就死亡了。现在全球通过各种实验研究,研究者发现黄芪能够有效地阻止端粒酶缩短,所以,认为黄芪是对人的寿命非常有影响的药物,能有效延长人的寿命。
  延寿补气饮
  配方:黄芪1~3克。
  功效:像泡茶一样泡水喝,喝一天。
  中医也认为善用黄芪能长寿——把气补足了,生命功能就强大了。所以我的建议是,但凡有点气虚表现的人,都可以用黄芪。
  有的人说喝完黄芪水会上火,这其实是他的体内有热,可能身体有点阴虚的缘故。这种人可以喝下面的滋阴补气饮。
  滋阴补气饮
  配方:黄芪1~3克,枸杞子3克,杭白菊3克,麦冬3克。
  功效:将上述药材代茶饮即可。
  枸杞子、麦冬有补精、滋阴的作用;杭白菊有清火的功效,跟黄芪配在一起,黄芪就不那么燥了。
  一般人用少量枸杞子配黄芪饮用是没问题的,如果最近自己觉得上火,您可以停几天,用量再少一点;等到不上火了,再稍微加一点量;如果最近累了,也可以多加点量。黄芪比较平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喝完后,最好把枸杞子吃掉,因为枸杞子的药效大约还剩一半没有完全泡出来,吃掉了就能吸收了。但黄芪的药效都能泡出来,所以黄芪不用吃。
  黄芪配枸杞子是基本用法,大家也可以请附近的中医根据情况往里添点别的食材,草决明、黄精、丹参都可以的。有的人有瘀血,也可以泡点红花。
  但脾气大、爱生气,有肝火的人要注意,尽量不要吃黄芪,吃完就会上火。要先把肝气疏开以后再补才行。
  总之,黄芪和枸杞子放在一起比较平和,大家可以慢慢滋补,没什么错误。
  这些药的药效是“润物细无声”的,如果您清邪气,可能一清完马上病就好了,感觉很有效。但是像这种滋补身体的药,很多人用了几次好像也没什么效果,因为这个药不是立刻就见效的,而是在您的身体里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慢慢地,人就变得长寿了。这也是古代中医的经验。
  大多现代人都气虚,我觉得黄芪可以当作一个很好的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大家日常保健时,用黄芪配点枸杞子,每天喝一点,对您提升正气、滋补阴精是有好处的。
  泡一周喝可能一下看不出来自己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您坚持喝两三个月,会明显感觉精力旺盛了,精神头足了。
  气虚的人身心总是处在低水平状态下,但人不能总在低水平状态下往前走,当您气补足了,状态自然就提升了,再去生活、去工作,状态就会越来越好。
  《罗大伦解读伤寒论》
  *桂枝汤证
  桂枝汤是《伤寒论》里的第一个方子,在讲桂枝汤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汤证?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它建立起了一个辨证体系,这个体系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一系列证候来定位一个人的身体患病状态,以此确定用什么方子。后世辨证论治的证,其实都是从这儿来的。当具备证候时,您就可以用这个方子,而且效果特别好。这些证候我们联系起来就叫汤证。
  了解汤证后,我们借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中的第一个医案来讲桂枝汤。
  第一个医案说,有一个叫马亨道的人,在庚戌年的春天,得了外感病,开始发热、头痛、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发热和头痛不必过多解释,那什么是“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呢?
  我理解的“鼻鸣”,就是当您的鼻子堵住时,您就会使劲,想让它通,有时候稍微通一点,就有声音,这就叫鼻鸣。
  “恶心”是指外感时患者自觉胃不舒服,有种要往上呕的感觉;“自汗”是指稍微一动就往外冒汗;“恶风”是指患者害怕吹风。
  许叔微就说,把这些病症连在一起,就是桂枝汤证。
  古代叫桂枝证,现在我们叫桂枝汤证,它有什么证候?就是许叔微讲的这些,“发热、头痛、鼻鸣、恶心、自汗、恶风”。也正如张仲景在原文中所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主要证候就是刚刚感受外寒时,身体发热、出汗、怕冷、怕风等。每个人反应不同,有的人没有汗,而有的人一动就出汗,这种人非常吻合桂枝汤证。
  *晚上睡不着觉、身上难受、舌头是白的、头顶痛、肾气不足,用吴茱萸汤
  在这里我主要跟大家讲少阴寒化证,受寒引起的这些问题。
  大家需要知道,如果外邪来了,我们的身体抵抗不利,正气不足,最后侵袭到肾精,会引起少阴证。我们平时可能损耗肾精比较多,引起肾气虚弱,也是少阴证的一个表现。
  我们看病,要知道病位在哪,影响身体有多深,影响了哪个脏器。同样是受寒,也有不同的层面,张仲景讲得很清楚了。
  许叔微是怎么治少阴证的?
  他先用吴茱萸汤,后来又配了点其他的药,病就好了。
  吴茱萸汤是《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子。
  吴茱萸汤
  配方:吴茱萸1升(洗,3克),人参3两(9克),生姜6两(切,18克),大枣12枚(擘,4枚)。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吴茱萸,味道特别辛辣。辣椒是明朝以后才进入中国的,明朝前没辣椒,我们就用花椒还有吴茱萸。它虽然有点小毒,但是过去也能当调料。
  吴茱萸的药性是温热的,可以暖肝。后世张锡纯,还有好多名医,都擅长用吴茱萸暖肝,当肝之寒气特别明显,肝阳受伤时,就用吴茱萸来暖。
  然后加人参、生姜、大枣,人参扶正气,生姜配合吴茱萸温阳,大枣配合生姜保护脾胃。
  《伤寒论》中提到:“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阳气不足以后,阴气比较盛,所以患者会觉得特别烦躁,这种烦躁往往在夜里比较严重,特点就是手脚没地方放了,伸胳膊、伸腿难受。
  如果您发现有人晚上睡不着觉,身上难受,您就看他的舌头,如果是白的,很可能是阳气不足,您一摸,还会感觉到他浑身冰冷。除此之外,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精神类疾病,晚上又喊又叫,这时候用吴茱萸汤就能恢复。
  吴茱萸入肝经,能暖肝,也可以治疗厥阴病。
  厥阴病有什么特点?张仲景说了,干呕,吐沫,头痛,厥阴是痛在巅顶部位。
  头的前边痛是胃经,后边痛是太阳经,两侧痛是少阳经,头顶痛是厥阴肝经。所以头顶痛就用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也入胃经,如果食后欲呕,特别冷,用吴茱萸汤就能治疗。
  除肝经、胃经外,吴茱萸还会入肾经。所以,在少阴病里,如果出现烦躁欲死、又吐又泻的情况,就可以用吴茱萸汤来治疗。
  吴茱萸汤是一个暖身体的方子,它有自己的特点,即治疗少阴证兼有厥阴证,跟肝经循行的经络有关时,用吴茱萸汤效果特别好。
  总之,身体是一个整体,如果出现肾阳少阴寒化证,身体全会凉,肾经、厥阴肝经、阳明胃经,其实都会凉,这时候就能知道吴茱萸为什么能够治几个经的受寒了。只要出现吐、泻、手足冰凉、头顶痛、烦躁欲死的情况,大家都可以考虑用吴茱萸汤。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