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导弹武器的隐身伪装与试验评估技术

書城自編碼: 395804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武器工业
作者: 郑旺辉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923239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7.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最后一章
《 最后一章 》

售價:HK$ 81.6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下卷)
《 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下卷) 》

售價:HK$ 597.6
为何只有我们:语言与演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为何只有我们:语言与演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6
巴西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巴西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售價:HK$ 117.6
科学实验与编程(Python版)
《 科学实验与编程(Python版) 》

售價:HK$ 70.8
直升机突击:美国陆军航空兵:1962—1973
《 直升机突击:美国陆军航空兵:1962—1973 》

售價:HK$ 167.8
元代丝绸之路史论稿
《 元代丝绸之路史论稿 》

售價:HK$ 153.6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颜色
《 东方美学口袋书 中国颜色 》

售價:HK$ 47.8

 

編輯推薦:
一方面可以在导弹武器隐身伪装专业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为感兴趣的大学生、研究生提供简要、全面的导弹武器隐身伪装知识的普及教育,为相关高校学者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企业导弹武器设计师和导弹部队指战员提供技术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介绍了隐身伪装的基本概念、侦察与目标探测的技术原理和典型装备、导弹的典型目标特征及隐身技术、导弹地面车辆的典型目标特征及隐身伪装技术、导弹武器的隐身伪装试验评估技术。本书不针对导弹及其隐身伪装技术做专门的理论公式推导,而是直接引用相关定律和工程公式、仿真或试验结果、实际装备应用范例和大量图片来阐述基本原理和工程方法。
目錄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自然界的保护色和拟态现象1
12古人隐身伪装术4
13近现代战争中的侦察与隐身伪装技术5
14导弹武器的隐身伪装需求12
141弹道导弹及其隐身需求13
142巡航导弹的突防及其隐身需求30
143防空(地空)导弹武器及其隐身需求35
参考文献40
第2章侦察与目标探测技术原理和典型装备41
21人眼识别目标的生理机理41
211人眼视觉系统理论41
212人眼视觉特性 41
22军用侦察与目标探测技术原理42
221可见光探测技术与装备43
222热红外探测技术与装备68
223雷达探测技术与原理89
224高光谱探测技术与原理122
23新型探测技术129
参考文献131
第3章导弹的典型目标特征及隐身技术133
31导弹面临的对抗威胁环境133
32导弹的典型目标特征134
321导弹的可见光特征136
322导弹的红外特征138
323导弹的紫外特征150
324导弹的电磁散射特征152
325导弹的声音特征168
326其他暴露特征169
33导弹的隐身技术169
331导弹可见光隐身伪装技术169
332导弹红外隐身伪装技术172
333导弹雷达隐身技术180
334诱饵、干扰装置和假弹头200
335多模复合制导隐身204
336主动控制电磁信号发射204
34导弹隐身技术的应用205
参考文献207
第4章导弹地面车辆的典型目标特征及隐身伪装技术209
41导弹地面装备面临的侦察威胁209
411天基侦察威胁及特点209
412空基机载光电系统侦察威胁214
413侦察流程与协同216
42导弹地面装备的典型目标特征217
421目标光学特征217
422导弹地面车辆的红外特征220
423导弹地面车辆的雷达特征223
424导弹地面车辆的高光谱特征227
425声特征229
426主动电磁辐射特征229
427活动特征229
43导弹地面车辆的隐身伪装技术231
431导弹地面车辆的光学隐身伪装技术231
432导弹地面车辆的红外隐身伪装技术242
433导弹地面车辆的雷达隐身伪装技术244
434导弹地面车辆的高光谱隐身伪装技术249
435导弹地面车辆的假目标技术250
436躲避卫星过顶侦察251
参考文献255
第5章导弹武器的隐身伪装试验评估技术256
51导弹武器装备隐身伪装的评价指标体系256
52伪装效果仿真试验技术258
521光学隐身伪装效果仿真验证技术258
522热红外隐身伪装效果仿真验证技术263
523雷达隐身伪装效果仿真验证技术268
524导弹武器隐身伪装效能评估仿真实例273
53伪装效果试验检测技术295
531光学隐身伪装效果试验检测技术296
532热红外隐身伪装效果试验检测技术297
533雷达隐身伪装效果试验检测技术302
534多波段隐身伪装效果评估技术315
54国外导弹武器装备隐身特性测试技术320
541国外微波暗室目标特性测试320
542外场目标特性测试321
参考文献332
內容試閱
前言


隐身与伪装不是新鲜事物,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世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活动中屡见不鲜的一种主动避险行为或者该行为的结果。军事冲突或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激烈的斗争形式,冲突中的双方经常将隐身伪装术运用到作战行动中,以达到隐蔽己方目标,迷惑、欺骗对手的目的,起到保护自己、克敌制胜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冷战对抗地缘政治环境加上航空航天、电子、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使得西方大国凭借其技术和经济优势具有了投射各种射程的精确打击武器的能力,其侦察技术及装备体系实现了跨越时空地域限制的实时探测能力,造成了战场近乎透明的态势,这给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军事压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30年时间内,西方先后对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等发动战争,频繁使用隐身飞机、隐身导弹武器参战和进行军事演习,标志着空中、舰载打击武器装备已经发展到隐身化阶段。隐身伪装技术也因此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军工院校和相关科研单位的研究热点之一。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科研人员发表了大量的侦察/探测与隐身伪装技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国产隐身飞机、隐身导弹经常亮相国内外武器展览会,表明我国的飞机和导弹隐身伪装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本书作者在编写隐身伪装专业培训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学习、总结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著作,最终形成了本书。本书不针对导弹及其隐身伪装技术做专门的理论公式推导,而是直接引用相关定律和工程公式、仿真或试验结果、实际装备应用范例和大量图片来阐述基本原理和工程方法。希望一方面可以在导弹武器隐身伪装专业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为感兴趣的大学生、研究生提供简要、全面的导弹武器隐身伪装知识的普及教育,为相关高校学者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企业导弹武器设计师和导弹部队指战员提供技术参考。
为了实现上述编著目标,本书在第1章绪论部分对隐身伪装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通过图文资料对导弹武器的起源、组成、原理和隐身伪装需求进行了阐述。通过阅读本章内容,读者能够在阅读后续章节时更好地理解导弹武器隐身伪装的目的、技术原理、实装运用和试验方法。
本书第2章系统介绍侦察与目标探测技术原理和典型装备。从人眼的构造到光学相关理论知识、光学探测基本原理,进而到光学侦察的各种军事装备,向读者展示了光学侦察的特点和最新侦察技术与装备,为第3、4、5章阐述导弹武器光学隐身伪装相关技术做了系统的知识铺垫。对红外、雷达等探测侦察技术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因此,本章从知识体系上具有一定独立性,有利于读者理解后续章节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本书第3章系统介绍导弹的典型目标特征及隐身技术。先介绍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地空导弹等在作战剖面中存在的光、电、声等暴露特征的原理、特点或特征值,然后再通过大量研究示例介绍国内外导弹的可见光、红外、雷达隐身的技术和方法。
本书第4章系统介绍导弹地面车辆的典型目标特征及隐身伪装技术。先简要介绍导弹地面装备面临的侦察威胁,然后详细说明导弹地面装备的光学、红外、雷达、声和活动特征等,最后介绍国内外地面装备隐身伪装技术和工程方法,并且还详细介绍了一种躲避卫星过顶侦察的技术方法。
本书第5章系统介绍导弹武器的隐身伪装试验评估技术。先介绍导弹武器装备隐身伪装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次介绍导弹武器伪装效果仿真试验技术、伪装效果检测试验与评估方法和技术,最后介绍国外的导弹或飞行器微波暗室目标特性测试方法、外场目标特性测试试验设施。
本书由郑旺辉、汪晓军、李幸豪、孙志岗、李妍合作编著。其中,郑旺辉、汪晓军主要负责前言和第1、3章的编撰和全书的策划、统稿、校对工作,第2章主要由李幸豪编撰,第4章主要由李妍编撰,第5章主要由孙志岗编撰。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国航天科工出版基金和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此外,本书还引用了有关论文、书籍作者发表的研究成果和网文资讯(含数据、图片)。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我们自身知识和技术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疏漏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